石人泊村地處海陽經濟開發區,全村共有830戶,2200多人。近年來,充分利用良好的區位優勢,抓住開發區加快發展的契機,凝心聚力謀致富,立足穩定求發展,全面建設和諧文明新農村。
2002年,全村750戶,2060人,有成、張、李、姜、王、楊、孫、包、邢、高、崔、石、於、邵、林、關、馬、任、岳、程、鮑、趙、徐、田等24姓,除一女性為滿族外,其餘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是成姓。全村轄區總面積5.1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11.2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蔬菜、蘋果等。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82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8.54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88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7%、43%、20%,人均純收入2971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人泊村
- 戶數:830戶
- 人口:2200多人
- 耕地面積:211.27公頃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張魯自山西省遷此建村。因村南有巨石矗立,其形如人,故命村名石人北。後遭兵燹,村成廢墟。明洪武八年(1375年),成鈺孟從安徽省太和縣遷此建村。因村周圍皆泊地,故稱石人泊村。後有張、李、姜、王等姓相繼遷此定居。
石人泊村位於海陽市政府駐地南6公里處,地處東經121°12′,北緯36°44′。東北鄰鞠家庵村,東南接芝芳村,南與西南靠臧家、聯合村,西與西北連中房村、趙家莊,北毗中村。隸屬經濟開發區。
大事記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紅巾軍將領毛貴遣部將攻打萊陽,村民張華運、張華連、張華遠、張華達、張華逵等投奔義軍,浴血奮戰,攻破城關。後遭元軍剿洗,張姓五傑殉難,葬至嵩山,合冢為五華英靈。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之大將徐達、常遇春攻打膠東,石人泊村毀為廢墟。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成浩之參加於七起義軍,聚義招虎山,與徐海門、徐耀門圍攻大嵩衛城。後遭清兵圍剿,成浩之英勇奮戰,壯烈殉難。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李椅考中第八名武進士。
清雍正元年(1723年)李桐考中第六名進士。
清雍正八年(1730年)李谷考中進士。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李承芳考中進士。與李椅、李桐、李谷等,被後人讚譽為清朝李家四進士。
清同治六年(1867年)捻軍在村河東岸,殺得團練屍橫血流,大獲全勝。村民簞食壺漿,歡迎捻軍。
清宣統二年(1910年)大旱成災。村民李甲耀、王春浩等人,在宋煊文、高啟旺的帶領下,拒交苛捐雜稅,攻破縣城,搗毀縣署大堂。
1928年霍亂流行,村民成玉清全家死盡,李德林全家6人亡4人,全村死亡約80人。
1932年本村發生大火。火勢持續1晝夜,燒毀房子300餘間,損失達2.4萬元。
1942年9月國民黨投降派秦毓堂率殘部西竄何家,石人泊村解放。同年12月,村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成學道任村長。
1946年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土地158.67公頃。
1947年7-8月本村村民在反蔣保田大參軍運動中,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者106人。
同年11月國民黨軍第五十四師入侵鳳城,解放軍十三縱隊三十九師一一七團進駐
石人泊,與敵人進行了英勇搏鬥,戰鬥持續了一個月。
1948年2月10日中美雙方代表在本村王家祠堂舉行談判,解決前一年在萊西水溝頭戰鬥中被我方俘獲的四名參戰美軍士兵問題。經過兩輪談判,最後美方承認錯誤,達成協定,交接了俘虜及一具美軍屍體。
1952年春民眾籌資3000元,從萊陽隆茂動力機械廠(萊動前身),購買了1台抽水機。此為海陽縣第一台抽水機。
1956年8月由石人泊、鞠家庵、中村、中房、西大灘、聯合、趙家莊等七個村,成立了海陽縣第一處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光明社。社總支委會設在石人泊,鞠榮為書記,成曰全等為副書記。
1960年1月中共海陽縣委在石人泊和中村進行社會主義教育試點工作。
1962年本村姜淑善在山東省田徑運動會上投彈成績71.50米,榮獲冠軍。
1984年本村被中共煙臺市委、市政府評為少年兒童工作先進集體。
1987年村婦代會被山東省婦聯評為先進婦代會。
同年村共青團被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青年之家稱號。
同年省婦聯主任楊衍銀蒞村視察婦女工作。
同年聯合國衛生組織蒞村視察衛生工作。
1988年煙臺市婦聯蒞村視察幼兒教育工作,為本村頒發幼兒示範園牌匾及獎品一宗。
1990年中共中央組織部組織局副局長張幼敏,由省、市、縣組織部負責人陪同,來石人泊視察黨建工作。
同年12月中共山東省委、省政府授予本村兒童少年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1993年3月本村由鳳城鎮劃歸海陽外向型工業加工區管轄。
1999年進行大幅度的產業結構調整。劃出26.7公頃土地建蔬菜基地,共建蔬菜大棚72個,招商6個單位,拓寬了村民就業的機會,增加了致富的門路。人均收入從1998年的2400元,增至2750元。
2000年本村被中共海陽市委、市政府規劃為海陽工業園區中心區。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10公斤,總產17.43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401公斤,總產111.3萬公斤。1984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641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24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365公斤,總產47.5萬公斤。第一產業收入438萬元,其中農業收入373萬元,畜牧業收入60萬元,漁業收入5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工業僅是小手工業,主要是製革、抽絲、紡紗等,從業人員80餘人,收入甚微。1988年,建立福利造紙廠,從業人員35人。1993年起,相繼建立家庭針織企業6家。2000年,全村有家庭針織、縫合企業53家,從業人員356人,總產值115.8萬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460人,收入507萬元,其中工業收入381萬元,建築業收入126萬元。
第三產業解放初期,只有一處供銷合作社零售店,後又辦起了粉坊、麵粉廠、豆腐坊、窯場等,但規模不大,收入較少。改革開放後,黨支部帶領民眾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先後發展起商店、理髮店、飯店、油坊、豆腐坊和電氣焊、車輛維修、建築裝璜、鐘錶修理、車輛運輸等行業。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00人,收入243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102萬元,服務業收入109萬元,商飲業收入32萬元。
村地處城郊,儘管土地面積較少,但是土地肥沃、水利條件較好。因地制宜,把蔬菜生產作為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自1999年起,引導民眾建起了200個蔬菜大棚。2002年,支部村委又與市外貿公司聯手,建起了450畝出口蔬菜基地。全村110個蔬菜生產專業戶,年總收入達到400多萬元。
該村緊鄰鳳城毛衫加工區,而毛衫又適宜家庭生產。全村有130多戶村民從事個體毛衫加工、個體運輸、建材生產及小商品經營,全村個體經營總收入猛增到1000多萬元,許多個體經營戶年收入二三十萬元。村裡有20多戶村民購買了家庭轎車。
經濟發展了,村民富裕了,我們更加注重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幾年來,村里先後投資了40多萬元,修築了2條高標準環村路,整修綠化了11條街道,安裝了76盞路燈和60多個垃圾箱,實現了農村城市化管理。我們認為,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在於人的塑造,只有使人的行為美起來,才能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美的統一。幾年來,我們積極通過多種形式,在全村樹立新風正氣,建立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積極塑造健康向上的鄉村文化。2004年,我們投資90多萬元建設了面積1.5萬平方米的海陽市第一個農村文化廣場,在村主要街道安裝了四套體育健身器材,建起了規範的體育場,使村民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有了規範的場所。我們還投資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黨員活動中心和老年活動室、桌球室等,配備了高檔次的設施設備。我們充分利用這些陣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村里已經成立了婦女秧歌隊、舞蹈隊等多支文化隊伍,村里每天有文化活動開展。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祥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