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鬃鈍嘴馬

短鬃鈍嘴馬

短鬃鈍嘴馬(學名:Equus ferus ssp. przewalskii)是野馬的亞種之一。頭部長大,頸粗,耳比驢短,蹄寬圓。外形似家馬,但額部無長毛,頸鬃短而直立。夏毛淺棕色,兩側及四肢內側色淡,腹部乳黃色;冬毛略長而粗,色變淺,兩頰有赤褐色長毛。棲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性機警,善奔跑。一般由強壯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頭馬群,營游移生活。原分布於中國新疆準葛爾盆地北塔山及甘肅、內蒙古交界的馬鬃山一帶。野生種群現滅絕,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野馬從歐洲引回中國新疆、甘肅半散放養殖,為野馬重返大自然而進行科學實驗和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鬃鈍嘴馬
  • 拉丁學名:Equus ferus ssp. przewalskii
  • :動物界
  • :哺乳綱
  • :馬科
  • :馬屬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

外形特徵

短鬃鈍嘴馬(42張)短鬃鈍嘴馬屬大型有蹄類哺乳動物,體長約210厘米,肩高約110厘米,尾長90厘米,體重350千克。體型健碩,從比例上來說,頭部較大而短鈍,脖頸短粗,口鼻部尖削,嘴鈍,牙齒粗大,耳比家馬小而略尖。耳短而尖,口鼻有斑點。額發極短或缺如,不似家馬具有長長的額毛。背部平坦,有明顯深色背線,順脊柱由肩部向後延伸至尾部;四肢短粗,腿內側毛色發灰,常有二至五條明顯黑色橫紋,小腿下部呈黑色,俗稱“踏青”腿。蹄型比家馬小,高而圓。尾基著生短毛,尾巴粗長几乎垂至地面,尾形呈束狀,不似家馬自始至終都是長毛。
短鬃鈍嘴馬的染色體為66個,比家馬多出一對。整體外形象馬,但額部無長毛,頸鬃短而直立。體毛為棕黃色,向腹部漸漸變為黃白色,腰背中央有一條黑褐色的脊中線。鬃毛短硬,呈暗棕色,逆生直立,不似家馬垂於頸部的兩側。尾巴自尾基部開始長毛,上半部毛短,下半部毛長。[1-2]

棲息環境


野生的短鬃鈍嘴馬棲息於緩坡上的山地草原、開闊的戈壁荒漠及水草條件略好的沙漠、戈壁。

生活習性


野馬性機警,善賓士;一般由強壯的雄馬為首領結成5-20隻馬群,營游移生活。多在晨昏沿固定的路線到泉、溪邊飲水。三五隻或十餘只成群遊蕩。群體中的個體之間在進食之後常互相清理皮膚,一般呈相反方向站立,然後將頭伸到同伴的側身,輕輕地啃拭對方的耆甲、肩部、背側、臀部等。雙方啃拭的都是同一個部位,當一方改變部位時,另一方立即相應地改變,配合十分默契而完善。有時也進行自身的護理,包括打滾、自我刷拭和驅散蚊蠅等,特別是在沙地上。休息和睡眠有站立、腹臥和側臥等3種姿勢,但警惕性很高,稍有動靜便處於應激狀態。感覺靈敏,警惕性高,奔跑能力強,晝夜活動,但以夜晚為多。
以荒漠上的芨芨草、梭梭、蘆葦、紅柳等為食,冬天能刨開積雪覓食枯草。飲水量也很大。叫聲的種類也很多,爭鬥開始時發出聲調尖而單一的吼叫;失群時發出聲音洪亮而高亢的呼喚信號;感到某種滿足時,就發出輕微的喉音;當反感時則發出尖而細的聲音。更多的情況是打響鼻,表達的情感也十分複雜,大多為恐嚇對方,也有時是由於鼻腔內有異物、蚊蠅干擾、異味刺激或感冒患病等因素引起的。野生的短鬃鈍嘴馬棲息於緩坡上的山地草原、開闊的戈壁荒漠及水草條件略好的沙漠、戈壁。
短鬃鈍嘴馬

分布範圍


地區滅絕:白俄羅斯,中國,德國,哈薩克斯坦,立陶宛,波蘭,俄羅斯聯邦,烏克蘭。
再引進:蒙古,中國。[4]

繁殖方式


短鬃鈍嘴馬一年四季均可發情,但以春夏季為主。雌獸的發情周期為28~22天,持續時間為5~7天。發情時表現為精神興奮,食慾減退,煩躁不安,起臥不定,互相嗅聞等。
為了爭奪領群的地位,雄馬之間則昂首靜立,兩眼凝視,耳朵朝向前方,而後嘶叫、前蹄刨地、打響鼻、低頭小跑,鼻孔噴出粗氣,接近以後就互嗅抿耳,怒目而視,舉彈前蹄,發出尖銳而短促的吼叫,繼而豎起前身扭打在一起,其爭鬥的殘酷性和兇悍程度比家馬要強烈得多。雌馬之間也有一定的攻擊行為,主要是地位較高的經常表現出護食和阻止其他雌馬與雄馬交配。
交配前,雄馬和雌馬互相嗅聞會陰部和外生殖器,然後雌馬將臀部朝向雄馬,雄馬則輕咬雌馬的頸部或膝部,促使雌馬前進,然後進行爬跨,經過3~7次骨盆衝動完成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