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送祁錄事歸合州,因寄蘇使君》是唐朝著名文學家杜甫的作品之一,出自《全唐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短歌行,送祁錄事歸合州,因寄蘇使君
- 作者:杜甫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古體詩
原文,作者簡介,
原文
前者途中一相見,人事經年記君面。
後生相動何寂寥,君有長才不貧賤。
君今蘭乎汗重起柁春江流,余亦沙邊具小舟。
幸為達書賢府主,江花未盡會江樓。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糠烏記,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主記元習)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擔棵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重道遷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企影埋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符府捆,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