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姓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矯父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晉大夫矯父之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矯姓
- 外文名:JIAO、Qiao
- 讀音:jiǎo、qiáo
- 注音:ㄐㄧㄠˇ
- 淵源:源於姬姓、姒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歷史名人,矯 父,矯 智,矯 慎,矯 望,矯道儀,矯公羨,矯敬本,矯革峰,矯玉璋,矯智仁,矯 毅,矯國文,矯全惠,矯文捷,矯大羽,矯勇,矯喆,矯鶴,
基本介紹
矯[矯、蟜、撟、蹻,讀音作jiǎo(ㄐㄧㄠˇ)、qiáo(ㄑㄧㄠˊ) ]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矯父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春秋時晉大夫矯父之後。”該支矯姓讀作jiǎo。
矯氏族人大多尊奉矯父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姒姓,出自春秋時期孔子弟子矯疵,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一個人叫矯疵,字子庸,為越國人。由於他一生廉潔奉公,因此人稱其“廉潔”,反而多將其本名淡記了,就連《孔子家語》中亦稱其為廉潔。但他在《史記·仲尼弟子傳》中有記載:“江東人矯子庸疵。註:矯,音橋。師古云:矯疵,字子庸。”矯疵又作蟜疵,後代以矯、蟜為姓。該支矯姓讀作qiáo。
第三個淵源
源於滿族。該支矯姓讀作jiǎo。
得姓始祖
矯父、矯疵。
遷徙分布
矯氏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時晉國大夫姬矯父,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大致在500名左右,以陝西扶風為郡望(此說據分析應源於東漢逸民矯慎,詳見後漢書·逸民傳)。
矯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江蘇省、東北三省。
山東省青島市,主要分布在海西村、惜福鎮揚家村和青島市內。
山東省煙臺市,主要分布在牟平區前垂柳、後垂柳、矯家長治、埠西頭、上下垛玉夼、矯家泊等村落。
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玉皇廟矯氏,是明永樂7年矯彥升由登州府萊陽縣矯家莊遷徙的後裔。
東北地區的矯氏分布廣泛而分散,大連莊河、吉林省德惠市、吉林省吉林市、齊齊哈爾市等幾處人數較多。
江蘇蘇州矯氏,為明初蘇州布政使參議矯順之後。
郡望堂號
郡望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縣、鹹陽市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乾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地區。五代時期後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陝西省鹹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堂號
家譜文獻
矯氏族譜不分卷,(清)矯明評、矯扶鑫、矯扶棟等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
字輩排行
矯氏一支字輩:“春露秋霜繼祖業水源木本春常在禮樂百年承燕翼詩書千載荷龍光”。
矯氏二支三甲字輩:“明扶法恆本立田可昌乃新”。
歷史名人
矯 父
(生卒年待考),晉國卿大夫矯父,本姓姬,字矯父,其後代以他的字為姓,乃成矯姓。
矯 智
(生卒年待考),西晉征南軍師。《通典》中有關於矯智的父親的一段記載。矯父對古代社會最大的貢獻,就是“出妻仍母之禮,維親為續。”在原始奴隸社會中,女子就是生子工具,若生子後被夫驅逐,其女就喪失了為子之母的權利。而矯父就是敢於破壞此“出妻之禮”的第一人。
