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棘三刺魨屬(學名:Tripodichthys),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的一個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短棘三刺魨屬
- 拉丁學名:Tripodichthys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硬骨魚綱
短棘三刺魨屬(學名:Tripodichthys),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的一個屬。
短棘三刺魨屬(學名:Tripodichthys),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的一個屬。形態特徵體長橢圓形,側扁。尾柄細長,在尾鰭基前方的背腹面各有一個小淺凹。吻尖突。口小,上下頜各具2行齒,外行齒楔狀,多為10枚,內行齒粒狀,上...
短棘擬三刺魨屬(Atrophacanthus)是屬於擬三刺魨科下的一個屬。形態特徵 體稍延長,長橢圓形。吻較短,約為體長的10%~12%。口前上位上下頜齒單行,圓錐狀齒,無內行齒。體被細鱗,鱗面上有許多豎立的棘突。偽鰓中等發達,具14~20鰓絲,偽鰓下端的水平位置在胸鰭基底上端與上半部之間。鰓孔中大,其...
布氏短棘三刺魨(Tripodichthys blochi Bleeker,1852)是三刺魨科短棘三刺魨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25尾,體長84.7~170 mm,采自台灣堆海域,廣東廣州,海南三亞、新村、白馬井和廣西北海。背鰭V-VI, 20~24;臀鰭17~21;胸鰭12~13;腹鰭I;尾鰭12。體長為體高2.7~3.3倍,為頭長3.1~3.9...
短棘擬三刺魨(Atrophacanthus japonicus Kamohara,1941)是擬三刺魨科短棘擬三刺魨屬的一種魚。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2尾,體長87.0~94.5 mm,采自海南陵水。 背鰭VI, 13~14;臀鰭11~13;胸鰭12~15;腹鰭1~1;尾鰭12。 體長為體高2.6~2.8倍,為頭長2.5~3.0倍。頭長為吻長2.5~3.0倍,為...
雙棘三刺魨(學名:Triacanthus biaculeatus)為三刺魨科三刺魨屬的魚類,亦稱“短吻三刺魨”。俗名三棘魨。體長橢圓形,側扁,尾柄細長,尾基上下各有一凹窪,體長約30CM。頭側視三角形。口小,前位。體被小鱗。背鰭第一鰭棘強大。左右腹鰭各有1粗大鰭棘。體銀灰色略帶微黃,第一背鰭下方有1大黑斑。為近海...
三刺魨屬(Triacanthus;triplespines)鱸形總目、魨形目、三刺魨科的1屬。主要分布於印度一西太平洋,自中國到朝鮮、日本、紅海及澳大利亞等地區。它一般體長250~300毫米。體延長,甚側扁,尾柄細長。眼中大,側上位。口小,端位,前頜骨能伸縮,未與上頜骨癒合。名稱由來 該屬魚類,因背鰭與左右腹鰭各有一大...
三刺魨科,背鰭棘部具3棘。可供入藥的有短吻三刺魨 Triacanthus brevirostris TemmincketSchlege、尖吻三刺魨T.strigiliferCantor等。形態特徵 體側扁,多少被細小而粗糙的鱗,鱗上多少有小刺。口小。各頜齒排列成2列,前列齒呈門齒狀,後列齒稍圓。腰帶不具活動性。亞種分化 三刺魨科全世界共有4屬、7種,...
胸鰭下側位,短圓形。腹鰭胸位,各由1粗大鰭棘組成,鰭棘後方在體腹側有一縱凹溝,無鰭條。腰帶骨寬,末端圓鈍,前段寬與後段寬約相等。尾鰭深叉形。體背淺灰色,腹部銀白色。第一背鰭黑色,其基底下方的體背部具一黑斑,胸鰭基底上端常有一黑色腋斑。其他各鰭黃色。三刺魨為近海底層魚類,肉食性,攝食甲殼...
三刺魨總科(學名:Triacanthoidea ),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的一個屬。形態特徵 體側扁,尾柄細長或寬短。眼中大,上側位。口小,端位,前頜骨與上頜骨不癒合。上下頜齒1~2行,圓錐形或楔狀。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2~6鰭棘,通常為6鰭棘,第一鰭棘強大;第二背鰭具14~25鰭條。臀鰭與第二背鰭相似。兩...
