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文化發展,1高甲戲發源地,2岑兜腰鼓隊,岑兜名人,旅遊景點,
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 港保,解放初為勝利鄉岑兜村,1958年為岑兜大隊,1984年改稱岑兜村委會。村委會設岑兜,南臨石井江,轄岑兜一個自然村。岑兜全村姓洪,建有岑兜洪氏宗祠。
文化發展
1高甲戲發源地
岑兜村是高甲戲的發祥地。岑兜從前被稱為“土交加”的戲岫(音袖,窩),九甲戲的“戲公祖”,解放後則雅稱為“高甲戲”的發祥地。相傳明末清初時,有位竹馬戲師傅,名叫洪埔師,入住岑兜村。他多才多藝,編、導、演、奏行行精通,把本地迎神賽會湊熱鬧的“宋江陣”和竹馬戲,融合成一種能表演故事情節的新戲班,搭台演出,頗受觀眾歡迎。外村遇有佛誕或節日喜慶,就聘請他們出演。窮苦人家的男孩,爭相來岑學藝,謀求餬口。各地有識之士,相繼興班組團,開創了一條營生新徑。戲藝亦逐步定型成為一種新的地方戲劇種,廣為傳布。清代民國期間,閩南及台灣各地,凡諸講閩南方言的地方,普遍盛行此劇種。演出延及各埠,備受華僑青睞。隨著戲班的發展,此劇種的名堂也幾經演變。閩南地區早先流行梨園戲,當時名叫“戲仔”,演員多為女孩子,演文戲為主,這種新戲班則全是男性,多演武戲,故人們稱之為“大班”。再者,這新劇種自編自演,套路靈活,演員可以自由發揮,融合性極高。他們又接納了戲仔、老戲、嘉禮、正音、南曲等劇種的舞步、道白、唱腔以至鑼鼓、樂曲等,其技藝都能與之有機結合,融為一體。舊社會戲人屬下賤之流,窮人的孩子才肯學戲。他們文化水平很低,師授徒是口傳身授,因此後人很難找到有關的文字記載。當年追溯高甲戲起源時,主要依靠傳說和訪問老藝人。據說當時泉南一帶的高甲戲老藝人,不是他本人,就是他的師父或師祖,其師承根源,皆出自岑兜。岑兜在高甲戲人群中亦均尊稱為“戲公祖”。因此大家公認高甲戲的發源地是岑兜
2岑兜腰鼓隊
農曆公元2008年5月18日由岑兜村民洪明良、洪良轉、洪水星、洪良文、洪奎紅、(洪)李淑玲、(洪)張銀環發起並成立“岑兜腰鼓隊”。該隊成員由村民自發參加,屬公益隊伍,該隊曾多次無償參加村、鎮文化活動演出。於2009年12月31日參加石井鎮文化比賽,榮獲“腰鼓隊比賽全鎮第一名”。
岑兜名人
洪道成
洪道成(1900~1978)號孝攻,南安石井人。9歲學習高甲戲,擅演大花角色。抗戰後自編《楊家將》等劇本8部。1949年後在同安民眾高甲劇團任藝委會主任,專事口授傳統劇目和主持演出工作,經他口授的劇目達233出。曾為同安縣政協委員、中國戲劇協會福建分會會員
旅遊景點
岑兜村北山坡頂,石蓮公路兩旁各有一墩巨石,北邊叫石墓牛,南邊叫石墓廳,形狀宛如一擔書籠。傳說從前有位著名的地理大師,踏勘岑兜風水。贊曰:“書岑兜下結陽居,應為文人比肩,官宦接踵。”及至進村細察,卻不見坊碑府第遺蹟,祠堂里連塊匾額也沒有。大師滿腹疑惑。探訪村中耆老,獲悉:岑兜村歷代教習九甲戲,名角輩出,各家各戶若無戲角色,也有擔籠夫。大師嘆曰:“帝王將相,盡出於此也!籠,原來是戲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