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文物,
歷史
“四面環水,三水匯源,白石望月,玉帶盤腰”。這是古人對睦源橋風姿的寫照。睦源橋處青街村東北角,跨睦源溪而得名。此地系三溪匯合之口,一溪來自東南的南網山;一溪來自正南的騰垟山;一溪來自西北的睦源嶺。三溪匯集橋下,向東北出青街溪,睦源橋也因此成為青街鄉通往外界的交通樞紐:過橋往南可達蒼南,西去是泰順,向東走則是平陽縣城的方向。當年,橋北首西側不遠處還設有碼頭,南來北往的貨物就是在這裡用竹排啟運。如今,只有碼頭的遺蹟見證著當年繁忙熱鬧的景象。隨著時代發展,睦源橋交通功能逐漸退化,但它並沒有因此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而是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融進了人們的生活。當地村民習慣在茶餘飯後三三兩兩聚集到橋上,看著橋下潺潺流水,呼吸新鮮空氣,舒展活動筋骨,百年古橋已成為人們休閒娛樂之場所。
民間流傳的睦源橋逸事趣聞至今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相傳睦源橋南首西側有株老樟樹,枝條對橋橫向逸出,掩映著橋上斜飛的檐角。樟樹枝幹極粗,一些根須掙破泥土,牢牢地糾結在岩石上,蒼老卻遒勁有力。但不知何故,樹的主幹空了一個大窟窿。某日,一位過路遊子坐在橋上休憩,將吃剩的黃梅子剛好丟在這個大窟窿里,由於樟樹上經常有鳥兒停留休憩,久而久之,窟窿里累積了許多鳥糞和土壤,有了陽光、水分、土壤等生存必需要素,梅樹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造就了“樟抱梅”奇觀,為橋增彩添色,為橋遮擋風風雨雨,也為人們營造了一幅迷人的風景畫。只是現在梅樹已枯死,傳說卻依然美麗。
關於睦源橋始建的年歲、籌建的人事、建成後又經歷了幾許風雨滄桑等,史上記載甚少。據熟悉地方掌故的池雲亮先生介紹,隨著宋室南渡,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隨之遷往臨安(今杭州),青街亦得益於此,形成一定的人口規模。青街地處山谷地帶,與外界溝通交流困難。所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加強與外界聯繫,青街古人自然要著意於道路與橋樑建設。
早先它是一座普通木橋。因溪面窄小,古人便用木頭往兩岸一放並設法固定住,可以通行而不濕鞋就行了,這比造石橋省事多了。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和日曬雨淋,木頭逐漸腐朽,至於木橋是什麼時候毀圮就不得而知了。沒了橋,過溪不方便。作為青街旺族池氏家族決定聘人修建睦源橋,也算是做件積善行德的好事。吸取木橋倒塌事件的教訓,思前想後覺得還是造一座廊橋最合適。於是在大家介紹下,打算聘請因建造青街李氏二份而出名的老師傅。這位師傅覺得自己徒弟手上功夫已經到家,有意讓他露一手,可徒弟怕建不好,壞了師傅名聲,不肯答應。老師傅告訴徒弟,你要出名要倒霉都靠這一次,無論怎樣,機會難得,去試試吧。於是在老師傅的鼓勵下,徒弟擔綱睦源橋執墨(即造橋師傅),並借鑑了泰順廊橋的做法,終於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五月造好睦源橋。該橋櫛風沐雨170多年,依然屹立不倒,歷史證明這位徒弟具備真才實幹。
文物
睦源橋造型美觀,風格獨特,被列入世界廊橋名錄,1986年被公布列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