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風險的特徵
根據知識本身所具有的各種特點,知識風險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知識風險的複雜性
知識通常是指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以及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積累的經驗或技巧。由於認識主體即人的自身能力及所處環境的差異,使得即使對於同一個認識客體而言,所得到的結論也是不同的。知識本身的複雜性使得知識風險也具有極大的複雜性,某種知識的不確定性對於一個企業可能是一種威脅,而對於另一個企業來講完全可能是一個機會;同一個企業的不同員工對同一種知識風險對企業造成的影響也具有不同的看法。由於知識經濟和知識管理總的說來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人們對於
知識風險的概念認識還不統一,這增加了對知識風險認識與分析的複雜性。
2.知識風險的隱含性
單獨以知識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知識風險並不多見,知識風險往往隱含在其他形式的風險之中。這其中主要有兩種主要原因:一是知識風險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穎的概念,它就是從一些傳統的風險形式中抽象提煉出來的;二是知識是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知識風險自然地隱含在其他形式的風險之中。
3.知識風險的難界定性
知識風險的複雜性、隱含性加深了其界定的難度。知識及知識風險的複雜性使我們只能認識到一定廣度和深度的知識和知識風險,對其的認識深度除了現實條件的制約以外,還要考慮認識活動的經濟性,畢竟企業的主要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探索事物的規律。知識的基礎地位使得企業的各種活動離不開知識又不能完全歸因於知識,由此,企業的最終收益不僅受知識風險因素的影響,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以及各種因素的互動影響。一種損失究竟是由哪幾種因素造成的,知識風險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都是很難分辨清楚的。
4.知識風險的難度量性
知識風險的隱含性和難界定性決定了知識風險的難度量性。風險作為一種損失的可能性,主要有兩個衡量指標:損失可能發生的機率和程度。這兩個指標值的確定取決於對以下一些問題的有效解決:損失是有哪些因素造成的、各個因素髮生的可能性、每種因素造成的損失、這些因素之問的耦合作用等。對於知識風險來講,由於其隱含性,使得知識風險難以從其他形式的風險中分離出來;對於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損失很難區分哪些是由知識風險導致的,哪些是由其他形式的風險造成的;知識風險發生的機率有多大;知識風險造成的損失程度如何。傳統的風險度量方法對知識風險的衡量存在失效的問題,應尋求更有效的方法來度量企業知識風險。
知識風險產生的原因
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的發生是無條件的、絕對的。但對於特定的風險承擔主體來講,風險是絕對和相對的統一,它只承擔某些類型、某種程度的風險。風險主體不能消除自身面臨的所有風險,但可以通過採取適當的措施來消除和規避某些風險、減緩和削弱另外一些風險。分析風險發生的原因,掌握風險發生的規律,就可以將自身面臨的風險降低到儘可能低的程度。企業知識風險,其發生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環境的不確定性
環境的不確定性是一切風險形成的外因,風險是人們對未來收益的一種期望,它是人們根據過去的經驗和現在的處境對未來作的某種假設。環境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可能符合人們的預期,也可能與人們的預測大相逕庭甚至截然相反,這種不確定使得事前所作的假設未必成立,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存在差異,風險就產生了。
2.知識產出的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新知識產生的不確定性;二是利用知識創造價值的不確定性。知識產出是一個隨機過程,它甚至不遵循統計規律,其產生時問和產生量都是不確定的。企業或組織的研發活動通常是新知識的高發區,但許多企業或組織的研發實踐證明,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耗費了很長時問的努力之後,並沒有取得所期望的收益,即使新知識的產生也少得可憐。即使產生了大量的新知識、新思想,還有一個知識成果原型化、商品化的過程。這也需要巨大的投入,增加了企業風險。
3.人的有限理性
在處理知識風險時,人的有限理性主要涉及到兩個因素:知識的擁有量和對風險的態度。一般來說,一個人擁有的知識越豐富,他對知識風險越敏感,對知識風險的規律認識得越準確,對知識風險的防範越有效。風險可分為客觀風險和主觀風險,主觀風險主要指人對風險的態度,即人如何理解和判斷風險、對風險程度如何評價、如何決策。這裡存在風險效用的問題。由於對風險存在不同的態度,使得一個人的知識擁有量和理性決策能力並不總是存在正相關的關係。
4.知識的溢出效應
知識的溢出效應是指由於知識具有擴散性,使得知識創造價值的能力隨著知識的擴散而溢出。知識的溢出性使得知識創造主體投入大量資源和成本所獲得有價值的知識被另外一些企業或組織通過較小的代價獲取,從而對原知識創造主體的獲利能力造成損害。知識創造主體會利用各種方法和途徑防止和保護這種知識的流失,這往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甚至得不償失。因此,知識的溢出效應也會導致企業知識風險的發生。
知識風險的分類
按照知識風險的表現形式或可感知的難易程度,知識風險可分為顯性知識風險和隱性知識風險。
顯性知識風險主要包括:關鍵崗位人員流失、核心技術泄漏、企業品牌流失、智慧財產權受到侵害。
