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舌紫菀(學名:Aster sampsonii)為菊科紫菀屬的植物,為我國的特有植物。產於廣東、湖南等省。生於山坡草地或灌叢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短舌紫菀
- 學名:Aster sampsonii (Hce.) Hems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紫菀族 Trib. Astereae
- 屬:紫菀屬 Aster
- 組:正菀組 Sect. Orthomeris
- 種:短舌紫菀
- 分布區域:中國廣東、湖南
- 系:陀螺系 Ser. Turbinati
形態特徵,植株,莖葉,花,果,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相關變種,藥用價值,附加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質,有根出條及不定根。
莖葉
莖直立,高50-80厘米,挺直,有細溝,被開展或稍曲的短粗毛,中部以上有帚狀分枝,下部有枯萎的葉柄殘片。
下部葉匙狀長圓形,長2.5-7厘米,寬0.5-2厘米,下部漸狹成長柄,頂端鈍,有小尖頭,邊緣有具小尖頭的疏鋸齒;中部葉橢圓形,長3-4厘米,寬0.5-1.5厘米,基部漸狹,無柄或有短柄,全緣或有1-2對鋸齒;上部葉小,線形;全部葉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短毛且有腺點,中部在下面凸起,有離基三出脈及側脈。
花
頭狀花序徑0.8-1.5厘米,疏散傘房狀排列;花序梗短或長1-4.5厘米,有漸轉變為總苞片的鑽形苞葉。總苞倒錐形,長4-5毫米,徑5-8毫米;總苞片4層,覆瓦狀排列,線狀披針形,外層長2-3毫米,寬0.3毫米,細尖,被密短毛;內層長達5毫米,寬0.5毫米,頂端尖,邊緣寬膜質,有緣毛。舌狀花約十餘個,管部長1.5毫米;舌片白色或淺紅色,長4毫米,寬1.2毫米。管狀花花冠長3.2毫米,管部長1.2毫米,裂片長1毫米,上部有腺;花柱附片長0.5毫米。冠毛白色,1層,較管狀花花冠稍短,有多數微糙毛。
果
瘦果長圓形,稍扁,長1.5-1.7毫米,一面有肋,被短密毛。
花果期
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山坡草地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於廣東、湖南等省。
本種提示
與白舌紫菀 (Aster baccharoides Steetz.) 接近,主要以總苞片狹披針形、頂端尖為區別。此種曾被列於狗娃花屬 (Heteropappus) 中,但總苞片及花冠的構造與該屬的構造有基本的區別。
相關變種
原變種
var. sampsonii——Aster sampsonii (Hce)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23: 415. 1888; Dun et Tutch. in Bull. Kew n. s. 10: 140, 1912; Merr. in Amer. Philos. Soc Philadelph. 24: 385, 1935; 侯寬昭等, 廣州植物志551, 1956;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8: 298. 1965. ——Heteropappus sampsonii Hce. in Journ. Bot. 5: 570. 1867, et in Journ. Linn. Soc. 13: 107. 1872.——Erigeron hirsutum Lour., Fl. Cochinch. 1500, 1790, non Linn.
舌狀花無冠毛。
分布於廣東(雲浮、仁化、鼎湖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