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功能
1.書店:試讀、購買、評價,一應俱全
讀者逛書店時可以對知兵堂的書籍進行試讀。採用App Store內置收費,一鍵購買。還可隨時將意見回饋給客戶服務部。
2.書庫:自由排序,按需定製
書庫不僅包括閱讀記錄、名稱等多種排序方式,還能自訂分類,讓讀者自由選擇。
3.閱讀:日夜模式隨心換,心得體會隨時享
閱讀過程中,可以根據環境自由切換白天或黑夜模式。同時,看到喜歡的內容,通過Facebook、Twitter和新浪微博,一鍵分享給你的好友。
4.畫廊::穿梭於時空隧道的流覽模式
畫廊中的珍貴歷史照片,幫你重現歷史片段,體驗飛一樣的閱讀感覺。
圖書特色
1.圖文並茂
知兵堂的書籍在編排上均有大量的珍貴圖片、地圖及注釋,能讓讀者輕易上手。
2.原汁原味
知兵堂的書籍均是原創,沒有翻譯文字的枯燥性,內容親和力強。
3.深入淺出
知兵堂的書籍兼具了專業性及普及性,讀者能以看故事的輕鬆心情了解宏大的歷史場景。
4.強大作者
知兵堂目前網羅了近百位華人專業作者群,集合了全球華文軍事出版最龐大的戰力。
知兵堂
更新內容
1.新增訂閱功能,在套餐時間裡自由暢讀鐘愛的書籍。
2.新增“專題”,觀點更新穎、內容豐富、價格更加實惠。
3.定時提供完整版的書籍,“全本試讀”,更是超值享受!
4.新的註冊方式,完善使用者資訊資料。
5.新增用戶帳戶管理,輕鬆查閱已購的書籍和套餐。
6.完善老用戶的註冊,方便使用新功能。
7.對程式的介面設計進行改進,給讀者提供更多視覺享受。
8.修正前一版本已發現的bug。
9.支持IOS 5.0
新功能
1. 新增訂閱功能,在套餐時間裡自由暢讀鐘愛的書籍和專題。
2. 創新的“專題”閱讀功能,分類清晰,觀點平實內容豐富,可讀性極高!
3. 創新的試讀體驗,有定期更新的試讀專區和書籍的“免費體驗”。
熱門書籍
《在大漠那邊》
變革之後的蒙古走上了回歸傳統、重拾本民族文化的道路。一度屬於政治禁忌的成吉思汗成為禁忌的那個時代曾經給蒙古人和蒙古文化帶來了無窮的痛苦,這個時代結束之後的新蒙古又面臨極不明朗的未來,因此成吉思汗成了蒙古人唯一的精神寄託,他象徵著蒙古的一個偉大的時代,那個時代蒙古的鐵蹄踏遍大半個世界……
《天下第一軍》
在上個世紀的中大地上,有一支曾被稱之為「天下第一軍」的部隊。在抗日戰爭中,這支部對征戰異國他鄉,殲滅大量日軍,為盟軍在緬甸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名滿天下。在其後的內戰中,這支部對又以擁有美械裝備的優勢火力,於內戰初期占盡優勢,被他的對手——中共東北民主聯軍列為頭號勁地,有趣的是,這支名列國軍「五大主力」的王牌勁旅,卻並非源自正規軍,其前身是一支執行擔負鹽務緝私的稅警總團。書中將本書的主角——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一軍的來龍去脈逐一敘述。
《武漢會戰》
武漢會戰以安慶作戰為開始,該戰役其作戰範圍遍及安徽、江西、湖北、河南、湖南五個省區,僅次於1944年一號作戰和1939年中國軍隊冬季攻勢。在這次會戰中,日軍先後調集9個步兵師團、1個步兵旅團、1個騎兵旅團、2個重炮旅團及大批其他專業兵種部隊直接投入作戰,包括補充兵在內有35萬餘人。其作戰兵團力量達到140個大隊,僅次於1944年一號作戰的150個大隊水準。而中國軍隊也先後投入129個師、1個獨立步兵旅及騎兵、炮兵等部隊,總兵力約100萬人,又僅次於1944年一號作戰。
在如此長時間、大規模、高強度的作戰中,雙方都損失慘重,代價巨大。儘管不能簡單地歸納為誰勝誰負。首先就戰役而言,日軍不僅攻占了武漢三鎮,還控制了長江水道和沿岸地區,深入兩湖地區腹地。日軍在會戰期間雖然未能全殲中國軍隊主力,但給中國軍隊造成巨大殺傷。
然而從戰略角度而言中國軍隊是毫無疑問的贏家,日本軍隊卻遭到一次嚴重的戰略挫敗。日軍發動進攻武漢的作戰,其目的就是想透過占領武漢,來達到使中國政府屈服,實現支配中國、儘快結束戰爭的目的。然而,攻占武漢並未能讓日軍實現這一戰略目的,反而由於中國政府不屈服以及國力、軍力的大量損耗,無力保持戰略進攻的勢頭,不得不面對持久戰的泥沼。最終,日軍做出重大決策調整,停止了戰略進攻。而中國軍隊雖然在作戰中表現一般,但消耗了日軍實力,保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在武漢會戰之後開始積極轉入反攻。因此武漢會戰成為了抗日戰爭中第一個戰略轉捩點,也是最為重要的轉折點。
《浴血地獄》
從1942年8月,一直沿續到隔年2月的瓜達康納爾戰役,可以說是太平洋戰爭中不折不扣的轉捩點。在這場輝煌壯闊的三度空間立體大戰中,美日雙方都傾盡全力、不惜血本追求勝利。最終結果是:不可一世的大日本帝國,被迫認清自己國力不足的現實,變八方進擊為戰略防守、從囂張自滿轉向步步為營、改主動成被動,直到戰爭結束、帝國敗亡,都再未能於太平洋戰場上進行任何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主動出擊。
