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瞿維
- 別名:瞿世榮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江蘇
- 出生日期:1917年5月9日
- 逝世日期:2002年5月30日
- 職業:作曲家
- 畢業院校:上海新華藝專師範系
- 代表作品:《花鼓》,《白毛女》
- 性別:男
個人生平,個人成就,作品簡介,個人評價,
個人生平
瞿維在1933年國中畢業後,即考入上海新華藝術專科學校師範系,學習音樂和美術。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地下黨所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1935年畢業後,先後在上海、湖北宜昌任中國小音樂、美術教師。1938年5月於湖北宜昌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並以音樂開展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11月入重慶中國電影製片廠合唱團,擔任鋼琴伴奏。翌年10月, 受邀赴陝西宜川第二戰區民族革命藝術學院,任音樂系主任。不久,入陝甘寧邊區。1940年2月起,在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音樂系任教員,後任該校音樂工作團研究科長。出席了延安文藝座談會。抗日戰爭勝利後,隨魯藝經長途跋涉到達東北。參加了解放區地方政權建設,剿匪,土地改革等項工作,並配合解放戰爭的進展組織各項演出。歷任牡丹江魯藝文工團副團長、東北音樂工作團副團長,東北軍區政治部文藝大隊副大隊長(遼瀋戰役期間)。1948年11月遼瀋戰役勝利後,任新成立的東北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1950年起,先後在長春東北電影製片廠和北京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任作曲,並主持中央電影局作曲訓練班。1955年9月到蘇聯,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1959年學成歸國後,一直在上海交響樂團任專職作曲。建國以來,相繼被推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音協上海分會副主席,全國文聯委員。1981年10月兼任上海交通大學音樂研究室主任,中國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學會會長。
個人成就
瞿維在上海求學時,即打下了鋼琴演奏等音樂專業的基礎。在延安魯藝期間,經過深入民眾和學習民族民間音樂,開始了音樂創作;後又通過去蘇聯進修,在專業技巧上得到深造。尤其在和聲與復調的運用上具有很深的造詣,從而使他能揮灑自如地以多種 音樂體裁形式進行創作。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945年春同馬可、張魯等合作的歌劇《白毛女》。這部作品不僅對中國歌劇和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產生過廣泛影響,而且對他後來的創作也具有重要意義。《白毛女》開創了中國新歌劇的里程碑,在中國民族歌劇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於1950年為電影 《白毛女》所作的音樂,於1961年完成的管弦樂幻想序曲《白毛女》、以及於1974年根據舞劇《白毛女》的音樂改編成的交響樂組曲《白毛女》等,都可視為對同一題材的不斷深化和對相同音樂素料的更絢爛多彩的發揮。在東北期間,他作有《跟著林司令解放全東北》等歌曲;他於1948年創作的鋼琴曲《花鼓》,以歡快的民族旋律,表現了解放區人民翻身解放後的喜悅心情。
瞿維在蘇聯進修期間寫成的主要作品有管弦樂組曲《秧歌場景》、《G大調弦樂四重奏》和鋼琴獨奏曲 《序曲二首》等,從中可以看到作者對以往積累的生活素材和民間音樂材料的純熟處理,以及在磨練專業創作技巧方面所作的努力。1959年以後,瞿維相繼創作了交響詩《人民英雄紀念碑》、電影音樂《革命家庭》、管弦樂組曲《光輝的節日》、大合唱《油田頌》(曉星詞)、管弦樂《洪湖赤衛隊》幻想曲,室內樂合奏組曲《草原風光》、鋼琴與樂隊《音詩》,管弦樂《五指山隨想曲》等;以及歌曲《工人階級硬骨頭》、《偉大國家偉大的黨》、《大學生之歌》和《心中的旗幟》等50餘首歌曲。在這些作品中,作者以深沉、熱情的音樂筆觸,通過豐富多彩而又簡潔精湛的創作技法,深刻地反映了中國人 民的鬥爭生活和思想情感。瞿維的創作始終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其中,特別是交響詩《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歌曲《工人階級硬骨頭》等,更是獲得了廣泛歡迎和好評。
