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江(福建省漳州市獨流入河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建省漳州市獨流入河流,福建省漳州市獨流入河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漳州市獨流入河流
  • 別名:福建省漳州市獨流入河流
幹流概況,主要支流,流域概況,治理開發,塘壩水庫,水電工程,引水灌溉,航道航運,航道航線,港口碼頭,海上運輸,

幹流概況

石井江
石井江
石井江,有的地圖示注為安海灣,位於圍頭澳西北側。港內淤積嚴重,灘涂面積7.79平方公里,有一狹長的、水深不等的水域。潮流為漲潮順水道進灣內,落潮相反,系順水道的往複流。

主要支流

九溪:又名大盈溪。發源於官橋與同安交界的鐵峰山南坡,自西而東入官橋九溪,向東南流經水頭文斗、大盈,至五里橋注入石井江。全長24公里,河床20~80米,流域面積130平方公里。在其上游建築一個蓄水量5800萬立方米的石壁水庫。
九溪 又名大盈溪,發源於同安縣加張尖山,自西向東流至南安縣官橋鎮溪板洋轉向東南,流經水頭鎮文斗和大盈,至五里橋注入石井江,全程32公里,流域面積159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5‰,河床寬20~80米。九溪上游建有石壁水庫(蓄水量5800萬立方米)。九溪因上游九條澗流匯注一起而得名。
  壽溪:發源於同安縣鋤山。自西向東經水頭南部納石井鴻漸山支流,至江崎流入石井江。全長14公里,河床寬20~60米,流域面積60平方公里。
壩頭溪源於安海鎮紅麒麟山,經大山後、垵內、溪邊、壩頭、梧塘、菌柄、莊頭、桂林等村莊,於井林橋注入安海灣。壩頭溪全長13公里,流域面積36平方公里,河床土質為輕壤土,年徑流量2050萬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後邊、可慕、洋南、後蔡、西畲等。其流域建有玉湖、溪邊、大布林水庫。

流域概況

石井江是自古南安與海外聯繫的視窗,南安石井江流域,是鄭成功的家鄉。流域內有鄭成功墓:在水頭鎮康店覆船山南麓。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南安石井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揮師東渡,翌年2月驅逐荷蘭殖民者出台灣,同年五月初八病逝,原葬台南洲仔尾,康熙三十八年(1699)詔令遷柩附葬於南安鄭氏祖塋。墓為糖水灰結構,內分九室,墓道為石砌,花崗岩墓碑。墓前有石夾板9對,八角形華表1對,高約10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福建省人民委員會撥款維修,1982年至1988年國家文物局、省文管會連續撥專款修建陵園及保管所。陵園占地約5.3萬平方米。保存較好。
1961年7月至1962年2月,省文管會撥款對鄭成功墓進行維修,整修了墓埕、墓手、墓手、墓前石台階,南安縣人民委員會立碑,永作紀念。1983年至1988年,國家文物局、省文管會先後撥款40多萬元,對鄭成功墓進行維修,建保管所一座、山門1座、台階3處、圍牆1000米,南安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建福廈公路至鄭成功墓2.6公里公路一條。
也有許多橋樑港口古蹟:
安平橋:俗稱五里橋,在水頭鎮水頭街邊海灣。跨海通晉江安海鎮。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二十一年(1151)告竣。花崗岩石墩、石樑,全長2255米,面寬3~3.8米。有方形、單邊或雙邊船形橋墩361座,疏水道362孔。橋面每孔用5~8條大石板直鋪,長約5~11米,最重達25噸,橋面兩旁有石欄桿。橋頭有門樓,樓上嵌陰刻楷書“海國安瀾”石門匾一方,為清嘉慶南安知縣盛本所書。橋中有亭5座,左近有塔。中亭名“水心亭”,界晉南兩縣水域,亭面闊5間,祀釋迦牟尼,門柱對聯有云:“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亭外南安界一側,有歷代維修碑記14方,其中一方為鄭芝龍所立。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至1985年國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撥款全面維修,保存較好。1962年7月,省文管會撥款,對安平橋南安水頭段的六個殘斷橋墩、橋板進行修復、矯正。1981年至1985年,國家文物局、省人民政府先後撥款140萬元,對安平橋進行全面修復。1985年5月7日竣工驗收。
水頭港:在縣南30公里處,大盈溪入海口,隔安海港與晉江安海(古安平)鎮相望。唐時泉州海上貿易多從南港安平放洋,水頭是其重要的貨物輔助集散地。宋泉州北港,後渚港興起,安平港漸次式微,水頭港也隨之衰落。港口淤積嚴重,港道狹小,僅百噸左右的木船可通。
  石井港:在縣城南40公里處,宋代為海防要地,明代海上民間貿易漸次興起,至天啟年間(1621~1627)成為海上武裝商運集團首領鄭芝龍的重要基地。清初又是鄭成功抗清水師的主要營地之一。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下令遷界,石井港因之蕭條;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海禁後才重新復甦。除輪渡碼頭基本保持原貌外,其餘港口設施均為近、現代建築。
  