這在史籍《通典》中有記載:晉傅玄曰:“征南軍師北海矯公智父前取夾氏女,生公智後而出之。未幾,重取王氏女,生公曜。父終之日,謂公智曰:‘公曜母年少,必當更嫁。可迎還汝母。’及父卒,公智以告其母。母曰:‘我夾氏女,非復矯氏婦也。今將依汝居,然不與矯氏家事。’夾氏來至,王氏不悅,脫縗絰而求去。夾氏見其如此,即還歸夾舍。三年喪畢,王氏果嫁。夾氏乃更來。每有祭祀之事,夾氏不與。及公智祖母並姑亡,夾氏並不為制服。後夾氏疾困,謂公智:‘我非矯氏婦,乃汝母耳,勿葬我矯氏墓也。’公智從其母令,別葬之。公智以父昔有命,母還,於是為服三年。公曜以夾氏母始終無順父命,竟不為服。”漢朝學者、博士劉喜評論道:“公智之父,棄夾納王,其在戶庭,尚為己配,苟有變悔,自由可也。還歸夾氏,則他人矣,去就出處,各從所執,豈復矯父所得制乎?故出妻之禮,夫使人致曰:‘某不敏,不能從而供粢盛,使某也敢告。’主人曰:‘某子不肖,不敢避誅。’又曰‘婦當喪而出則除之’。然則相與之禮,於是絕矣。”矯父原妻為夾氏,生了矯智,後被矯父趕走。之後,矯父再娶了王氏。但矯父在臨終時對自己的兒子矯智說:“王氏年少,我死了以後,她必然會改嫁,那時,你可以迎還你的母親回來,仍為汝母。”一舉打破了“出妻無復”的傳統。
需注意的,有種錯誤的說法,認為這裡記載的“矯父”即前面所說的矯氏得姓始祖矯父,其實二者僅字面相同而已,實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此“矯父”指的的“征南軍師矯公智”的父親,而征南軍師一職僅見於三國之後的西晉,春秋時是沒有這一官職稱謂的。其生卒年雖已不可考,但分析可以推斷其在世年代只能是公元265年(西晉開國年代)到公元278年之間(傅玄的卒年)。
矯 慎
(生卒年待考),字仲彥,扶風茂令人。漢朝時期隱士。年輕時喜愛研究黃帝、老子的思想,在山谷中隱居,終身未婚。後人有見之者,以為仙。《漢書·逸民傳》中記載他:“少好黃老,隱遯山谷,因穴為室,仰慕松、喬導引之術。與馬融、蘇章鄉里並時,融以才博顯名,章以廉直稱,然皆推先於慎。” 從記載可以看到,矯慎與馬融是同齡人,而馬融(公元79-166年)作為東漢大儒、經學家,其知名度和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
矯 望
(生卒年待考),西漢右將軍。
矯道儀
矯公羨
矯敬本
(公元1926~今),山東青島人。財會管理專家。高級會計師。歷任東北人民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遼寧省少兒童出版社計畫財務科長,遼寧省新聞出版會計學會理事。從事財務會計工作四十餘年,重視財務會計的理論研究,撰寫數十萬言的財務會計論文。在大量的發表論文中,《出版社財會核算的幾個問題》獲遼寧省優秀會計論文獎,並被中國會計學會選入《會計學論文選》;《緩解出版社流動資金緊缺的思路》、《論會計的參予力度》等論文,先後獲遼寧省出版科學研究優秀論文獎。另寫了《編輯出版印刷發行知識大全》的財務會計篇章。
矯革峰
(公元1939~),吉林德惠興盛屯人。石油工業專家。1967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1971年調入吉林油田研究院,從事石油地質勘探綜合研究工作。任油田高級工程師。歷任科研課題項目長與室技術負責人。1965年於遼寧清原樹基溝銅礦實習中,曾發現疏鬆狀含礦標誌與一個新的含礦層兩條新的礦脈(已經鑽探證實),使即將閉坑的礦區得以復活。在他編寫的《1972年總體設計》指導下,發現新木油田、探明紅崗油田、落實了雙坨子含油構造。他所編寫的科研報告,歷獲研究院優秀報告,多次獲油田一、二、三等獎,也多次獲局先進生產者與標兵,他提出被採納的油田(或油藏)發現井,有新-5、新-103、紅-5、紅-8、木-101、坨-8、農-5、大-6、大-8、大-205、方-2、方-3、方-6、方-12、方-25、老-3、老-4、孤-7、孤-12、讓-11、讓-18、民-1、民-2、民-3等二十多口,找到九個油田與若干個出油點。1984年合著發表了《試論松遼湖盆三角洲類型》,1995年撰寫了《能量地質學》,1996年發表了《湖海複合的松遼盆地》,1997年出版了《扶餘~新立、新民油田》。已完成《弘揚科教興國,實行三權(黨、政、人大)鼎立,推進四輪(科教、工業、農業、法制)運轉,是保證祖國長治久安,繁榮昌盛,迅速崛起的必由之路》一文。現正著手著寫《石油的形成》與《靈子醫學》,決心將後半生獻給人類的文明事業。他熱愛科學,孜孜不倦地進行探索。作品與傳略已載入《中國地質礦業家列傳》、《世界名人錄》(中國卷)、《中國專家大辭典》、《國魂-跨世紀中華興國精英大典》與《中華精英大全》等。
矯玉璋
女,1928年4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副編審。現擅長白描、工筆、寫意人物畫。幾十年來為國內外、省內外美展、出版社、報刊創作並發表了大量作品,其中《瀟湘夜雨》、《瓦崗寨》獲省一等獎,《朱淑貞詩意》獲“日本(87)全國精選秋季二十回現代水墨畫展”優秀作品獎。傳略收入《中國現代美術家名人大辭典》、《中國現代美術家人名錄》、《中國當代書畫名人大辭典》等。
矯智仁