瓜島一役不只令日本帝國陸軍首次被美軍打得灰頭土臉,就連將中途島失利歸咎於「運氣問題」的海軍,也終於發現他們的薄皮飛機原來完全經不起打;相對於日軍的開始全方位喪失自信,面對美軍時逐漸表現出自暴自棄、動輒於瀕臨絕望下打定主意一死報國的傾向,美軍則是真正建立了自信,直到戰爭結束一路越打越強。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為讀者逐步演繹出這場決定太平洋戰爭未來走勢的大會戰……
《蘇聯軍事航太》
航太領域所牽涉到的技術,無論是其尖端程度還是密集程度都是令人難以想像的。由於彈道飛彈和運載火箭之間的天然聯繫,使得航太事業一開始就打上了軍事用途的深刻烙印,這種想像在蘇聯身上表現得無以復加。蘇聯施加的種種保密措施,無疑又為其軍事航太項目蒙上了一層極其神秘的面紗。加之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過去人們往往僅僅將蘇聯軍事航太與偵察衛星和反衛星等少數幾個計畫相聯繫,未能全面地和系統地看待蘇聯軍事航太。事實上,沒有一個國家像蘇聯這樣,軍事任務如此全面地滲透到航太項目的每一個環節中,其深度和廣度都令人瞠目結舌。本書力圖在這樣一本小冊子中儘可能濃縮蘇聯軍事航太的各個重要環節,形成一個不乏豐富細節的簡短通史,填補過去認知上的一些空白點,對蘇聯軍事航太形成一個更為全面而準確的認識。
《決死德意志天空》
二戰末期的德軍在盟軍無窮無盡的戰爭潛力面前,已經漸漸顯得力不從心。到1943年由於P-51“野馬”戰鬥機投入實戰,盟軍對德國本土的轟炸更是如虎添翼,在強大戰鬥機護航的龐大轟炸機群打擊之下,德國空軍的迎擊越發困難,漸漸只剩招架的功夫,完全沒有還手之力。即使在本土,也逐漸失去制空權,盟軍動輒以1000餘架轟炸機的規模,加上鋪天蓋地的護航戰鬥機,迫使德國空軍在保衛本土機場和工業中心的作戰中繼續消耗本已捉襟見肘的戰機和飛行員。
德國空軍匆忙地從研發的各種概念武庫中祭出法寶,不斷嘗試新式飛機和武器以及空戰戰術,其中為了對付盟軍越來越大規模的轟炸機群,德軍在嘗試了諸如大口徑機炮和使用火箭彈等各種方法後,最終還是把寶押在了新式戰鬥機的開發上,不過這些新奇的武器在強大的對手面前無異於杯水車薪。
然而在被動的情勢下,德國空軍仍然以浩大的規模無畏地迎戰,不斷增加的傷亡,不斷失去的希望,都沒有使他們失掉勇氣,而這種殊死搏鬥的士氣使得戰爭末期的空戰更增加了悲壯的色彩。在種種匆忙交付的新式武器中,德國飛行員不僅要面對制空權旁落的險惡環境,還要應付訓練不足、機械故障以及新的戰機固有的種種缺陷。在戰爭末期,顧此失彼的德國空軍戰機甚至有不少被盟軍的轟炸機擊毀在地面,而到了戰爭行將結束的時候,連轉場也變得異常艱難。
本書便是針對從1944年底到戰爭結束的這段時期,對德國空軍晝間戰鬥機部隊最後階段的垂死掙扎有生動的描述。
《歷史單兵先進武器發展》
步兵可說是人類最古老的兵種,自從十九、二十世紀之交,後膛填槍械與無煙火藥的套用以來,現代步兵武器的基本樣式已告定型。自動榴彈發射器在1970年代才進入步兵武器的行列,並在隨後的20年間迅速擴散開來,但自動榴彈發射器的存在及其角色與定位,卻一直是個引起爭議的話題。沒有一國的步兵會沒有機槍與迫炮,但自動榴彈發射器是否也是如此的必要呢?自動榴彈發射器在技術本質上,可說是毫無突破與創新可言,如果它的確是種不可或缺的步兵支援火力,又為何沒有早早就見到它的普及呢?雖然使用自動榴彈發射器的國家是與日俱增,但理由究竟何在?難道就只是因為「大家都有」的從眾心態嗎?本書將對自動榴彈發射器的由來、發展過程、套用價值、及其近況作一探討。
火箭筒屬於單兵武器範疇,生產技術並不複雜,有一定工業基礎的國家就能自研。所以彼此並不太買帳的西方各國在火箭筒方面委實是百花齊放--幾乎每個西方國家都有自己的火箭筒,性能方面則各有千秋,誰都不服誰,其中,德國的「鐵拳」、法國的F1 、英國的LAW80、以色列的B-300等都是性能極其優秀堪稱經典的火箭筒,甚至連巴西等軍事技術實力並不算太強的國家也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火箭筒。
小口徑步槍發射小口徑槍彈的步槍具有彈道平直、槍彈貫穿力強、重量輕、后座力小的特點。因此自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將發射5.56×45公厘小口徑子彈的M16步槍裝備部隊後,小口徑步兵輕兵器蔚然成風,在很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各國陸軍部隊的基本裝備。
簡稱為PDW的「單兵自衛武器」,是近些年來崛起的一個輕武器新概念,至於其發展歷史和基本概念有關文章很多。世界範圍內目前發展出並真正成規模裝備武裝力量的「單兵自衛武器」只有三種。筆者以對輕武器的理解,依所發射的新型子彈性能來深入分析此單兵自衛武器的「三大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