  

治理開發

塘壩水庫

1949年以前,南安縣有利用天然或人工開鑿圍築而成的浦、湖、池、塘,儲蓄水源。以水車、戽桶、戽斗、吊烏等取水工具,提水或自然灌溉農田。1953年,石井古山村把清代營建的大橋芸滾水壩改建成山圍塘工程,壩高7.0米、庫容4.7萬立方米,當年灌溉400多畝,為全縣首座由舊有滾水壩改造而成的小型塘壩。
南安縣小(一)型水庫工程基本建設情況表
工程名稱
興建年月
集雨面積
(平方公里)
總庫容
(萬立方米)
防洪標準
(1986年校核)
最大壩高(米)
灌溉面積(1986年)
(萬畝)
壩  型
蘇內水庫
1965.9~1966.10
8.1
650
0.2%
19.1
0.6
粘土心牆壩
 石壁水庫, 位於大盈溪中游,壩址建在水頭呈美村石壁頭。上游集雨面積79.6平方公里,壩高48.59米,總庫容614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806萬立方米,防洪庫容1287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其中:晉江8.56萬畝、南安6.44萬畝。1986年南安灌區效益覆核為4.69萬畝。  1955年12月水庫樞紐工程動工,1957年1月完成大壩回填。1958年4月,完成輸水隧洞和溢洪道工程、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隧洞和溢洪道組成。大壩為粘土心牆沙石混合壩,壩高41.2米,頂寬8米。1965年進行擴建。至1967年3月竣工。主壩加高增至於48.19米,壩頂寬5米,長310.7米,增大庫容至2240.3萬立方米。設計泄洪量840秒立方米,校核泄洪量1230秒立方米。
溪邊水庫,位於安海鎮溪邊村。1958年12月動工,1960年竣工。攔蓄壩頭溪,集雨面積6.18平方公里,總庫容374.7萬立方米,興利庫容294.6萬立方米。主壩為均勻土質壩,背依石壁水庫晉江縣渠道,壩高11.3米。  1979年8月一1981年8月保壩設計,防洪標準設計為50年一遇,洪水總量160萬立方米,洪峰流量76秒立方米,500年一遇校核,洪水總量241萬立方米,洪峰流量129秒立方米。晉南電灌站一級乾渠繞庫區通過,引流量4秒立方米。
  
 溪邊水庫灌溉渠道,開挖長度3.5公里,沿線建築物有渡槽2座,節制閘2座,泄水閘3座,放水涵洞20座。灌溉壩頭、坑邊、上垵、芹柄、橋頭、莊頭等大隊。1961年,庫內建坑邊機灌站兩級,灌溉面積2591畝。原設計水庫效益0.8萬畝,校核後有效灌溉0.8萬畝,保灌0.5萬畝,1980年實灌1.2萬畝(放入石壁渠道灌溉東石公社一部分耕地)。
1988年小(二)型水庫情況表
所在鄉鎮
水庫名稱
集雨面積(平方公里)
引水面積(平方公里)
庫容(萬立方米)
壩高(米)
灌溉面積(萬畝)
養魚面積(畝)
建成年月
總庫容
正常庫容
死庫容
設計
有效
實灌
安海
玉湖水庫
0.59
19.32
12.8
1.3
15.2
500
192
800
30
大布林水庫
0.48
22.92
16.38
3.0
12.0
500
360
720
61
1962.1

