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黃(短枝木麻黃)

木麻黃(木麻黃科木麻黃屬植物)

短枝木麻黃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是木麻黃科木麻黃屬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樹皮暗褐色,狹長形條片狀脫落;小枝細長,為灰綠色;花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蕊黃褐色,雌蕊紫紅色;果序為橢圓形球果狀。花期4—5月,果期7—10月。

木麻黃原產澳大利亞和太平洋諸島,中國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及南海諸島栽培。喜光不耐陰、耐旱亦耐水濕、耐貧瘠、耐沙埋,適應性強,不拘土質,生長速度快,萌芽力強。繁殖以播種與扦插繁殖為主。

木麻黃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常用於治療感冒咳嗽,疝氣,寒濕泄瀉,小便不利,腳氣腫等。木麻黃是海岸防風、固沙造林的速生優良樹種,其木材材質堅硬,耐腐力強,可作枕木、礦柱、造船和薪柴,也是人造絲的好原料;在改善生態環境和發展沿海地區經濟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其枝葉青翠,樹形高大,可作行道樹或孤植、列植於庭院,起到綠化、美化的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麻黃 
  • 拉丁學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
  • 別名:木麻黃屬、馬尾松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殼斗目
  • 木麻黃科
  • 木麻黃屬
  • :木麻黃
  • 命名者及年代:Forst.,1776 
  • 國際瀕危等級:無危(LC)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自然繁殖,人工繁殖,栽培技術,採種,育苗,造林,撫育,病蟲防治,病害,蟲害,主要價值,生態價值,經濟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喬木,高可達30m,大樹根部無萌櫱;樹幹通直,直徑達70cm;樹冠狹長圓錐形;樹皮在幼樹上的赭紅色,較薄,皮孔密集排列為條狀或塊狀,老樹的樹皮粗糙,深褐色,不規則縱裂,內皮深紅色;枝紅褐色,有密集的節;最末次分出的小枝灰綠色,纖細,直徑0.8-0.9mm,長10-27cm,常柔軟下垂,具7-8條溝槽及棱,初時被霸戰匪短柔毛,漸變無毛或僅在溝槽內略有毛,節間長(2.5-)4-9mm,節脆易抽離。
木麻黃
木麻黃
鱗片狀葉每輪通常7枚,少為6或8枚,披針形或三角形,長1-3mm,緊貼。
花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花序幾無總花梗,棒狀圓柱形,長1-4cm,有覆瓦狀排列、被白色柔毛的苞片;小苞片具緣毛;花被片2;花絲長2-2.5mm,花葯兩端深凹入;雌花序通常頂生於近枝頂的側生短枝上。
球果狀果序橢圓形,長1.5-2.5cm,直徑1.2-1.5cm,兩端近截平或鈍,幼嫩時外被灰綠色或黃褐色茸毛,成長時毛常脫落;小苞片變木質,闊卵形,頂端略鈍或急尖,背無隆起的棱脊;小堅果連翅長4-7mm,寬2-3mm。花期4-5月,果期7-10月。

近種區別


木麻黃
枝葉
樹皮暗褐色,狹長形條片狀脫落;小枝細長,為灰綠色
枝暗褐色,近頂端處常有葉貼生的白色線紋,小枝密集,暗綠色,纖細,稍下垂
花果
花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蕊黃褐色,雌蕊紫紅色;果序為橢圓形球果狀
球果狀果序小,具短柄,橢圓形或近球形,長7-12毫米,兩端截平;小苞片闊橢圓形,頂端急尖;小堅果連翅長3-5毫米
圖片
木麻黃
木麻黃
木麻黃
細枝木麻黃

生長環境

木麻黃在澳大利亞原產地平均最高溫度為35-37℃,平均最低溫度為2-5℃。中國適生的氣候條件,只要年活動積溫在7000℃以上,絕對最低溫度在0℃以上均能生長。耐乾旱、抗風固沙、抗沙埋和耐鹽鹼轎熱只訂。
木麻黃是強陽性樹種,生長期間喜高溫多濕。適生於海岸的疏鬆沙地,在離台疊戒海較遠的酸性土壤亦能生長良好,尤其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沖積土上更為繁茂。土壤以中性或微鹼性最為適宜,而在黏重土壤上則生長不良。

分布範圍

木麻黃天然分布於澳大利謎祖局亞的熱帶和暖亞熱帶地區、東南亞和太平洋群島。木麻黃精舟在美洲熱帶地區、非洲地區和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均有栽植;中國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沿海等地區有栽培。

