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信息流》是一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弗雷德·I.德雷斯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識與信息流
- 作者:弗雷德·I.德雷斯克
- 譯者:王世鵬、高新民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21年3月
- 頁數:374 頁
- 定價:68.00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0189125
- 叢書:心靈與認知文庫·原典系列
《知識與信息流》是一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弗雷德·I.德雷斯克。
《知識與信息流》是一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弗雷德·I.德雷斯克。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在自然主義立場上利用信息理論來解釋知識、內容和意義的經典之作。作者認為,傳統的知識定義存在缺陷,應當用知識的資訊理論說明取而代...
信息鏈概念 信息鏈由事實(Facts)→數據(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識(Knowledge)→“情報”、“智慧型”(Intelligence)五個鏈環構成。換句話說,“事實”、“數據”、“信息”、“知識”、“情報”五個鏈環組成“信息鏈”(...
信息價值鏈模型概述 隨著知識經濟、信息化革命的來到,信息資源數量增長的無限性和人的吸納能力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信息分布和流向的不確定性與用戶需求多樣化之間的矛盾、信息流動的廣度和深度與人為障礙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信息的傳遞...
4、組織知識的非平衡性。是指組織知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這種不均勻性造成組織知識的不對稱性。組織知識的不對稱性是組織學習形成和保持的動力機制。5、組織知識的非線性。組織系統中各個知識載體間有著源源不斷的信息流...
信息觀念是指領導者自覺掌握並運用信息科學知識和信息手段服務於管理的意識。內容 在任何管理活動中,信息的傳遞和變換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管理必須建築在信息流通的基礎之上。信息化是管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這裡所說的信息化,就是...
企業文化創新與信息管理之間有著天然的聯繫,如人性、知識、創新等。信息管理與企業文化不可分割,信息管理是企業文化的時代坐標和準則,信息管理建設還要文化的支撐,也正是為了高效益地進行信息管理。軟資源 企業的資源可以分為硬資源和軟...
信息資源管理從觀念上將企業的信息作為經濟資源和競爭資源加以對待,在實踐中從技術、經濟、人文等多種角度對企業中的信息流加以科學的規劃一組織、控制和協調,使企業中的信息轉換為信息資源。同樣,我們有理由相信,知識資源管理是知識管理...
可以訂閱的知識信息流(RSS)。同時,還可以更快速的培訓新來的雇員。使其更快發現大量組織內有用的信息,迅速的跟上團隊進度。而且,Klog對那些發布的知識內容提供了一個永久的歸檔。不管雇員去留,他們的知識都會被留下來。避免組織失憶...
企業知識創新系統包括輸入、運行、輸出、反饋四個子系統。1.輸入子系統。輸入子系統主要包括企業原有的知識、用於個體學習的支持資金和知識的軟硬體資源,在該子系統中,從企業系統內部或外部輸入信息流(激發知識創新的信息) 、知識流(用於...
4.4.1建設項目信息流和知識流分析(66)4.4.2項目階段間的知識流動(67)4.4.3項目各參與方之間的知識流動(69)4.4.4項目組織內不同層次間的知識流動(71)4.4.5項目與項目之間的知識流動(73)4.5本章小結(75)5建設項目知識管理...
4.4.1 建設項目信息流和知識流分析 4.4.2 項目階段間的知識流動 4.4.3 項目各參與方之間的知識流動 4.4.4 項目組織內不同層次間的知識流動 4.4.5 項目與項目之間的知識流動 4.5 本章小結 5 建設項目知識管理方法...
4. 工業時代的收益遞減規律讓位於知識遞增規律,工業組織中的規模經濟(economics of scale)讓位於知識組織中的視界經濟(economics of scope)。5. 管理的權力基礎取決於他們知識的相對水平,而不是他們在組織中的等級職位。信息流的傳遞是...
成本管理是傳統供應鏈管理的關鍵環節,知識供應鏈理論在承認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的同時,強調知識的增值,使人們開始關注無形的知識與信息在企業經營管理與創新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知識創新能夠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已進...
結合最大熵增原理,確定了技術創新網路中信息流途徑。在此基礎上拓撲出技術創新網路的公理化定義,並在此框架下,對網路結點間的跨組織學習進行了數學化分析,指出知識轉化為信息與信息轉化為知識過程中知識動能與知識勢能之間的變化特徵。
文心大模型涵蓋基礎大模型、任務大模型、行業大模型三級體系,具備知識增強和產業級兩大特色。工具平台層包括數據標註與處理、大模型精調、壓縮、高性能部署、場景化工具等大模型套件。文心大模型已廣泛套用於搜尋、信息流、智慧型音箱等互聯...
所以,學生如何組織信息,對提取信息有很大影響。學生親自參與發現事物的活動,必然會用某種方式對它們加以組織,從而對記憶具有較好的效果。評價 布魯納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這一觀點雖然並非布魯納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