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恥後勇

知恥後勇

直意是:知道恥辱、思考恥辱後產生大勇氣

大意是:只有牢記恥辱,思考恥辱的原因,臥薪嘗膽,時刻警醒,才能洗卻恥辱,自立自強

起源:“知恥後勇”語出聖賢孟子,又說“知恥而後勇”。

“知恥後勇”源於“知恥近乎勇”,語出《中庸》。

儒家把“知恥近乎勇”,“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構成對知、仁、勇“三達德”的一種闡發。

儒家所說的「知恥近乎勇」的勇是勇於改過。這裡把羞恥和勇敢等同起來,意思是要人知道羞恥並勇於改過是一種值得推崇,讚揚的品質。是對知羞改過的人的這種行為的讚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知恥後勇
  • 拼音:zhichihouyong
  • 直譯:知道恥辱、思考恥辱後產生大勇氣
  • 語出:《中庸》
  • 源於:“知恥近乎勇
  • 派別:儒家
  • 提出者:孟子
啟示:,涵義,歷史,

啟示:

孟子云:知恥而後勇。指的是一種在遭受磨難與打擊後,在困境面前,毫不氣餒決不後退、決不自暴自棄,而是奮發進取、迎難而上的精神狀態。
恥辱具有兩重性,它既是一個挑戰,又是一個機遇;既是一種障礙,又是一種鍛鍊。人似乎在知恥後,才可能有臥薪嘗膽的決心和勇氣,否則就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固步自封,只能是愈發失敗。
認識自己似乎是戰勝自己的前提,不知己不知彼如何能取得勝利?很多時候我們都自認為很了解自己,忙碌中無暇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殊不知最容易被欺騙的恰恰是自己。我們總善於為自己編織很多自欺欺人的藉口,披上很多自我保護的外衣,結果一陣紛亂之後被打倒的竟是自己。
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就像沒有無緣無故的勝利一樣。不要見不得失敗,很多事物都是這樣,有一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過程。輸了沒關係,重要的是不服輸。
所謂 恥者,不足也。知不足而後勇,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可成大勇。
秦穆公曾三敗於晉,誓不服輸,養精蓄銳,發憤圖強,終殺敗晉軍,威震諸侯。
越王勾踐被俘吳國,養馬多年,臥薪嘗膽,歷盡磨難,終橫掃吳國,成就霸業。
宋岳飛不忘“靖康之恥”,率軍轉戰疆場,精忠報國,屢立汗功,名揚千古。
清蒲松齡曾屢試落第,受盡嘲笑,矢志不渝,勵精圖治,終著《聊齋》,世代留芳
當然 儒家也講理想人格應是“智。仁。勇”。 其中“勇”從保守的意義來講就是“知恥”,“知恥近乎勇”或“知恥而後勇”。也可以理解為:知道自己恥辱而後改過遷善,這也是一種勇敢。概括就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涵義

直意是:知道恥辱、思考恥辱後產生大勇氣
大意是:只有牢記恥辱,思考恥辱的原因,臥薪嘗膽,時刻警醒,才能洗卻恥辱,自立自強

歷史

春秋時期,吳越交兵,越國兵敗。越王勾踐入吳宮,做了吳王夫差的奴隸。勾踐含羞忍辱,終於獲釋回國。他臥薪嘗膽,訪貧問苦,任用賢才,發展生產。那種形狀,在中國歷代統治者中絕無僅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於國家富足,軍隊精壯,一舉滅掉吳國,勾踐也成為春秋霸主。這就是“知恥而後勇”!
其實,那個吳王夫差也不是簡單人物。當年勾踐與吳王闔閭作戰,大敗闔閭,闔閭因此氣病而死。夫差繼位,每天必使人喊:夫差,你忘了越國之仇了嗎?夫差則涕泣說,不敢忘!這才有後來的勾踐成為他的奴隸。這是比勾踐還早的知恥而後勇!但此人勝利後便沉溺於酒色,又以霸主自居,東征西討,結怨於諸侯。加上殺賢臣,親小人,終於滅國亡身。用顏真卿《爭座位》里的話來說,就是“可不儆懼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