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與歷史

真理與歷史

本書為閱讀中國系列之喜瑪拉雅學術文庫”之一,通過對中國近代史上兩位獨具特點的學者——陳寅恪、傅斯年的分析論述,進而透視近代中國史學的變遷以及史家在社會當中地位之轉變,同時進一步分析史家與建立民族認同之關係。

基本介紹

  • 書名:真理與歷史
  • 頁數:318
  • 出版時間:2008-06-01
  • 開本:16開
作者簡介,目 錄,基本信息,圖書摘要,

作者簡介

施耐德,教授,受教於德國波鴻大學與台灣政治大學,曾任教於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系。從2000年起擔任荷蘭萊頓大學現代中國學教授,於2006年建立現代東亞研究所併兼任該所所長。

目 錄

第1章 導論
第2章 陳寅恪和傅斯年的生平
一 陳寅恪(1890~1969)
二 傅斯年(1896~1950)
第3章 新史學的形成
一 康有為以前的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
二 民族主義史學的形成
第4章 陳寅恪和傅斯年的史學理論
一 陳寅恪
二 傅斯年
第5章 研究實踐
一 陳寅恪有關中國“中世紀”的著作
二 傅斯年關於先秦歷史和思想史的研究
第6章 詮釋
附錄1:調和歷史與民族?——歷史性、民族個別性以及普遍性問題
附錄2:世界歷史與歷史相對主義的問題——1919年以後梁啓超的史學
參考書目
一 原始文獻
二 參考文獻
三 工具書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8-06-01
·版次:1
·總頁數:318
·印刷時間:2008-06-01
·印次:1
·字數:300000
·ISBN:9787509701911
·大小:16開
·裝幀: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第1章 導論
自東歐劇變以來,在中國學研究中,學者們對中國現代史的評價產生了明顯的轉變。這種轉變發端於中國開始進行改革的20世紀70年代末期。在此之前的幾十年中,所謂“挑戰與回應”模式一直在研究中占據著領導性地位。此模式的出發點是,中國自鴉片戰爭以降因受西方的影響,其傳統價值觀和社會結構開始逐漸解體。就與傳統決裂這一假設而言,中國學研究的看法與一般現代化研究的看法是相當一致的。
長期以來david apter等理論家始終認為,現代化過程的特徵是個別傳統的逐漸沒落,以及一種具有普遍性、以西方為導向的現代社會之形成與發展。上述看法在20世紀70年代受到另類更強調傳統文化影響的觀點的質疑。由於印度、中國和日本有著較為悠久和完整的文字記載的歷史傳統,而且它們在面對來自西方的挑戰時所做出的反應也不盡相同。因此,這類觀點如samuel eisenstadt的研究,從一開始就對印度、中國和日本著墨甚多。這種觀點上的轉變引發了對一些理論構想的討論。按照這些理論構想,傳統主義不再被視為一種受傳統束縛、抵制任何變革的思想態度,而被看作一種有意識將傳統因素融於現代化過程中的努力,努力的目的是要在通往未來的現代社會道路上,協助民族和文化認同之確立以及社會的團結。
eric hobsbawm在其有關傳統主義的研究中認為,在過去二百年的社會變革中創新傳統的成分多於承襲傳統的成分。而人們在求索一個“適合的歷史過去”之過程中塑造了“虛構的傳統”。在應對新的挑戰時,這種“虛構的傳統”不但能使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範正當化,同時也重新確立了歷史的延續性。本人在此要指出一點,即這種觀點低估了流傳下來的象徵與價值觀念系統的作用。同時,此觀點還以一種不受過去影響、只按照眼前利益來構造傳統的可能性為出發點,而這並不符合事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