繁殖方法

木麻黃繁殖以播種與扦插繁殖為主。

自然繁殖

木麻黃植物多為雌雄異株,也有雌雄同株的。在中國華南沿海盼燥兵地區,1~2月生長停頓,3~4月開始生長,6~9月生長最快,10~11月生長下降,11~12月生長緩慢。
一般木麻黃幼年就可開花結實,以後多年出產優質種子。種子發芽與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有關,其中以溫度為主。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木麻黃種可在2~7天內萌發。每一顆種子都有其發芽的最佳溫度。但是大部分種子發芽的最佳溫度集中在20~30攝氏度。木麻黃壽命較短,30—50年左右生長即行衰退。

人工繁殖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繁育木麻黃的主要手段之一。方法是利用1~3個月生幼嫩枝條作為穗條,進行水培或土壤培養,使其生根成苗。木麻黃枝條幼化是扦插生根不可缺少的技術環節,主要方式有人工林中優樹基部截乾、環割或半環割、采穗圃的逐年或隔年更新等。扦插繁殖分為水培法和土培法(又稱沙培)。
木麻黃
扦插
微繁殖:木麻黃植物微繁殖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方法,利用組織培養技術或純培養技術來繁殖木麻黃,用於微繁殖的材料通常是木麻黃的幼嫩組織。
嫁接繁殖:嫁接是解決木麻黃選育的一項重要技少芝兵臭術措施。通過嫁接繁殖,能夠保持樹的優良特性,提早開花結實 。木麻黃嫁接主要採用“髓心形成接觸法”。木麻黃的接穗是在優樹樹冠外圍的枝條中,選取長約10~15厘米、粗約0.2~0.4厘米、頂芽完整健壯的枝。砧木是選用一年生的健壯杯苗,集中成畦排列在苗圃地上。也可選取健壯的一年生幼林植株作為砧木。

栽培技術

採種

4-5月開花,9-10月大量果熟,應及時採種。但有的地區木麻黃1年開花2次:3-4月開花,8-9月果熟;6-8月開花,11-12月果熟。以第1次花果最多。當果實呈青黃色,鱗片堅硬刺手,頂端微有裂口即可採集。種子每公斤約有70萬粒,發芽率為15-20%。

育苗

圃地應選背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幼苗抗寒力弱,宜開春回暖後播種。撒播或條播,每畝播種量為4-5公斤。播後7-10天即發芽,2個月左右,苗高15cm時,即可分床,或移植入營養杯或營養籃育苗。營養土為沙土混合畜糞、草木灰、火燒土、磷肥等拌成。營養籃用竹篾編成,高20cm,直徑12-15cm;營養杯高15cm,直徑10cm大小。苗期注意水肥管理。當年秋季苗高50-70cm,或翌年春季或雨期,苗高1-1.5m時即可造林。
木麻黃
育苗

造林

中國粵西和海南島一般在秋雨季節定植,而福建沿海沙地則多在夏初雨季造林,也有春雨期栽植的。廣東陽江等地用營養杯或營養籃育苗於8-9月造林,成活率達97%,枯梢率僅18%,而同期用裸根1年生苗造林,成活率僅52%,枯梢率達90%。造林密度,如在海岸前沿沙地營造防護林帶,寬約20-30m,每畝宜栽植667株,株行距為1×1m。在林帶後面造林,以生產木材和樹皮為主,株行距離宜用1.5-2m。用裸根苗定植時,如在半流動沙地上,其植穴內應放碎塊的海泥、塘泥或較肥沃的細土,拌細沙均勻後定植。如在衝風流動較大的沙地造林,起苗時每株要帶宿土1-1.5公斤栽植。

撫育

木麻黃栽後未成活前如遇連續晴天,要澆水,保持表土濕潤。在雜草較多的地區,應適當除草鬆土。大風或颱風之後應進行海岸沙地的幼林檢查,將吹斜植株扶正,用土把裸露樹根覆蓋好。木麻黃栽植後不要打枝,幼林鬱閉後可適當整枝間伐。人工整枝高度為樹高的30-50%。若生產坑木為目的,以10年左右為輪伐期較適宜,這期間可疏伐1、2次,每畝主伐前保留65-100株。若生產枕木和橋樑用材等,採伐期20-25年為宜,疏伐2、3次,每畝最後仍保留45株左右。疏伐的產品還可作小徑材及燃料材。