短刺魨是刺魨科刺魨屬魚類。形態特徵 口端位,中小形,上下頜的牙齒各癒合成一個大牙板狀。眼側位而高。鼻孔2個或無。鰓孔短小,側位。背鰭與臀鰭相對,位於體的後部,均甚短小,無鰭棘;胸鰭側位;無腹鰭;尾鰭圓形。有鰾。有氣囊。為熱帶海藻和珊瑚礁附近生活的底層魚類。生活習性 肉食性,以堅硬的珊瑚、貝類...
輸精管不環繞腸支,而沿腸支內側伸向交接器。交接器由交接管和繞於其上的或多或少的波動膜構成。主要種類:三刺魨小三棘蟲(T. principale Bychowsky & Nagibina)在煙臺與南海採到,寄生於短吻三刺魨鰓上;特氏小三刺蟲(T. tripathii),寄生於小吻三刺魨(Triacanthus strigilifer),分布於南海。
短刺魨屬(Chilomycterus)韁短刺魨(Chilomycterus antennatus):又稱瘤短刺魨。安地列斯短刺魨(Chilomycterus antillarum)網紋短刺魨(Chilomycterus reticulatus):又稱斑鰭短刺魨。許氏短刺魨(Chilomycterus schoepfii)西非短刺魨(Chilomycterus spinosus mauretanicus)棘短刺魨(Chilomycterus spinosus ...
布氏三刺魨(學名:Triacanthus blochii bleeker),為三刺魨科、三刺魨屬魚雷。體側扁。鱗小,鱗面有絨狀小刺。頭長為吻長的1.5~1.6倍。第一背鰭第一鰭棘強大,表面粗糙並有小刺;第二鰭棘短,其長不及第一鰭棘的1/4。腹鰭無鰭條,僅有一強大粗糙的鰭棘。形態特徵 頭長為吻長的1.5~1.6倍。第...
短棘圓刺魨是魨總科的一種海洋生物,廣布於三大洋的暖水海區。類別劃分 魨形目(Tetraodontoidei)、魨總科(Tetraodntoidea)、刺魨科(Diodontidae)、短棘圓刺魨屬刺魨科(Diodontidae),有2屬15種,中國產2屬6種。名稱由來 短棘圓刺魨是一些多刺的淺水魚類的統稱,廣布於世界熱帶海域,與魨科(Tetraodon...
刺魨是魨形目刺魨科刺魨屬魚類,又稱六斑刺魨、氣鼓魚、氣球魚。身體寬而短,呈橢球狀,前部稍平扁;除吻部及尾柄外,全身被長棘,能活動;背鰭與臀鰭略呈長方形;胸鰭寬而短,略呈梯形;尾柄細長,稍側扁,尾鰭後緣近弧形。身體背部灰褐色,腹部乳白色,身體背部及兩側有一些大的雲狀黑色斑塊和許多小斑點...
三刺魨科Triacanthidae (42)假三刺魨屬Pseudotriacanthus FraserBrunner ,1941 (43)尖吻假三刺魨Pseudot riacanthus st rigili fer (Cantor , 1849) (43)三刺魨屬Triacanthus (Cuvier) Oken , 1817 (45)三刺魨T riacanthus biaculeatus (Bloch , 1786) (45)短棘三刺魨屬Tripodichthys Tyler , 1968 ...
擬三刺魨科 Triacanthodidae 有11屬20種。牙小,圓錐狀,多成1列。背鰭棘6根,最後1根棘不明顯,12~18根軟鰭條;棘基部較軟條基部為長;尾鰭截平或圓形。尾柄短而不向後變細;腹鰭棘強壯,軟鰭條1~2根,不明顯;鱗片小,菱形,具數根獨立的小棘。我國有4屬5種,包括擬三刺魨屬Triacanthodes、副三...
