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飢不食一般指病人有飢餓的感覺,但不思飲食,或食不多者,為知飢不食。《靈樞·大惑論》曰:“黃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谷,谷消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一般情況下知飢即應思食,此則知飢不食。飲食消化在胃,運化在脾,不思食故知胃納欠佳,導致胃納欠佳的原因有多種,一般知飢不思食則多與脾陰虛或胃陰虛有關,因脾陰虛則腹中知飢,但胃陰虛則運化受阻,故又不思食。
病因病機
1;脾胃陰虛
脾胃陰虛則往往有虛火,虛火上擾尚思食,但由於脾胃陰虛,無陰則陽無以化,故食下則不消化,雖有飢餓感,但卻不思食。溫熱病後期,大熱已退,但胃陰不足,虛內燔灼,故常有飢餓感,由於陰虛不能使陽氣蒸化而消化食物,所以又食不甘味。
2;濕邪縈繞三焦
濕熱病,濕邪縈繞三焦,往往導致三焦升降失司,腹中雖有飢餓感,但由於濕熱之邪縈繞,胃氣不開,故不思食。薛生白《濕熱病篇》:“濕熱病,數日後脘中微悶,知飢不食,濕邪縈繞三焦,宜
藿香葉,薄荷葉,鮮荷葉,
枇杷葉,
佩蘭葉,蘆尖,
冬瓜仁等味。
3;陽明腑實
傷寒陽明腑實,胃熱熏蒸,雖能知飢,但由於陽明腑實不通,則食不下,反不能食。如《傷寒論》第220條:“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
辨證論治
分型論治
1;胃陰不足
主證:胃脘灼熱,心煩痞悶,口乾唇焦,腹中飢餓,不思多食,便結溲少,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法:滋養胃陰
加減:口乾甚者加知母,西洋參,甚則石膏亦可加入;食慾差者可加
雞內金,炒二芽,焦楂;陰液不足甚者可加木瓜,烏梅,白芍,以酸甘斂陰。
2;濕熱縈繞
主證:濕熱病,經歷數目,熱邪漸退,脘中微悶,知飢不食,其人脘中不脹不痛,二便自調,苔薄白,脈濡稍數。
治法:清宣化濕,和胃進食
加減:濕熱甚者可加茵陳,薏苡仁米,滑石;苔薄白而膩者加蔻仁,
蘇梗以增強化濕醒脾之力;食慾差甚者加炒二芽,焦楂,
雞內金。
3;陽明腑實
主證:陽明病,大便硬結不解,腹中痛脹,譫語,潮熱,不思食,舌乾苔燥,脈弦滑而實者
治法:軟堅潤燥通便
方劑:小承氣湯加味
加減:若大便燥結較甚者可加芒硝潤燥軟堅;若體弱者可加
火麻仁、
瓜蔞仁、沙參以增液潤便;方中可加焦楂、炒二芽、
雞內金等和胃健脾進食之藥。
中成藥
1;山楂丸
主治 食谷不化,納谷欠佳,食不知味或知飢不食、食谷無味等症。
2;香砂枳術丸
主治
脾胃不和,食納不佳,或知飢不食,食谷無味。本品氣味芳香醒脾開胃,堪稱健胃進食之妙劑。
3;健胃消食片
主治 食谷無味,消化不良,或知飢不食,脘悶痞塞,舌苔薄白,脈弱等症。
單驗方
1;焦鍋巴1塊,煎水加
紅糖少許,或加生薑3片同煎代茶。
主治 食不甘味,或知飢不食,食而無味,對於久病體弱之人用之常有效驗。
2;荷葉不論鮮乾均可,每次用量10-15g,煎水代茶。
主治 久病胃口不開,或知飢不食,食而無味。
食療方
1;蓮子肉30g,煎水代茶。
主治 久病食谷不香,或知飢不食,食不甘味。
2;炒二芽30g,煎水代茶。
主治 納差,不思飲食,或知飢不食,食谷無味等。
3;白扁豆粥
白扁豆30g,大米150g,
紅糖20g,同煮粥服食。
主治
脾胃不和,虛弱少食,或知飢不食,食谷無味等症。
山藥、粳米同煮粥,粥成加入
雞內金末即可,隨意服之。
主治 脾胃虛弱食谷不化或知飢不食,食不甘味等。
飲食宜忌及調護
飲食及藥物氣味宜中正和平,飲食如米粥及焦
鍋巴湯等較宜,藥物宜用四君子湯和
蓮子肉、
扁豆米、薏米、
芡實、二芽等氣味芳香醒脾和胃之品,有胃陰不足者適當加些養護胃陰之藥,像木瓜、石斛、
玉竹、
沙參、
麥冬等,方為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