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觀

知行觀

即認識論。隨著理論思維水平的提高,認識問題已引起先秦哲學家的重視,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認識的來源、認識過程和求知方法的問題。在中國哲學中,認識和實踐的關係表述為知與行的關係。其主要觀點有:行先於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進行;以行驗知,以行證知;知行並進,相資為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由於受當時的社會條件的限制,難免帶有歷史的局限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行觀
  • 含義:認識論
  • 背景:隨著理論思維水平的提高
  • 學科中國哲學
定義,哲學理論,

定義

即認識論。隨著理論思維水平的提高,認識問題已引起先秦哲學家的重視,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認識的來源、認識過程和求知方法的問題。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者,但強調“學而知之”。兼重學與思、知與行。墨子提出三表,以為判斷言論是非的標準。孟子區別“耳目之官”與“心之觀”的不同職能,指出“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老子區別“為學”與“為道”,否定感性經驗,提出“致虛極,守靜篤”的認識方法。後期墨家把認識分為“聞知”、“說知”“親知”,注意到它們各自的特點和在認識中的作用。荀子對認識的來源和方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既注重感性認識又肯定思維的能動作用,對先秦哲學的認識論進行了總結。

哲學理論

知行觀:在中國哲學中,認識和實踐的關係表述為知與行的關係。其主要觀點有:行先於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進行;以行驗知,以行證知;知行並進,相資為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行觀由於受當時的社會條件的限制,難免帶有歷史的局限性。
知行觀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別具特色的問題之一。宋明以來,它以個人為主體,主要圍繞著知行的先後,分合,輕重,難易展開討論的,這可以看作中國古代知行觀的範式。王夫之窮盡了這一範式的發展餘地,成為中國古代知行觀的集大成者,在王夫之知行觀的抽象理論中包含著封建主義的思想內容。
知行觀是宋明理學的一個重要內容。朱熹知行觀強調知難行易、知先行後,與傳統知行觀形成鮮明對比。明代王守仁首先在理論上反對傳統知行觀中對知行分先後輕重,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