(公元1947~今),山東牟平人觀水鎮前垂抑村。曾任生產大隊的民兵連長、縣革委會政治部幹事(1978年)、公社黨委副書記(1980年)、公社黨委書記(1981年)、縣委常委、萊州市長、萊州市委書記、煙臺市委常委、副市長、政法委書記、山東省供銷社集團總公司原董事長、總經理(正廳級)。
矯 毅
(公元1953~今),山東煙臺人。著名地方金融專家。1970年參加工作,在空軍某師修理廠當過機械員,在藥材公司擔任過團支書。在飲食服務公司人事秘書科擔任過科長,在山東大學讀書,在煙臺市商業局職工中專擔任過黨支部副書記。在經營上堅持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資金自求平衡的原則,主要辦理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產領域的資金存貸、結算、儲蓄和投資開發等業務。開業多年來,銀行各項業務有了較快發展,截至1993年末,銀行總資產已達十五億元,各項存款餘額達十一億元,各項貸款餘額十一億元,為煙臺市住房制度改革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他還積極爭取世界銀行住房與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貸款項目,爭取到了世界銀行向煙臺市發放的專項貸款四千萬美元。多年來,累計發放商品房開發建設貸款和投資十億元,支持四十多個住宅小區建設商品房三百餘萬平方米。
矯國文
(公元1957~今),女;山東牟平人。著名醫護專家。主管護師,五常市山河屯林業局醫院護士長。於1980年1月步入山河屯林業局醫院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績,得到了許多殊榮。1982年被評為局勞模、三八紅旗手、在1989年至1994年連續五年被評為院勞模,1994年5月12日護土節被評為局十佳護士,在創二甲巾幗建功演講大會上被評為一等獎,1995年至1998年一直被評為院勞模、工會積極分子。自1992年開始任護士長工作以來,一直工作在護理的第一線,能認真履行自己工作職責,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勇於投身改革,積極參加院裡正規化、標準化建設。1997年8月,有兩篇論文在全國“臨床預防醫學與腫瘤學”學術交流會上宣讀,並在《中國醫藥薈萃》上正式發表,題目是《腦血栓合併院內感染原因分析》和《對急性心肌梗塞先兆的觀察與轉送護理體會》,獲論文證書。
矯全惠
1927年生,遼寧省大連市金州區人。擅長版畫和水彩畫,任過國小美術教導和舞台美術工作。後調大連市沙河口文化館美術組。作品輯入《20世紀國際現代美術精品薈萃》、《92中國美術家》、《新世紀中國詩書畫印大觀》、《當代書畫家福壽作品大觀》;傳略入編《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國當代藝術名人大辭典》、《國際現代書法篆刻家大辭典》,並榮獲世界銅獎藝術家稱號,通訊處輯入《世界書畫篆刻家通聯大全》。離休後著墨於國畫和書法,系中國美協遼寧分會、遼寧版畫學會、大連市美協、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遼寧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員,大連市老年書畫研究會和大連市浪花木刻會理事
矯文捷
作家1
姓 名: 矯健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51
民 族: 漢族
山東煙臺人。藉貫: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矯家長治村。大學文化。1969年後歷任中學教師,新疆中共巴音郭楞州委黨校教員,《新疆青年》雜誌編輯、記者,《天山》編輯部副主任,新疆報告文學研究會秘書長、副會長,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二級。烏魯木齊市文聯第二、三屆委員及第九屆政協委員。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報告文學集《一個西行者的自述》、《無愧人生》、《心之光》、《克孜爾之路》、《走進帕米爾》,散文集《多味人生》,短篇小說《在歷史連線點上》等。報告文學《在特殊的跑道上》獲1982年新疆青年優秀作品獎,電視片撰稿《邊塞三詩人》(已錄製播出)獲1986年新疆優秀電視片獎,中篇報告文學《痛苦的河》獲新疆10年優秀報告文學作品獎,《綠魂》(選入新疆高中學生教材)獲1997年《人民日報》開拓者足跡徵文優秀作品獎。
作家2
