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的認知論

動機的認知論(cognitive theory of motivatio)運用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解釋個體行為動力的理論。以歸因論與認知失調論為代表。20世紀50年代逐漸取代動機的緊張低減理論。其興起原因有二:<1)由於緊張難以測量,且無法得到一些研究的支持,動機的緊張低減理論逐漸衰亡。(2)與認知革命相關的信息加工理論逐漸發展。這一理論並非都是純粹的認知模式。如費斯廷格的認知失調理論基本上仍是緊張低減的模式,他認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相衝突的觀點會導致認知失調,人便試圖恢復平衡。另一些理論則強調機體信息加工活動中固有的動機,如J. M.亨特受皮亞傑影響,認為機體總是力圖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進行綜合,新異信息會引發趨向行為,但若新舊信息的差異過大,則引發迴避行為。還認為,新舊信息間不同程度的不一致會不同程度地激發積極或消極的享樂方式。失調過小令人厭煩,過大則導致消極享樂方式,只有適度的失調才會導致中等程度地激起積極享樂方式及趨向行為。J. M.亨特雖強調信息加工過程中的固有動機,但並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動機,激勵與享樂方式之間可能有某種聯繫。U. A.凱利提出一種更純粹的動機認知論。他反對強調吸引機體的誘因和推動機體的驅力的動機理論,認為人是活動著的,動機理論不必以內驅力、需要、誘因或緊張消除模式等來解釋活動本身,每個人必定會有選擇地行動,力求作出更準確的預測,當無法預測事件時,會體驗到消極情感(如焦慮),導致矯正性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