水電工程

石壁水庫壩後電站,1984年4月,竣工發電。設計水頭24.5米,裝機容量1000千瓦(2×400 1×200),年平均發電208萬千瓦時。

引水灌溉

唐末,閩王王審知治閩期間(887~907),楊肅倡導軍民在水頭大盈溪上游修築九溪第十八壩水利工程,被稱為萬人川,後稱仙公壩,可灌1200畝。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水頭建成管五壩,也稱九溪長17壩,可灌田1000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著手收復擴建原有的引水工程,並新建部分工程。1951年至1957年新建水頭南僑村蔡順治倡導開建的順治壩。至1988年大盈溪仍有引水渠有幫吟壩、管五壩、仙公壩、雙溪水閘。
雙溪水閘,閘建在大盈溪末端的朴里村東北角,灌溉水頭鎮的朴里、埕邊、水頭、巷內和西林的海灘圍墾地和原有耕地6200畝,其中提水灌溉2200畝。1972年12月開工,1980年蓄水灌溉,完成工程量10.23萬立方米,投資60.67萬元。  水閘上游集雨面積138.8平方公里,其中已被石壁、紅嶺和三坑攔截87.3平方公里。閘前正常水位4.7米,水閘總寬96米,過水寬75米,分為15孔,每孔寬5米。設計10年一遇洪水流量1240秒立方米,校核50年一遇流量1510秒立方米。水閘基礎為沙基,閘體條石漿砌,閘門板為鋼筋混凝土。啟閉設備採用30噸油壓啟閉機,進水閘設在右岸,渠道長2.5公里。
  石壁水庫灌溉渠道工程,總乾渠74.13公里,支渠96.1公里。1978年完成水庫灌區南渠中段改線工程,縮短石井灌溉7.86公里。1978年冬,南渠砌石護坡16.5公里,其中總乾渠6.5公里,水頭、石井幹渠10公里。

航道航運

航道航線

宋元時期,泉州港海運發達,晉江是通海的重要航道。南安自水頭大盈至石井蓮河有25公里長的海岸線,通海航道有水頭和石井航道。水頭航道自安平橋下起,內接晉江安海港、外通石井江長15公里,航道寬200~300米,水深漲潮8米、潮落2~4米。石井航道自石井港上溯10~15公里可達水頭、安海兩港區,外臨大海,港內水深5~10米,江口水深20米,千噸以下船舶可隨時進出,千噸以上船舶可候潮進出。航線有石井港至廈門港35海里、至泉州後渚港48海里、至福州180海里、至上海580海里、至金門6海里、至台灣高雄港170海時、至香港322海里。
  石井港航道 從石井漁業碼頭至圍頭灣口燈塔處,航道水深16~20米。水深大於15米的區域長370米、寬50~130米,水深大於10米的區域長1000米、寬200~3000米。從碼頭到後店鹽場東南角,水深大於5米的區域長2100米、寬200~300米,千噸級船舶可以自由進出。