病蟲防治

病害

青枯病
中國沿海地區的木麻黃,每當遭到強颱風襲擊後,造成許多損傷,抗病能力減弱,造成青枯病菌侵染的條件。植株感病後,枯梢多,小枝呈黃綠色而雕落;根系腐爛變黑,有水漬臭味,橫切後不久即有乳白色或褐黃色粘液溢出,繼而全株枯萎致死。重病株樹幹上有黑褐色條斑,木質部變褐色。苗木感病迅速枯死。應選好圃地,避免選用種過茄科作物和花生等土地育苗,分床苗、出圃苗進行嚴格檢疫,病苗加以燒毀。林分嚴重病株,及時清除,連根燒毀,清出隔離帶,翻硒土壤,以消滅病源。加強苗木和林木撫育管理,增強抗病能力,選育抗病良種,減少此類病害。
腫枝病
患病的植株中上部小枝呈淺綠、黃綠或紅褐色,腫大,水漬狀,稍透明,有鹹澀味。以後腫枝皺縮,枯梢,嚴重的病株根系變黑,皮層腐爛,小枝脫落而枯死。應避免選用低洼積水地或常被海潮浸淹的地方育苗、造林,苗圃發病應多淋灌清水。造林地應儘可能排除積水,起壟植樹。

蟲害

龍眼蟻天社蛾
從春季到10月份均有幼蟲為害,11月份蟲漸少。此蟲可吐絲隨風傳播,嚴重時可將小枝啃食殆盡。可用人工摘除蟲苞;引進和保護小繭蜂、姬蜂等天敵;燈火誘殺成蟲;噴灑90%敵百蟲1500倍液,或50%馬拉松2000倍液。
星天牛
5月中旬,成蟲產卵於1m以下樹幹基部,6月上旬孵化,初在韌皮部蛀道取食,稍大鑽入木質部,從蛀洞中經常排出木屑與褐色排泄物,為害嚴重時,植株死亡。可於日出前,露水未乾,戍蟲多集中於樹梢時,輕擊即落,收集消滅,晴天中午成蟲在樹幹基部產卵,易於捕殺。根據幼蟲排泄物的位置,容易掏出幼蟲加以消滅。在幼蟲盛發期可在侵蛀部位注射40%樂果乳劑或辛硫磷400-800倍液或敵敵畏300倍液;也可用6%六六六粉加些泥土作成毒泥團,堵塞蛀孔, 或用棉花蘸敵敵畏(1:10)塞入蛀孔,外用黃泥封住洞口,均有效果。
吹綿蚧
若蟲在枝幹上吸取樹液,嚴重引起樹枝枯萎,為害期間被害枝條滿布白粉,極易識別,同時分泌蜜露,引起煙煤病。這時引進大紅瓢蟲和澳洲瓢蟲進行生物防冶,效果很好。適當整枝,使通風透光,以造成不適宜吹綿蚧繁殖的環境。

主要價值

生態價值

木麻黃生命力極強,根系發達,耐乾旱,抗風沙,耐鹽鹼,木麻黃對防颱風和海嘯危害,防海浪侵蝕、固沙,對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恢復,對貧瘠的沿海沙地和嚴重退化的土壤改良等均有重要作用,特別在沿海前緣沙質地帶仍無其它樹種可替代。木麻黃防護林帶能夠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與各種有害氣體並且釋放出氧氣,有效地改善沿海的空氣品質。沿海木麻黃還對氣溫和地溫具有顯著調節作用,所以沿海木麻黃對氣候的調節作用十分顯著。木麻黃還具有水源涵養功能,木麻黃防護林可截留降水從而涵養水源。

經濟價值

木麻黃其木材堅重,但在南方易受蟲蛀,有變形、開裂等缺點,經防腐防蟲處理後,可作枕木、船底板及建築用材。幼嫩枝葉可為牲畜飼料。其樹皮含單寧可用於栲膠工業原料。木麻黃枝葉可供家畜飼料,種子可作為雞的飼料。對農作物(例如大麥等作物)可提高作物品質,具有明顯的增產效益。

觀賞價值

木麻黃樹幹通直,蒼勁挺拔,與松樹盆景頗為相似,但葉片較為稀疏,略顯單薄,卻另有一番風味。修剪造型得當的木麻黃盆景,其觀賞價值並不遜於松樹,是東南亞國家盆景製作中優良的材料。