1.關鍵崗位人員流失
知識經濟強調“以人為本”,企業員工是知識的載體,是知識生產、利用的主體,特別是掌握企業核心知識和技能的知識型員工對企業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關鍵崗位人員的流失會損害本企業的核心能力,知識型員工流入競爭對手的企業中去還會削弱原企業的競爭優勢。
2.核心技術泄漏
核心技術主要指可以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泄漏有許多渠道,離職人員可以帶走企業的核心技術,與其他企業的業務交流中缺乏必要的保密意識,競爭對手通過各種正當或不正當的方式獲取或剽竊等。核心技術的泄漏必然導致核心競爭力的削弱甚至喪失。
3.企業品牌流失
品牌的培育是一種長期的活動,每一個著名品牌的背後都意味著巨大的資金投入。品牌是企業的一種十分重要的無形資產,一旦建立,會給企業帶來豐厚的收益。品牌流失帶給企業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
4.智慧財產權受到侵害
智慧財產權和品牌一樣是企業的一種重要的無形資產。一項全新的智慧財產權往往可以給企業帶來高額的壟斷利潤。智慧財產權是知識創造價值的典型體現。智慧財產權受到侵害的一個著名例子就是微軟中國在中國大陸的經營業績因盜版光碟的盛行而多年不見起色。
隱性知識風險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內容。
1.核心知識的低效利用
企業核心知識主要指那些獨特的、可以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關鍵性知識或技能,它有多種表現形式,既可以是品牌、智慧財產權、配方等顯性知識,也可以是技術訣竅、經驗、高效業務流程、先進的企業文化等難以言傳與編碼化的隱性知識。知識的低效利用的主要表現就是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中的知識附加值低,企業經營方式粗放,核心能力不明顯,核心競爭力不強,持續發展和創新的能力與動力不足。
2.企業擁有的知識結構與企業戰略規劃的相容性
知識是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基礎。企業的發展戰略需要合適的知識結構作為支撐。企業知識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具有動態性,應該隨著企業戰略的轉變而調整。由於知識需要時間積累,知識結構相對於企業戰略具有滯後性,這種滯後性會給企業發展帶來風險。
3.企業文化
知識創造價值的過程其實就是知識流動的過程,知識的流動包括知識的生產、傳遞(共享)、利用、創新等幾個主要階段。知識傳遞或共享的過程就是知識擴散的過程。它是知識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從企業傳統觀念來說,知識的獨占性是與權力與利益聯繫在一起的,與他人共享知識是有風險的,這使得知識共享程度不足,影響了知識的順暢流動。先進的企業文化有助於企業知識風險的防範。
知識風險的防範原則
企業知識風險防範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
人是知識特別是隱性知識的主要載體,利用知識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主體是企業的全體員工,企業知識風險主要是由人或與人有關的因素造成的,因此,企業知識風險的防範應該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來消除和削弱知識風險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2.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風險分析與評價是風險防範的基礎與前提。在企業知識風險的分析與評價中,應注重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的結合。知識具有模糊性,相應的知識風險也具有某種程度的難解釋性,這給知識風險分析與度量都帶來很大的難度。目前,有關知識風險分析和度量的理論與方法都比較欠缺,更要求兩種方式的相互結合,以便給企業知識風險的防範提供切實有力的依據。
3.隱性知識風險防範與顯性知識風險防範並重
因為顯性知識風險具有易感知的特點,而且,目前已有許多評價顯性知識資本的手段和工具,因此,顯性知識風險的分析與度量較隱性知識風險的分析與度量相對容易。許多企業已經十分重視顯性知識風險的防範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比如企業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對企業商譽的維護、對企業知識型員工的培養與獎勵等。而隱性知識風險由於其隱含性、模糊性和難感知的特點,還沒有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或者說企業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或手段來有效地管理和防範企業隱性知識風險。但企業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優勢更多地體現在企業的隱性知識之中,高效管理和有效防範企業隱性知識風險對企業潛在的和將來的競爭優勢及經營業績至關重要。
幾點啟示
企業面臨的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市場,稍有不慎,全盤皆輸。知識經濟時代,市場變化更迅速、顧客需求更加多樣化、企業問競爭更加殘酷。知識本身所具有的特點使得知識的產出和收益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作為企業知識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加強和最佳化對企業知識風險的管理對於企業生存狀況的改善、競爭能力的提高、競爭優勢的維護與保持、企業經營業績的改善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