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論 大智度論的別名。
可知論是認為世界可以認識的哲學學說,同不可知論相對立。可知不等於預知,可知論與決定論不同。可知不等於全知,可知論強調認識具有無限性。一切唯物主義者和徹...
世界、存在等等究竟如何——知者說話。總的表述為:一切乃知。創立過程 ’全知論‘由筆名為楊思基的楊松初步構思於1980年,基本成型於2003年,迄今已經過無數次...
上帝有所不知論 上帝有所不知論,源於希臘文agnoeo和agnoetai,意為“不知”。古代基督教思潮之一。認為上帝和基督在某些方面也有所不知。
《具身認知論》是2009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獻軍。內容簡介 本書的選題是跨學科性的,即將現象學與認知科學、哲學的理論與科學技術的套用聯繫起來。...
動機的認知論(cognitive theory of motivatio)是運用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解釋個體行為動力的理論。以歸因論與認知失調論為代表。20世紀50年代逐漸取代動機的緊張低減理論...
藉此,《知識與智知牟宗三知識論思想研究》力圖表明當代新儒家知識論的理論意義與制限之處。目錄 序 言 緒論 第1章 牟宗三與中國現代哲學中的知識論 第1節 中國...
講論之知,行尚有疑。何也?知,在我者也。幾,在事者也。譬久於操舟者風水之故審矣,焉往而不利涉?彼徒講於操舟之術者未涉江湖而不勝其恐矣,安所濟...
元認知是主體對其認知活動的自我意識、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即對認知的認知,強調主體的認知活動需要其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和元認知監控的相互作用。元認知就是對...
辯知是漢語辭彙,拼音為biàn zhī,釋義是長於論辯,能說會道,指論辯的才智、機巧。聰明,有才智。出自《商君書·外內》。中文名 辯知 拼音 biàn zhī 解釋...
量論,即指有關量之研究。梵語prama^n!a 之語義,可解作 prama^(正知)與 ana(作具),故量論即表示獲得正確知識之方法,及藉此方法所獲知之結果。量之研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