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和公共政治》是2016年1月中央編譯出版社的圖書,作者徐賁。本書收入了徐賁先生的文化批評文章,在2005年版基礎上進行了修訂,更加切中當下的公共生活。
基本介紹
- 書名:知識分子和公共政治
- 又名:Intellectuals and Public Politics
- 作者:徐賁
- ISBN:9787511726643
- 類別:人文,政治
- 頁數:372
- 定價:49.00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媒體評論,作者簡介,目錄,政治和倫理現代性,知識分子和公民政治,價值認同和群體意識,文化批評和大眾文化,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徐賁先生將知識分子參與政治與公共生活作為主題。當正義和倫理原則遭遇現實時,知識分子的責任就是在道德完美主義和功利政治之外,在並不完美的公共生活中尋覓自由與理性的支點。徐賁先生在本書中針對中國當下面臨的多種現實困境,探討作為知識分子當何去何從。
知識分子政治的基礎是堅持關於人的普遍價值。知識分子政治的基礎是堅持關於人的普遍價值。這種價值的反抗,它的意義並不體現在以一種現成的意識形態(如自由主義或自由民主)來反對另一種意識形態(如極權或威權),而是體現在,它拒絕以任何現成的政治正確信條來限制和束縛個人的自由意志和判斷,拒絕以此來阻塞任何形式的公共群體交流。把個人(“我”)的思想和集體(“我們”)的行為及行動聯繫在一起,把知識分子和公共政治聯繫在一起,既為了表明知識分子介入社會問題的責任,也為了主張,無論是誰,若要有效地介入公眾問題的討論,都需要儘可能地尊重知識學理,藉助理性分析和實行獨立判斷。一旦理性思考與公共關懷合為一體,那些原本似乎只屬於知識分子的精英特徵也就會獲得普遍的公民社會意義,成為現代社會普通成員都可具備的思想和行為特徵。
媒體評論
在當代漢語學者中,徐先生是我最敬重的少數幾個人之一。他具有強大的理論闡釋能力和深入的現實洞察力,他雖然是美籍華人,但他對祖國命運的關懷遠超過國內許多學者。
——傅國涌,獨立學者、撰稿人
政治不是道德清談。政治是正義和倫理原則碰到現實問題的灰色地帶。知識分子介入政治,他們的責任就是在道德完美主義和功利政治之外,幫助並不完美的公共生活尋找自由與理性的支點。有人說,民主就像是渡人的木筏,看似簡陋的木筏雖然總很濕漉,但卻可以讓人安全地落腳,沒有沉船的危險。民主的政治也是如此。只有那些不怕濕了腳的知識分子,才能上得民主政治的木筏。
徐賁人在國外,熟悉國際上前尚學術思想成果,同時擁有最為恰當的對於中國問題的現實感。他綿密曉暢的行文,是運用知識和理性把問題講清楚的典範。他的這本書正是我們目前最需要的。
——崔衛平,人文學者、評論和隨筆寫作者
徐賁教授的著作,一秉他多年著述的風格和情懷,將研究目光投到全球化進程中凸顯出的問題上,強調肯定群體尊嚴的價值,是全球化進程不能繞開的真問題。
——劉蘇里,萬聖書園創始人,學者型書人、中國當代圖書市場的民間觀察者
(他)是一個很難用學科來界定的學者,是文學的、歷史的、哲學的,也是社會學的、法學的。激情與理性的奇妙的混合,可以稱之為一種知識分子的學者寫作。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當代中國的文化研究雖然熱鬧非凡,但是其中真正具有真知灼見、切中中國本土現實的並不多見,許多文化批評或者食洋不化,或者有意迴避中國的切實問題。徐賁先生既有深厚的西方學術修養,又能夠直面中國的真實問題,故其文化批評常常能夠藉助西方的理論對中國的現實問題得出令人警醒的診斷,顯示出尖銳的批判鋒芒和知識分子的道德良知。
——陶東風,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作者簡介
徐賁,1950年出生於蘇州。美國麻薩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寫作領域為公共生活、國民教育、公共文化記憶、公民社會建設等。已出版的中英文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後現代和後殖民》《文化批評往何處去》《知識分子和公共政治》《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在傻子和英雄之間:民眾社會的兩張面孔》《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統治與教育:從國民到公民》《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懷疑的時代需要怎樣的信仰》《政治是每個人的副業》《聽良心的鼓聲能走多遠》等,並編有《復歸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親徐幹生的回憶文集)。
目錄
序 言
政治和倫理現代性
理性、倫理和公民政治
憲法愛國主義和民主政治文化
秩序、道義和國際人權
“平庸的邪惡”
公共知識分子和政治存在主義
自由主義和公民共和
知識分子和公民政治
科學知識分子和知識政治
知識分子和民主社群:50年後說杜威
教育場域和公民學堂
薩義德的《東方主義》和後殖民知識分子
道德罪過和公民責任
價值認同和群體意識
“後”學和價值相對論
寬容的困惑
寬容、權利和法制
90年代中國學術爭論和國族認同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
冷漠和不參與
文化批評和大眾文化
假面大眾社會的犬儒主義
弱者的抵抗
平反、道歉和現代道德政治
東歐知識分子政治
文化經濟中的福樓拜
文化批評的記憶和遺忘
注 釋
再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