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節律障礙

睡眠節律障礙是指患者睡眠作息節律自發地出現與正常節律相違背的現象,即患者易在日間入睡,而在夜間正常睡眠時間段內難以入睡。睡眠節律障礙包括睡眠時相後移型、睡眠時相前移型、睡眠-清醒不規則型、自由節律型、時差綜合徵、輪班工作型6個亞型。

基本介紹

  • 別稱:睡眠節律障礙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常見病因:機體內部生物鐘所產生的睡眠-清醒節律與所期望的睡眠-清醒節律不一致
  • 常見症狀:睡眠呈現顯著地變異性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晝夜睡眠節律紊亂的根本原因是機體內部生物鐘所產生的睡眠-清醒節律與所期望的睡眠-清醒節律不一致。下丘腦視上核是生物節律調控的中樞所在。在沒有外界驅動因素影響的情況下,該神經核團所發出的節律略長於24小時。這一體內生物鐘調節機制可以受微弱的刺激信號的影響而改變。其中光照是較強的生物節律調節刺激信號。光照時通過視交叉上核來影響內部生物節律的調控。光照的強度、持續時間和光照出現的時間決定了它對晝夜節律系統的作用方式。

臨床表現

1.睡眠時相後移型
表現為難以在夜間正常就寢時間入睡,清晨起床時難以醒轉。日間難以保持良好的狀態,表現遲緩懶怠,甚至伴有抑鬱情緒。可以是青少年抑鬱症的早期表現。
2.睡眠時相前移型
夜幕降臨時即感覺睏倦乏力,需上床就寢,次日凌晨又過早醒轉。表現為夜間6~9時入睡,次日凌晨1~3時醒轉。
3.睡眠-清醒不規則型
睡眠持續時間的長度變化很大,間隔以長短不等的清醒期。入睡困難,睡眠維持障礙,日間疲勞,難以維持清醒。夜間常伴煩躁不安的症狀。
4.自由節律型
夜間入睡困難,早上不易醒轉,或者白天難以維持清醒。典型者其症狀嚴重程度呈周期性變化。
5.時差綜合徵
在經過一次跨越5個時區以上距離的旅行以後,將持續存在7~10天,在新的環境中入睡困難,或者睡眠維持困難,伴有日間的過度思睡。旅行中如果睡眠不足或有酒精攝入者症狀更加明顯。經常進行航空旅行者易罹患慢性時差綜合徵,表現為睏倦、睡眠紊亂、虛弱無力,工作能力下降和易激惹。
6.輪班工作型
長期上夜班或者參加三班倒(8小時/班)工作者會出現類似於時差綜合徵的表現。夜班工作者嘗試在夜間睡覺,因為不能適應新的作息時刻,夜間睡眠時間被動減少。到工作日,睡眠不足將進一步加重睡眠紊亂的症狀。

檢查

通常包括主觀評估方法(臨床症狀、睡眠習慣和睡眠衛生情況、藥物使用情況和睡眠相關評估量表等)與客觀評估方法(體格檢查、多導睡眠圖等)。

診斷

病史及睡眠記錄有助於睡眠節律障礙的診斷。連續記錄2~4周睡眠記錄通常可以確診。當患者有自由節律型睡眠節律障礙,後者睡眠節律的周期性變化只有通過連續數周的記錄才能得以揭示。睡眠時相後移障礙患者,睡眠記錄反映其入睡及醒轉的時間正常的時間明顯推遲。睡眠-清醒不規則障礙的患者,其睡眠記錄就寢時間極不一致:24小時中可以分散出現多次持續2~4小時不等的睡眠,一天與一天之間睡眠出現的時間和持續時間可以呈現顯著的變異性。

治療

合理規劃睡眠作息、保證充足的陽光照射是治療睡眠節律障礙的關鍵。睡眠障礙,常由於長期的思想矛盾或精神負擔過重、腦力勞動、勞逸結合長期處理不當、病後體弱等原因引起,因此出現睡眠障礙後首先要解除上述原因,重新調整工作和生活。此外,參加適當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有助於睡眠障礙的恢復。如果生活方式調整效果不佳,需要結合藥物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