藥用價值

木麻黃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常用於治療感冒咳嗽,疝氣,寒濕泄瀉,小便不利,腳氣腫等。在《海洋中藥學》一書中記錄,木麻黃可宣肺止咳、行氣止痛、溫中止瀉。《中華本草》中也記載木麻黃幼嫩枝葉或樹皮可入藥,性溫;宣肺止咳,行氣止痛,溫中止瀉,利濕。還可作為醫藥上收斂劑。對木麻黃的成分研究發現,木麻黃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抑菌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微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活性最好。
一般木麻黃幼年就可開花結實,以後多年出產優質種子。種子發芽與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有關,其中以溫度為主。正常情況下,大部分木麻黃種可在2~7天內萌發。每一顆種子都有其發芽的最佳溫度。但是大部分種子發芽的最佳溫度集中在20~30攝氏度。木麻黃壽命較短,30—50年左右生長即行衰退。

人工繁殖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繁育木麻黃的主要手段之一。方法是利用1~3個月生幼嫩枝條作為穗條,進行水培或土壤培養,使其生根成苗。木麻黃枝條幼化是扦插生根不可缺少的技術環節,主要方式有人工林中優樹基部截乾、環割或半環割、采穗圃的逐年或隔年更新等。扦插繁殖分為水培法和土培法(又稱沙培)。
木麻黃(短枝木麻黃)
扦插
微繁殖:木麻黃植物微繁殖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方法,利用組織培養技術或純培養技術來繁殖木麻黃,用於微繁殖的材料通常是木麻黃的幼嫩組織。
嫁接繁殖:嫁接是解決木麻黃選育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通過嫁接繁殖,能夠保持樹的優良特性,提早開花結實 。木麻黃嫁接主要採用“髓心形成接觸法”。木麻黃的接穗是在優樹樹冠外圍的枝條中,選取長約10~15厘米、粗約0.2~0.4厘米、頂芽完整健壯的枝。砧木是選用一年生的健壯杯苗,集中成畦排列在苗圃地上。也可選取健壯的一年生幼林植株作為砧木。

栽培技術

採種

4-5月開花,9-10月大量果熟,應及時採種。但有的地區木麻黃1年開花2次:3-4月開花,8-9月果熟;6-8月開花,11-12月果熟。以第1次花果最多。當果實呈青黃色,鱗片堅硬刺手,頂端微有裂口即可採集。種子每公斤約有70萬粒,發芽率為15-20%。

育苗

圃地應選背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幼苗抗寒力弱,宜開春回暖後播種。撒播或條播,每畝播種量為4-5公斤。播後7-10天即發芽,2個月左右,苗高15cm時,即可分床,或移植入營養杯或營養籃育苗。營養土為沙土混合畜糞、草木灰、火燒土、磷肥等拌成。營養籃用竹篾編成,高20cm,直徑12-15cm;營養杯高15cm,直徑10cm大小。苗期注意水肥管理。當年秋季苗高50-70cm,或翌年春季或雨期,苗高1-1.5m時即可造林。
木麻黃(短枝木麻黃)
育苗

造林

中國粵西和海南島一般在秋雨季節定植,而福建沿海沙地則多在夏初雨季造林,也有春雨期栽植的。廣東陽江等地用營養杯或營養籃育苗於8-9月造林,成活率達97%,枯梢率僅18%,而同期用裸根1年生苗造林,成活率僅52%,枯梢率達90%。造林密度,如在海岸前沿沙地營造防護林帶,寬約20-30m,每畝宜栽植667株,株行距為1×1m。在林帶後面造林,以生產木材和樹皮為主,株行距離宜用1.5-2m。用裸根苗定植時,如在半流動沙地上,其植穴內應放碎塊的海泥、塘泥或較肥沃的細土,拌細沙均勻後定植。如在衝風流動較大的沙地造林,起苗時每株要帶宿土1-1.5公斤栽植。

撫育

木麻黃栽後未成活前如遇連續晴天,要澆水,保持表土濕潤。在雜草較多的地區,應適當除草鬆土。大風或颱風之後應進行海岸沙地的幼林檢查,將吹斜植株扶正,用土把裸露樹根覆蓋好。木麻黃栽植後不要打枝,幼林鬱閉後可適當整枝間伐。人工整枝高度為樹高的30-50%。若生產坑木為目的,以10年左右為輪伐期較適宜,這期間可疏伐1、2次,每畝主伐前保留65-100株。若生產枕木和橋樑用材等,採伐期20-25年為宜,疏伐2、3次,每畝最後仍保留45株左右。疏伐的產品還可作小徑材及燃料材。

