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對已有知識如何發揮決定當前認知活動的作用,不同研究有不同的理論,而知覺的內部信息加工理論雖受到一些研究證據的支持,但因無法為何知覺事物時大多知覺事件的整體意義而不是其可以被覺察的表面特徵,因而提出了知覺循環圈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覺循環圈
定義,性質,相關理論,
定義
知覺循環圈由Neisser在1976年提出,用以說明人頭腦中知識是如何作用於當前的認知活動。
性質
人在進行知覺活動時,要先從環境中對信息取樣並分析信息,這種信息的搜尋受到內部期望的指導,即內部期望指導感覺器官去搜尋特殊形式的信息,在搜尋信息的過程中,如得不到合於原先期望的信息時,期望就得到修正,修正的期望再次指導進一步的搜尋,並又得到附加的信息,如此下去直到知覺得以實現。
相關理論
在該理論中核心的概念是“圖式”(即人腦中對事件、情景或實物的已經組織好的知識單位)。而圖式又是產生期望的基礎當一定的圖式接受到適合與它的環境輸入時,該圖式便被激活,由此而產生對於下一步會發生什麼的一系列知覺期望。總結概括為先通過搜尋取樣知覺對象,再通過和已有圖式進行修正,從而來指導下一步的知覺產生。說明了人原有的知識在當前認知活動中發揮作用的形式並揭示了客觀環境信息、人原有的知識以及當時的搜尋信息的活動這三者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