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斑三刺魨

雙斑三刺魨

雙棘三刺魨(學名:Triacanthus biaculeatus)為三刺魨科三刺魨屬魚類,亦稱“短吻三刺魨”。俗名三棘魨。體長橢圓形,側扁,尾柄細長,尾基上下各有一凹窪,體長約30CM。頭側視三角形。口小,前位。體被小鱗。背鰭第一鰭棘強大。左右腹鰭各有1粗大鰭棘。體銀灰色略帶微黃,第一背鰭下方有1大黑斑。為近海底層魚類。以甲殼類和貝類等為食。膽有弱毒,卵無毒,肉可食用。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中國沿海均產。在中國,分布於南海、台灣東北部及西南部等海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東南亞。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Triacanthus biaculeatus
  • 別名:短吻三刺魨、三棘魨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魨形目
  • :魨科
  • :三刺魨屬
  • :雙棘三刺魨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中文學名:雙棘三刺魨
  • 英文學名:Short-nosed tripodfish[2]
  • 命名人:Bloch, 1786[2]
  • 分布範圍:印度洋、西太平洋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用途和貿易,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尾柄細長,尾基上下各有一凹窪,體長約30CM。頭側視三角形。口小,前位。體被小鱗。背鰭第一鰭棘強大。左右腹鰭各有1粗大鰭棘。體銀灰色略帶微黃,第一背鰭下方有1大黑斑。腰帶骨較寬闊,後端不尖突,鱗上有一低而呈“十”形的嵴突,上頜內側齒4枚。第二背鰭基底長為臀鰭基底長的1.2~1.6倍,第一背鰭棘長為第二背鰭棘長的3~4倍,吻短,約為體長的15.6~20.6。口中大。
體延長,長橢圓形,側扁。背部隆起,腹部圓突。尾柄細長,後部幾呈平扁狀,在尾鰭基前緣的背腹面各具一凹陷,尾柄長為尾柄高3.5~5.8倍。頭側扁,側視近三角形。吻較短鈍,吻背部在眼前方處稍突起,向前則較平直。眼小,上側位,眼間隔稍突起,中央具一隆起嶺,眼間隔寬為眼徑1.2~1.8倍。鼻孔小,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嗅囊上具24~40嗅板。口小,前位,口裂平直或呈線弧形。上下嵴齒2行,外行齒楔狀,較堅硬,多數具8~10枚齒,內行齒粒狀,2~4枚,多數為4枚。唇肥厚,上唇的後背面有絨狀鱗。鰓孔小,側位,近似直立短縫狀,長約等於或稍小於眼徑,其下緣達胸鰭基底的1/2至2/3處。各鰓蓋骨埋于堅厚皮下。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耙細短,第一鰓弓外鰓耙12~18。偽鰓具鰓絲31~53。
頭體被粗糙小鱗,鱗面具近十字形的低嵴棱,棱上有許多絨狀小刺。背鰭基部兩側的鱗較粗大。側線顯著,前部上側位,向後延伸達第二背鰭下方開始向下彎曲,在尾柄部為中側位。
背鰭2個,基底分離;第一背鰭起點在胸鰭基底上方,第一鰭棘粗大,長大於吻長,第二至第四或第五鰭棘均短小,第二鰭棘小於第一鰭棘長的1/2。第二背鰭起點在肛門前上方,基底長,體長約為第二背鰭基底長的4倍。臀鰭基底長大於第二背鰭基底長的1/2。胸鰭下側位,短圓形。腹鰭胸位,各由1粗大鰭棘組成,鰭棘後方在體腹側有一縱凹溝,無鰭條。腰帶骨寬,末端圓鈍,前段寬與後段寬約相等。尾鰭深叉形。
體背淺灰色,腹部銀白色。第一背鰭黑色,其基底下方的體背部具一黑斑,胸鰭基底上端常有一黑色腋斑。其他各鰭黃色。

生活習性

為近海底層魚類,棲息水層最深可達60米,水溫範圍:20-30度,在海岸和河口的水域中棲息於沙灘或泥灘。肉食性,攝食甲殼類、貝類。
雙斑三刺魨
分布圖

用途和貿易

在沿海有一定產量,福建沿海在3~5月間常可捕到產卵的親魚,8~9月可捕到30~35 mm的幼魚。成魚一般體長為250~300mm。肝大,味美,肉較粗,可鮮食或醃製。據記載,內臟有弱鹼毒。
雙棘三刺魨屬於重要的經濟魚類,市場上通常以生鮮方式銷售。其膽有弱毒,卵無毒,肉可食用,有藥用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