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脂體

眶脂體

又稱眶脂肪。為充填於眼眶內未被其他組織填充的眶腔間隙中的脂肪組織。可分為中央部眶脂體和周邊部眶脂體。眶脂體對眼球、視神經、血管、淚腺都有保護作用,起固定、軟墊的功能,可減少外力對眼球震動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眶脂體
  • 外文名:adipose body of orbit
  • 作用:固定眶內軟組織
  • 特點:保護眶內器官
概述:,解剖結構:,臨床相關疾病:,眶脂肪萎縮:,眶脂肪脫垂:,

概述:

為塊狀的脂肪組織,表面由深筋膜包繞,深筋膜並伸入眶脂體內,將球下眶脂體分為2~3葉。在約25、45歲年齡組18側球下眶脂體均不超過眶下緣,在約48~70歲年齡組中有4側超過眶下緣。球下眶脂體內外長33.3士2.4(29.9~35.7)mm,中部上下高8.6士3.8(4.8~12.4)mm。
眶脂肪(orbitalfat)充填在眼眶各結構的間隙中,是眶內容物的主要部分之一,眶內血管、神經和眼外肌埋藏於脂肪組織中,對減輕和緩解外力對眼球和視神經的壓力起重要作用,是眶內各結構的重要保護裝置。按眼外肌間隙為界可將眶脂肪分為中央部(肌錐內部)和周圍部(肌錐外部)。中央部的眶脂肪由結合疏鬆的脂肪小葉構成,疏鬆而質軟。這有利於眼球運動時,肌錐內的血管、神經和一些重要組織不會受到影響。麻醉時藥物易於注入和擴散,但病理情況下的出血和滲出等亦易於侵入該部。周圍部位於肌錐外間隙,即4條直肌和眶骨膜之間,前部分到眶隔,後部分到4條直肌的起始處。以4條直肌為界可將周圍部分為外上、外下、內上和內下4個小葉,因後部無肌間膜,4個小葉的後部均與中央部相延續。

解剖結構:

眼眶脂肪外界為眶骨膜,內界為Tenon囊,前界為眶隔,後界為眶尖。按照其與肌錐的關係又將其分為肌錐內脂肪及肌錐外脂肪。肌錐內脂肪由Tenon囊、眼外肌、眼外肌間筋膜及眶隔固定在肌錐內間隙內;肌錐外脂肪由Tenon囊、眶隔及眶骨膜固定在肌錐外間隙內。Tenon囊為一層結締組織膜,包裹眼球後2/3,從視神經起至角膜緣後3mm處與球結膜融為一體,後方略厚前方很薄,尤以諸眼外肌(在附著鞏膜前)穿越Tenon囊明顯。眶隔為由瞼板向眶緣延伸的薄而有彈性的結締組織膜(又稱瞼板闊韌帶),眶隔向上與眼眶骨膜相融合,外側與外眥韌帶及眼輪匝肌部分纖維相融合,內側附著於淚前嵴及內眥韌帶。

臨床相關疾病:

眶脂肪萎縮:

義眼台植入術大多並髮結膜、鞏膜裂開、義眼台暴露、淺結膜囊、感染等,而眶脂肪萎縮發生比較少。在植入義眼台後,眶脂肪逐漸萎縮,導致植入的義眼台後退,影響外觀,如果換用較大的義眼,則可能由於義眼過重,長期壓迫下瞼導致瞼外翻,且手術損傷大更易發生併發症。因此,我們採用在原義眼台後另外再填充羥基磷灰石。手術切口應該選擇在結膜囊較深的位置,以避免瘢痕收縮致淺結膜囊,也可以防止傷口癒合不良,使得原義眼台暴露。新植入物放在原義眼台後方或側後方,可防止其與結膜接觸使結膜開裂,另外,也可儘量保證結膜面的光滑平整,有利於安置義眼。由於植入的羥基磷灰石是數個碎塊,早期未血管化時,可在眼內移動。眶脂肪是眼眶內的重要填充物,外傷、手術、植入的異物均可能導致其吸收,從而影響眼眶的飽滿程度,手術時應儘量避免過度損傷眶脂肪。

眶脂肪脫垂:

隨著年齡增加,前方的眶隔變薄萎縮,結構鬆弛,眶脂肪可由薄弱處脫入眼瞼皮下或結膜下,稱為眶脂肪脫垂或眶脂肪疝。
1、易發部位:
(1)下瞼眼袋是由於下方眶隔變薄,眶脂肪脫出於下瞼皮下所致。
(2)上瞼內側局限性眶脂肪脫垂由於上瞼內側眶隔萎縮變薄引起,形成上瞼內側皮下花生米樣突起。
(3)外眥結膜下眶脂肪脫垂由於外側眶隔薄弱引起,多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類似於結膜腫瘤,臨床上容易誤診。
2、病因病理:
原發性結膜下眶脂肪脫垂的發生機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瞼皮膚變薄、鬆弛,缺乏彈性;眼輪匝肌及眶隔同樣鬆弛變薄,受眼壓影響常可導致眶內脂肪突出使外觀呈現腫眼泡,在上瞼外側淚腺可同時脫垂,下瞼則形成典型的眼袋外觀,原發性結膜下眶脂肪脫垂多在顳側發生。有學者認為Tenon囊裂開使肌錐內脂肪向前突出形成結膜下脂肪脫出。其他學者認為Tenon囊於眼外肌穿入處相對薄弱,肌錐內脂肪向前突出形成結膜下脂肪脫出,部位多在眼球顳上象限。本組所有病例發生部位與其報導一致。病理檢查大體外觀呈黃色,質地軟。鏡下為成熟的脂肪成分。
3、影像檢查:
眶隔在CT橫斷位上是位於眼球與眼瞼之間薄薄的一層軟組織結構,正常情況下眶隔不易顯示。結膜下眶脂肪脫垂患者由於脂肪的對比,可以顯示眶隔前移,眶內脂肪脫出眶外。在排除其他明確誘因(眼眶手術史、眼眶占位性病變等)的前提下所致繼發性結膜下眶脂肪脫垂者,可診斷原髮結膜下眶脂肪脫垂。CT表現位於眼球表面顳上象限脂肪密度腫塊,邊界清楚,CT值-40~-60H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