在音樂理論方面,瞿維也是一位勤奮的作者,已陸續發表20多篇音樂論文。他是《聶耳全集》、《冼星海全集》編輯負責人之一;《中國音樂教育》雜誌主編和顧問。此外,他曾多次代表中國音樂家出國訪問,其中包括1981年9月和1983年 9月先後去布達佩斯和斯德哥爾摩參加第19屆和第20屆國際音樂理事會。
作品簡介
瞿維於1946-1948年間完成的《花鼓》,是四十年代一部重要鋼琴曲。音樂表現了一個民間熱烈的歌舞場面。樂曲開頭的引子,摸擬民間鑼鼓的節奏和音響:一段開場鑼鼓過後,仿佛場面已經打開,《鳳陽花鼓》的主題出來,歡悅的舞蹈正式開始:中間段是輕歌曼舞,曲調是《茉莉花》的演變,行板:中段過後,再現第一段的曲調,但通過新的鋼琴織體,音樂比開始時更為熱烈、歡騰。與此前的中國鋼琴曲相比,《花鼓》具有更濃重的民間氣息。是用鋼琴這件洋樂器表現中國鄉土氣的成功創作,開拓了鋼琴音樂美的新天地。
瞿維還有其他一些創作:1959年為優秀影片《革命家庭》寫了音樂;1962年完成了交響幻想曲《白毛女》;1963年應著名鋼琴家顧聖嬰約請,創作了鋼琴曲《洪湖赤衛隊》幻想曲,次年又改編成管弦樂曲;1964年他創作了組曲《光輝的節日》;1965年他深入大慶生活,鐵人王進喜等先進工人的事跡深深感動著他,隨後他創作了歌曲《五好工人之歌》,同年《紅旗》雜誌向全國推薦包括此歌在內的10首歌曲時,正式定名為《工人階級硬骨頭》,在全國流傳,影響至今,之後他還以大慶為題材,創作了大合唱《油田頌》;1974年他完成了組曲《白毛女》……粉碎“四人幫”後,瞿維煥發了新的藝術青春,他創作了好多首歌曲,還創作了室內樂《仙鶴舞》、交響詩《紅娘子》(與王久芳合作)、鋼琴與樂隊《音詩》等。1988年,瞿維應邀為海南建省創造了管弦樂《五指山隨想曲》。
個人評價
瞿維是中國成就卓著、影響深遠、德高望重的作曲家。他一九一七年生於江蘇常州,自小喜愛音樂,一九三三年進入上海新華藝專師範系學習音樂、美術,在人民音樂家聶耳、冼星海及其作品的影響下,走上革命音樂道路。瞿維自1938年5月加人中國共產黨後,就一直在黨的領導下從事音樂工作,曾擔任延安魯藝音樂系教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協上海分會副主席、高等音樂教育學會理事長等多項職務。
瞿維一九五五年被國家派往莫斯科音樂學院作曲系進修,回國後長期在上海交響樂團擔任作曲。瞿維一生從事音樂創作,臨終也沒有放下手中的筆。數十年來,他創作了大量各種體裁的音樂作品,代表作有鋼琴曲《花鼓》、交響詩《人民英雄紀念碑》、歌曲《工人階級硬骨頭》、電影音樂《革命家庭》、舞劇音樂《白毛女》。他與馬可、張魯合作的歌劇《白毛女》更是開創了中國新歌劇的里程碑,在中國民族歌劇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939年9月,瞿維經革命音樂家任光介紹,奔赴陝西宜川第二戰區民族革命藝術學院任音樂系主任。次年2月,他和作曲家馬可轉赴革命聖地延安。1942年他直接聆聽了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懂得了文藝應為誰服務和如何服務的道理。1945年春他和馬可、張魯、向隅、煥之合作同為魯藝創作了歌劇《白毛女》,這是我國新歌劇史上劃時代的一部歌劇,是我國歌劇創作的一個里程碑。此劇在延安連演30多場,反應極為強烈,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的鬥志。瞿維同志從參加歌劇《白毛女》的創作,到解放後將之改編成同名電影和芭蕾舞劇,他都奉獻了大量心血。 新中國成立後,瞿維於1952年6月起任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作曲組組長和中央電影局作曲訓練班教員。1955年9月,他作為國家特別選修生被送往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作曲、復調、配器。1959年9月他畢業後回到上海,任上海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