病蟲防治

病害

青枯病
中國沿海地區的木麻黃,每當遭到強颱風襲擊後,造成許多損傷,抗病能力減弱,造成青枯病菌侵染的條件。植株感病後,枯梢多,小枝呈黃綠色而雕落;根系腐爛變黑,有水漬臭味,橫切後不久即有乳白色或褐黃色粘液溢出,繼而全株枯萎致死。重病株樹幹上有黑褐色條斑,木質部變褐色。苗木感病迅速枯死。應選好圃地,避免選用種過茄科作物和花生等土地育苗,分床苗、出圃苗進行嚴格檢疫,病苗加以燒毀。林分嚴重病株,及時清除,連根燒毀,清出隔離帶,翻硒土壤,以消滅病源。加強苗木和林木撫育管理,增強抗病能力,選育抗病良種,減少此類病害。
腫枝病
患病的植株中上部小枝呈淺綠、黃綠或紅褐色,腫大,水漬狀,稍透明,有鹹澀味。以後腫枝皺縮,枯梢,嚴重的病株根系變黑,皮層腐爛,小枝脫落而枯死。應避免選用低洼積水地或常被海潮浸淹的地方育苗、造林,苗圃發病應多淋灌清水。造林地應儘可能排除積水,起壟植樹。

蟲害

龍眼蟻天社蛾
從春季到10月份均有幼蟲為害,11月份蟲漸少。此蟲可吐絲隨風傳播,嚴重時可將小枝啃食殆盡。可用人工摘除蟲苞;引進和保護小繭蜂、姬蜂等天敵;燈火誘殺成蟲;噴灑90%敵百蟲1500倍液,或50%馬拉松2000倍液。
星天牛
5月中旬,成蟲產卵於1m以下樹幹基部,6月上旬孵化,初在韌皮部蛀道取食,稍大鑽入木質部,從蛀洞中經常排出木屑與褐色排泄物,為害嚴重時,植株死亡。可於日出前,露水未乾,戍蟲多集中於樹梢時,輕擊即落,收集消滅,晴天中午成蟲在樹幹基部產卵,易於捕殺。根據幼蟲排泄物的位置,容易掏出幼蟲加以消滅。在幼蟲盛發期可在侵蛀部位注射40%樂果乳劑或辛硫磷400-800倍液或敵敵畏300倍液;也可用6%六六六粉加些泥土作成毒泥團,堵塞蛀孔, 或用棉花蘸敵敵畏(1:10)塞入蛀孔,外用黃泥封住洞口,均有效果。
吹綿蚧
若蟲在枝幹上吸取樹液,嚴重引起樹枝枯萎,為害期間被害枝條滿布白粉,極易識別,同時分泌蜜露,引起煙煤病。這時引進大紅瓢蟲和澳洲瓢蟲進行生物防冶,效果很好。適當整枝,使通風透光,以造成不適宜吹綿蚧繁殖的環境。

主要價值

生態價值

木麻黃生命力極強,根系發達,耐乾旱,抗風沙,耐鹽鹼,木麻黃對防颱風和海嘯危害,防海浪侵蝕、固沙,對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恢復,對貧瘠的沿海沙地和嚴重退化的土壤改良等均有重要作用,特別在沿海前緣沙質地帶仍無其它樹種可替代。木麻黃防護林帶能夠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與各種有害氣體並且釋放出氧氣,有效地改善沿海的空氣品質。沿海木麻黃還對氣溫和地溫具有顯著調節作用,所以沿海木麻黃對氣候的調節作用十分顯著。木麻黃還具有水源涵養功能,木麻黃防護林可截留降水從而涵養水源。

經濟價值

木麻黃其木材堅重,但在南方易受蟲蛀,有變形、開裂等缺點,經防腐防蟲處理後,可作枕木、船底板及建築用材。幼嫩枝葉可為牲畜飼料。其樹皮含單寧可用於栲膠工業原料。木麻黃枝葉可供家畜飼料,種子可作為雞的飼料。對農作物(例如大麥等作物)可提高作物品質,具有明顯的增產效益。

觀賞價值

木麻黃樹幹通直,蒼勁挺拔,與松樹盆景頗為相似,但葉片較為稀疏,略顯單薄,卻另有一番風味。修剪造型得當的木麻黃盆景,其觀賞價值並不遜於松樹,是東南亞國家盆景製作中優良的材料。

藥用價值

木麻黃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常用於治療感冒咳嗽,疝氣,寒濕泄瀉,小便不利,腳氣腫等。在《海洋中藥學》一書中記錄,木麻黃可宣肺止咳、行氣止痛、溫中止瀉。《中華本草》中也記載木麻黃幼嫩枝葉或樹皮可入藥,性溫;宣肺止咳,行氣止痛,溫中止瀉,利濕。還可作為醫藥上收斂劑。對木麻黃的成分研究發現,木麻黃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抑菌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微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抑制活性最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