姓 名: 矯健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54
民 族: 漢族
矯大羽
(KIU TAI YU),當代全世界唯一一位亞洲的國際著名鐘錶藝術大師(MASTER WATCHMAKER),是鐘錶歷史學家;古董鐘錶超級收藏家和鐘錶鑑賞專家。他是以個人創製時計而載入近代世界鐘錶名人錄之唯一亞洲人;是瑞士、德國和法國用多國文字出版的大型鐘錶典籍《20世紀手錶百年發展歷史WRISTWATCHES:HISTORY OF A CENTURYS PEUELOPMENT》中介紹的唯一東方制表大師;是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權威鐘錶創作人組織"獨立時計師協會"(簡稱:A.H.C.I.)世界各國總共十多名被譽為"國際頂級鐘錶大師"中唯一的亞洲籍會員,亦是瑞士、美國、英國古董鐘錶收藏家協會資深會員,是中國國家計時儀器史學會副理事長。
矯大羽1946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蘇州市一個富有藝術氣氛的家庭,現居香港,其父矯毅中國著名篆刻藝術家,西泠印社社員。矯大羽自幼承襲家學,其七歲時的金石雕刻作品, 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科學技術展覽會優秀獎,1967年21歲時,就能親手雕刻和製作,包括主模在內的共三十多副像章鋼製模具。(是當時能勝任此項工作的全中國最年輕的鋼模雕刻師之一)1970年23歲,在自學的基礎上,運用獨特創造的工藝,親手用手工方法製成了其生平第一個,也是全中國第一個"主夾板"沒?quot;三基孔"的手錶,因此而正式投身鐘錶製造行業。1978年研製的"無叉式擒縱系統"製造成功,此為亞洲鐘錶發展史中的首次。1980年移居香港,開設"天儀軒"逐漸在古董表的收藏、鑑定、修復、貿易等方面取得成功,朝夕與各式古董鐘錶和現代名表相對,使其廣聞博覽,上下數百年鐘錶發展的淵源軌跡,終於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創造了當代鐘錶史的奇蹟,揭開了製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最高級機械鐘錶的序幕。
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他向全世界首倡提出:"中國人開創了鐘錶史--是中國古代五大發明之一",並不遺餘力的在歐美各國、日本、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等地區演講、宣傳,已得到國際科技界和鐘錶界的普遍認同,影響極為深遠。從1991年開始,他創造成功亞洲有史以來首五個不同設計的天儀飛輪手錶(TOURBILLON即第一代飛輪表。其中No.1更是全世界第一個:"偏心式天儀飛輪手錶"。No.2是全世界第一個用鉑金(platinum)製造表機夾板的同軸天儀飛輪手錶。)打破了飛輪表全由歐洲傑出制表師獨占的神話,成為東方唯一和第一位能設計和親手製造天儀飛輪手錶的中國人並開創了亞洲製造最高級機械手錶的歷史。1993年原創設計並親手製造成功全世界第一個飛行天儀飛輪手錶(FLYING TOURBILLON即第二代飛輪表No.6)震驚表壇。1993年7月--1996年,破天荒的以東方的制表大師身份發明並創製全世界首五個不同設計的矯氏神奇天儀飛輪手錶(KIU'S MYSYTERY TOURBILLON即第三代飛輪表(No.7--No.11)。他還在1997年首創前所未有的單支秒針型"飛輪的旋轉框架TOURBILLON'S CARRIAGE"同軸式飛行天儀飛輪:"97香港回歸紀念"金表。(No.12屬第二代)和在1998年又發明在飛輪上帶有"時間顯示"裝置的偏心式(即非同軸式)飛行天儀飛輪:"中國人開創了鐘錶史" 金表(No.13屬第二代)。從No.1--No.13這些不類別,形態各異和互不相同的天儀飛輪手錶,其表機夾板均用18K黃金、18K白金和18K紅金由矯大羽親自用手工製成,如果像他一樣的條件,不依靠大型精密工具機,而能成功製造精度要求以頭髮絲的十分之一為基準的飛輪手錶整套夾板等零件,當今世界,恐怕會被人當成神話里才有的故事!1999年又首創世界第一個,以四種不同文字組成表面的【中文:羅馬和阿拉伯文及中文數字(和日本數字相同)】"千喜紀念" 金表(No.14特殊設計的自動手錶)……從1991年開始至2001年他創新發明並親手製造的這些自成一家,獨創一格,富有東方藝術魅力和令人不可思議的被譽為"表中之王"的天儀飛輪等17個手錶,其中3個創造了"亞洲第一"的記錄,14個是"世界首創"鑄造了當代鐘錶史中最輝煌的一頁,開創了鐘錶史和中國鐘錶業的新里程,為中國,為亞洲爭光,他已取得十多個鐘表的發明,創新和設計專利,此空前的鐘表創作,使他成為有史以來,原創設計和親手製造最多不同類別天儀飛輪手錶的鐘表界殿堂級人物。