港口碼頭

水頭港:在水頭鎮安平橋下,清嘉慶年間,南安知縣盛本號召居民辟埭挖泥沙,引潮入港泊海船,並重修港邊石隘門,鐫“水國安瀾”四字。該港外通石井港,內接安海港,是南安海陸物資轉運點和通海港口。民國期間,水頭街商戶“東南街”建造一簡易碼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水頭搬運工會曾數次重修簡易碼頭。1958年2月旅菲僑胞呂達民捐資在安平橋下建一座條石混凝土結構立體式碼頭,長73米,台高5米,可泊100噸位輪船2艘。1965年10月水頭搬運社投資修建,碼頭延伸至146米,可泊200噸位輪船4艘。1975年8月在碼頭設定4噸級電動吊桿4台。
石井港:在南安石井鎮,東與晉江東石、南與金門相望。宋置“巡檢司”,明建“靖海寨”,是泉州對外通航的重要港口。明末,鄭成功在石井“望金(門)山”下,開挖方圓百丈可容船數十的深水避風港,築簡易碼頭。船舶可隨時停靠。民國21年(1932)陳國輝在“五馬朝江”處建造鋼筋混凝土立式碼頭一座,東南兩面總長150米,高6米,可泊500噸位貨船及500人客輪四艘。抗日戰爭期間被日機炸毀大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曾發動石井船民投工修復。1984年南安縣政協部分委員考察石井港,並向縣人代會提議建設石井港。同年,縣水產局在原碼頭基礎上擴建一座條石、混凝土結構漁業碼頭,長100米、高7米。1986年4月,縣政府成立石井港工程建設指揮部,籌建千噸級泊位碼頭,總投資760萬元,由國家交通部、省交通廳、南安縣政府共同分擔,主體工程於1988年底竣工。碼頭為工字形空心方塊重力式混凝土結構,填築形成陸域18000平方米,其上建貨物堆場4800平方米、貨物倉庫1900平方米,年吞吐能力為12~15萬噸。主要裝卸設備有16噸輪胎吊桿1台,3及5噸叉式裝車機各1台。
安海港,位於晉江縣安海鎮,圍頭灣內東北面,扼晉南水陸交通要衝,亦為海防要地,是泉州南部的著名港口。安海港灣曲折深邃,古稱九十九灣。港域寬闊,風浪小,是個避風良港。港區周圍有東石、安海、水頭、石井4個鎮。  宋代,安海港東西兩側各有一條5公里長的內港道。東港道沿內市(今橋頭一帶)、坩坂到甘棠(今加塘);西港道經西垵到南安大盈。宋元時期,隨著泉州港的興起,安海港也興盛一時。明代,實行“禁海”之後,安海港成為私商興販的大本營,市場極為繁盛。明末,經鄭芝龍的經營開拓,安海港成為東南海域海外交通貿易的主要基地。清初,安海是鄭成功抗清的重要據點。順治十三年(1656年),安海被毀。順治十八年,沿海實行“遷界”,安海成為廢墟。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復界”後,安海港才得到恢復和發展。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廈門被闢為通商口岸後,安海港成為廈門至內陸客、貨運輸的轉運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就有小火輪航行於安海、廈門之間,最多的每天有4艘輪船對開。民國初年,安海港是華僑出入境的港口之一。安海港區泊岸東起黃墩頭,西至水心亭,全長600米,有後庫、中山、金墩3個碼頭共20個泊位。
  新中國成立後,安海港由於航道淤淺,港線外移,船舶進出受到限制,港區水域由東石後湖鹽場西面起至安海港池,面積12.25萬平方米,岸線長7.5公里,港區有碼頭2個13個泊位(其中貨運碼頭1個9個泊位,煤運碼頭1個4個泊位),長408米,靠泊能力530噸(其中貨運490噸、煤運40噸)。1982年,安海港航中心站和糧食轉運業務移往東石港,出入安海港的船舶逐年減少,港口吞吐量逐年下降。

海上運輸

石井港在唐代就是對外通航的重要港口,宋元時代進入鼎盛時期,水頭、石井從事海上交通運輸的人甚多。宋建炎年間,石井港已是“千帆百舸,乘風順流,轉輸貨物如山積”。明末清初,石井人鄭芝龍、鄭成功大力發展海上貿易,製造雙桅大船,配備武裝護航,海外通商相當發達。時從石井往日本、巴達維亞、呂宋、台灣、澳門的商船絡繹不絕。鄭氏商船被稱為“國姓船”,是17世紀亞州著名的海上貿易船隊。當時荷蘭東印度總督在向本國政府作《關於日本的貿易》的政務報告中寫道:“自1654年11月至1656年9月,各地開來巴達維亞的中國船共57艘,其中安平船47艘,絕大部分是‘國姓船’。”鴉片戰爭後,廈門闢為對外通商口岸,以往航行南洋的大帆船,為英商輪船所取代。
  民國初期,南安沿海有大小木帆船85艘及水頭東南行的原子號、原良號等輪船4艘。航行線路北至大連、旅順、南達香港、廣州、海南島、台灣,以及廈門、金門、集美、泉州之間。後來,由於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爆發,海洋運輸受到嚴重影響,民國27年,沿海僅存小木帆船3艘在運蠣殼。抗戰勝利後,只有小木帆船搞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海上航運,在石井江出海運輸的企業有:南安石井航運社和南安大嶝航運社,1987年縣府批准改名為南安縣輪船公司。1986年成立聯戶經營的石井瀛江海運公司,1988年經縣政府批准晉升為縣辦集體企業,改名為南安縣船務有限公司。1964年,南安石井公社成立建設、淗江2個專業運輸隊。1966年,石井公社增設石井、橋頭、營前三個專業運輸隊,水頭公社成立巷內專業運輸隊。1976年增設石井的岑兜、促進和水頭江崎等3個專業運輸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