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視疲勞(asthenopia)一詞是由希臘語衍生而來的,原文的意思是指“weak eye”(眼無力)。
臨床症狀:
視疲勞的臨床症狀多種多樣,主要表現為用眼後出現:
①視覺障礙:近距離工作或閱讀不持久,出現暫時性視物模糊或重影;
②眼部不適:
眼脹、眼痛、
眼乾、眼燒灼感、流淚、眼癢、眼異物感及眼眶疼痛
病因及發病機制:
由於病因不同,視疲勞的類型也很多。視疲勞的病因主要歸納為以下3個方面。
眼部因素
調節功能異常主要包括調節不足和調節痙攣,當持續近距離工作或閱讀時,很容易引起視疲勞症狀。
雙眼視功能異常如內隱斜視、外隱斜視或融合儲備功能低下等多種雙眼視功能異常患者,在長時間用眼後會出現眼脹、眼痛或眼部不適等一系列視疲勞症狀。
屈光不正未矯正或未給予準確矯正的屈光不正患者,尤其是遠視或散光性屈光不正患者,為看清楚物體,過度或不當使用其調節和輻輳,且兩者處於相互協調和競爭的狀態,容易導致其出現視疲勞症狀。
高度屈光參差由於這些患者的雙眼視網膜成像倍率不等,其雙眼融像功能受到影響,因此容易產生視疲勞。
老視隨著年齡增加,人眼的調節幅度下降,導致近距離視物障礙,若未經合理矯正且長時間近距離工作就會出現視疲勞。
乾眼視疲勞是乾眼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有報導顯示,乾眼患者中71.3%有視疲勞症狀,而視疲勞患者中51.4%符合乾眼診斷標準。乾眼患者其淚膜破裂時間縮短,角膜上皮損傷,暴露其下的角膜神經末梢,加上角膜光滑表面受到影響,導致形覺功能受損,因此常會出現視疲勞症狀。
眼科手術術後各類眼科手術後的早期均可能岀現不同程度的視疲勞症狀,但通常是自限性的如角膜屈光手術、白內障手術、青光眼手術和斜視手術等。這裡以角膜屈光手術為例,儘管手術可以提高絕大多數患者的裸眼視力,但術後早期部分患者可能會因為屈光度數一過性遠視漂移或者高階像差如彗差增大等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近距離工作視疲勞,並訴有視物重影、眩光等不適。
某些眼病如瞼板腺功能異常、瞼緣炎、結膜炎或上瞼下垂等,當影響其視覺功能時,都可能出現視疲勞症狀。
環境因素
工作和生活環境中的各種光線與色覺異常刺激,包括照明不足致對比度下降,照明過強致眩光和光輻射等,以及色覺搭配失調或異常等都可能出現視疲勞,最典型的就是視頻終端綜合徵。
精神、心理和全身因素
精神和心理狀態及某些全身因素與視疲勞的發生密切相關,精神壓力大、神經衰弱或有神經官能症的人更易出現視疲勞。副交感神經與視皮質的高度興奮也與視疲勞有關。此外,某些特殊時期(月經期、懷孕期、哺乳期、更年期)都可能出現視疲勞。
診斷
患者的主觀症狀是視疲勞診斷的關鍵,但在明確診斷視疲勞和給予治療之前必須通過各種檢查找到引起視疲勞的病因。對患者病史進行詳細採集,仔細記錄主訴和感受,詢問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鑑別其病因是源於眼部或眼部之外的因素,若為前者,則需通過各種眼科的一般檢查和專項檢查(具體檢查內容和步驟見“視疲勞的臨床診療流程”)明確為何種眼部因素;若為後者,則需及時轉診進行相應治療。
常見的視疲勞主觀診斷指標:
①不耐久視、暫時性視物模糊;
②眼部乾澀、灼燒感、發癢、脹痛、流淚;
③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失眠。因此,在明
確視疲勞病因的前提下,用眼後出現上述症狀即可診斷為視疲勞。
預防
合適的環境光線
環境內光線不佳(太亮或太暗),特別是在用眼強度很大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中光線亮度不合適,很容易導致視疲勞。國家對於各種重要的室內場合的光線照度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基本要求是光線的亮度和分布均勻度要保持在一定範圍內。此外,對於室內照明,儘量採用光線比較柔和的光源。
近距用眼姿勢