註:①這些發明和他作為發明人親自製作的這一系列被譽為20世紀的經典“傑作時計”,已使他成為繼瑞士“寶璣”、德國“伯里駒”以來第三人,享有鐘錶界不可逾越的尊崇地位。他收藏的古董鐘錶,分別奪得香港有史以來,由瑞士著名鐘錶原廠總共在香港舉辦的兩次國際性古董鐘錶大賽中香港唯一獲得的兩個頭獎。(1993年"浪琴"表和1996年"歐米茄"表)廠方還邀請其夫婦暢遊瑞士美麗的湖光山色,交流收藏和鑑定心得,超凡功力可見一斑。他曾應國際著名的"江詩丹頓"和具有當今世界鐘錶界龍頭地位的"百達翡麗"和世界著名"芝柏"表的邀請,分別於1994年5月、1998年1月和2001年8月在台灣多個城市作以"中國人開創了鐘錶史"為主題的演講,轟動鐘錶界。
他著有《袋錶世界》一書(TIME IN POCKET),以其三十多年收藏的古董袋錶為內容,是迄今為止,亞洲唯一的個人袋錶收藏專著,更榮獲香港最佳印製書籍獎。由香港出版,世界發行。歐美、日本等著名鐘錶博物館均收藏,並作為瑞士日內瓦一所鐘錶學校教材。
1998年,他通過研究自己收藏的,在國內外所發現的唯一原版孤本:美華利五十周年紀念冊"等史料的成果,填補了中國鐘錶發展史中部分資料的空白,把中國近代鐘錶工業的起始推進了一大步,此圖冊1925年出版,共112頁,記錄了從1875年以來,最完整,詳實及有案可查的中國近代史中有關鐘錶的:貿易、製造、營業規模、人事框架及同珠寶、眼鏡製造等各方面的珍貴文字記錄和背景圖片。他在“收藏字”層面,根據自己親身經歷,首次提出了:收藏、研究、創新的學說。他認為:收藏的目的除了"收藏"原本所蘊涵的一切內涵和意義外,最主要和最高層次更應該是作研究之用。是讓各學科作多方面最詳盡的研究而研究的目的(當然是各方面的)主要應是為創新提供條件,是希望讓有需要的人(包括自己)通過這些研究成果而取得各方面的最新科技成就,這就是:收藏研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發明、開創未來。他在鐘錶領域中的收藏、研究和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開拓性創造發明的成就,已獲20多個國家1800多篇文章和國際多個電視台的介紹和讚揚。這除了是亞洲500年鐘錶發展史中零的突破和創造了當代鐘錶史中的奇蹟外,更在國際上被譽為“亞洲之星”和“亞洲制表第一人”。
從1994年開始,中國和香港、台灣及澳門的電訊某部門,已把他首創"中國人開創了鐘錶史--是中國古代五大發明之一"和他創作的"亞洲第一,世界首創"共17枚天儀飛輪等手錶和他收藏的古董鐘錶精品為主題,共發行31枚電話卡,7枚首日紀念封和16枚紀念明信片等,這些珍貴的歷史證物。除了記錄了鐘錶史中的奇蹟外,中國的兩岸四地,以同一題材發行電話卡,亦是當代鐘錶史和電訊、電話卡發展史中的空前創舉。
矯勇
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男,1956年出生,漢族,籍貫山東,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82年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水工專業本科畢業,1984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岩土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84年後,在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歷任工程師、副所長。1991赴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留學,曾任全英中國留學生(學者)聯合會副主席,1995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隨後在英國REC岩土工程諮詢公司作為高級工程師工作兩年。1997年初歸國後,歷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水利部外資辦公室副主任、水利部規劃計畫司副司長、司長、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規劃設計管理局局長等職務。2005年5月起任水利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矯喆
山東魯能泰山隊主力右後衛,籍貫山東濟南。
矯鶴
石家莊Top曳舞團團長,籍貫遼寧本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