擬三刺魨(學名:riacanthodes anomalus),為擬三刺魨科、擬三刺魨屬魚類。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短小。吻不突出,吻長等於眼眶長,眶間隔凸出。形態特徵 口端位,唇薄;齒圓錐狀,除外緣齒列外,內另有一疏齒列。鰓裂長;擬鰓長, 延伸至胸鰭基下方;為32~40片。體被細鱗,每一鱗片的表面有1-4...
俗名:衛淵魨、三刺魨、三腳釘、三角狄。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附近水域之底層魚類。生態習性不甚清楚。通常以底拖網捕獲,魚體小,不具食用價值。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短,尾柄長約為尾柄高的1.7倍。吻突出,吻長約為眼徑之0.9倍。眼大,眶間隔凸出。口亞上位,下頜稍突出;齒圓錐狀,無內列齒。鰓...
長棘擬三刺魨屬(Bathyphylax)是鱗魨亞目下的一個屬。形態特徵 體橢圓形,側扁,尾柄稍短。吻稍尖突,明顯長於眼後頭長。口小,前位或亞上位。頜齒大,尖圓錐狀,無內行齒。鰓孔短,下緣達胸鰭基底1/2~3/4處。偽鰓短,具12~14鰓絲,其下緣的水平位置在胸鰭基底上緣的上下。鱗的表面有豎立的棘突...
倒棘副三刺魨(Paratriacanthodes retrospinis Fowler,1934)是擬三刺魨科副三刺魨屬的動物。體橢圓形,側扁,具絨狀小鱗,鱗上有中等數目的豎立的棘口小,前位,上下頜齒大,圓錐狀,無內行齒,背鰭及腹鰭棘上有擴大的棘突,腰帶骨寬而長,約等於或稍短於頭長,棲息於66~75米深的海洋中。形態特徵 測量...
六帶擬三刺魨是擬三棘魨科動物。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高;尾柄短小。吻不突出,吻長等於眼眶長,眶間隔平坦或稍凸出。眼略小,眼徑小於吻長。 口端位,唇薄;上下頜齒同型,齒圓錐狀,除外緣齒列外,內側另有一疏齒列,約1-6顆(通常2顆)。鰓裂長;擬鰓長, 延伸至胸鰭基下方。體被細鱗,每...
平時體表的硬棘是伏貼於身上,一旦遇到掠食者攻擊的危急時刻時,則會吞水使身體膨脹,體表的強棘因此而豎起,使捕食者無法吞食。肉食性,堅硬的頜齒可咬碎貝類、棘皮動物及螃蟹等無脊椎動物為食。成員 異短刺魨屬(Allomycterus)黑斑異短刺魨(Allomycterus pilatus)短刺魨屬(Chilomycterus)韁短刺魨(Chilo...
長棘擬三刺魨(Bathyphylax bombifrons Myers,1934)是擬三刺魨科長棘擬三刺魨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中等側扁,具絨狀小鱗,鱗上有一些豎立的棘,個體大的鱗上棘有分叉。口小,近前上位,上下頜各有1行圓錐狀齒,無內側齒。偽鰓短,有12~14鰓絲,其腹端在胸鰭基上端附近。第一背鰭第一至...
臀鰭無鰭棘。腹鰭各具1強鰭棘,有時具1~2鰭條;或退化,癒合成1短小鰭棘,附於腰帶骨後端;或全部消失。尾鰭圓形或分叉。無氣囊。具後顳骨(1種例外)。具尾舌骨。脊椎骨14~21。本亞目有3總科、6科。下級分類 鱗魨亞目 Balistoidei下轄5科:擬三刺魨科 Triacanthodidae 有11屬20種,我國有4屬5種;三...
8月為旺季。常獲品種有白皮鹿(絨紋單角魨)、烏皮鹿(絲鰭單角魨)、豬哥鹿(黃鰭馬面魨)。此外,還有鹿婆(獨角魨)、三腳鹿(三刺魨)等。而以白皮鹿和豬哥鹿為大宗。食用 鹿仔魚是高蛋白質低脂肪海洋經濟魚類,新鮮烹食,味道鮮美,骨較軟,肉中乾骨刺,也有曬乾製成乾品或淡乾品遠銷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