近距離用眼時,身體應保持靜止狀態,坐姿端正,書本放在距眼睛30cm以上的地方。乘車、躺在床上、或伏案歪頭閱讀等不良習慣都會增加眼的調節負擔,增加眼外肌對眼球的壓力。寫字時,光線最好從左前方照到書本,以避免寫字時光線被右手擋住。看電視時人與電視的距離大於螢光屏對角線長的5-6倍,且室內應有一定的背景光,背景光最好是來自於屋頂燈的光線,以降低室內不同位置的亮度差。
近距用眼時間
除病理因素外,視疲勞也與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眼肌疲勞有關。通常,近距離用眼時,隔45~50分鐘休息10~15分鐘。休息時應遠眺,此外,如感覺眼睛不適,應立即休息。
戶外活動
多一些戶外的活動或運動,在促進血液循環的同時,眼睛會有更多的遠眺時間,還可以幫助放鬆眼部肌肉和神經,其對視力保護作用不言自明。
治療:
視疲勞的治療
視疲勞的治療原則是首先對因治療消除病因,然後進行對症治療。
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大類
藥物治療
改善眼調節功能藥物:由改善眼調節功能。
對因治療:七葉洋地黃雙苷滴眼液:主要作用於睫狀肌,通過增強睫狀肌的功能和增加睫狀肌的血流量來改善眼的調節功能,達到視疲勞的治療。
人工淚液治療眼疲勞:
①玻璃酸鈉滴眼液:此類藥物具有保水性,防止結膜乾燥,眼睛乾澀;
②羥甲基纖維素鈉滴眼液:可緩解眼部乾燥等刺激症狀,補充淚液中的電解質,具有一定的潤滑作用;
③右旋糖酐羥丙甲纖維素滴眼液:能緩解眼球乾燥、過敏及刺激性症狀,消除眼球灼熱、疲勞及不適感;
④聚乙烯醇滴眼液:主要成分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親水性和成膜性,在適宜濃度下,能起到改善眼部乾燥的作用。
3)睫狀肌麻痹藥物:例如複方消旋山莨菪鹼滴眼液和山莨菪鹼滴眼液等。其主要成分作用與阿托品相似或稍弱,具有明顯的外周抗膽鹼能作用,能使乙醯膽鹼引起痙攣的平滑肌鬆弛,並解除血管(尤其是微血管)痙攣,改善微循環。
4)中藥:可以嘗試使用一些具有養肝明目、補腎益精或補血安神等功效的中藥,可能也會起到改善視疲勞的效果。
《
黃帝內經》中對"視覺"的描述是"目得血而能視",血液充沛,營養才能源源不斷地運送到眼睛,使眼受到滋養,維持視覺功能。長時間用眼會導致
肝血不充,久而久之會使肝臟受損。養眼先養肝,當你眼乾眼澀或充血時、肝火旺盛、焦躁易怒時,需要
清肝以
明目。
枸杞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以及豐富的胡蘿蔔素,維他命B1、B2、C,鈣、鐵等,是健康眼睛的必需營養。
杭白菊:杭白菊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富含對眼睛有益的維生素A。不過菊花性寒,建議與枸杞子、秋桑等組方為菊啟茶泡飲效果最佳。
桑葉:桑葉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等保健養生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桑葉含有多種胺基酸和各類維生素,具有藥性平和的特點。
桑椹子: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亞油酸和少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組成,桑椹子性寒,可與桂元、
枸杞子等組方為椹元茶效果更佳。有滋補氣血、補腎強筋等功效,對肝腎功能不好引起的視物模糊等症有較好的調理效果。
桂元:桂元即龍眼,研究發現,龍眼肉除了對全身有補益作用外,還有緩解視疲勞、能增強記憶,消除疲勞等功效。
5)其他藥物:例如含有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的滴眼液,能促進角膜上皮細胞代謝和對氧的利用,達到改善眼部組織營養的作用;還有含維生素類的滴眼液,可營養視神經,緩解視疲勞。
非藥物治療
主要指一些物理治療如霧視法、遠眺法和眼保健操等,能改善眼周循環,可能會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此外,可以對患者的生活習慣、飲食、生活方式、工作量和身體鍛練等給予合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