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山道觀

真武山道觀

真武山位於湖北省襄陽市襄陽城的西南,在鄂西北有“小金頂”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武山道觀
  • 所屬地區:襄陽市襄陽城的西南
簡介,仙山緣起,幾經滄桑,名山風采,

簡介

“大金頂”則是指湖北省十堰市轄區丹江口市(古均州)的武當山。在傳統習慣中,朝均州武當山者,先要來到襄陽真武山,給真武大帝上表章,算在真武大帝處報了到。有錢財和精力者當繼續去武當山天柱峰朝金頂,錢財精力不足或患病者可就此迴轉,也算實現了朝拜真武大帝的心愿。
真武山道觀
襄陽真武山道觀
真武山又名龜山,因山形似龜,雄踞襄陽城外和漢江邊而得名,俗稱九宮山。因山上建有真武廟,故又有“小武當”、“小金頂”、“真武山”之稱,襄陽居民訛音稱“周公山”。真武山腳下,有李曾伯《襄樊銘》的摩崖石刻和劉備馬躍檀溪遺址。每年三月三(據說農曆三月三為真武大帝生辰),這裡遊人如織,信眾雲集。平日訪者不斷,偶有港、澳、台及海外人士遠道來訪,真武山聲名遠播可見一斑。

仙山緣起

山頂道觀幾間磚木廟宇是明朝宣德年間襄陽人蕭旭募建的,早已坍毀,而今真武山道觀是仿武當山祖師殿恢復性建築,分上、中、下三觀,已初具規模。白玉台基,玉欄四圍,蟠龍躍然於石階之上,重檐隆起大殿巍峨凝重,偏殿碧瓦翹角,鼎爐香菸裊裊,百米多長的紅牆蜿蜒鑲砌在峰側陡岩,琉璃屋頂閃耀空際。古建築依山取勢,錯落有致;且屹立漢江岸畔,青山碧水,詩情畫意,宛若仙境。佇立山上,危崖高聳,有遺世獨立之感。絕壁之上百米圍牆紅牆綠瓦,大殿之中真武金身威嚴如儀。東南方向峴山、琵琶山滿目蔥蘢。俯瞰山下襄樊二城氣勢恢宏,漢水浩蕩,氣象萬千。
資料記載:唐宋元時,山上已有多處廟舍。《襄陽府志》記載:明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降諭修建武當山宮觀。滿載“管運武當山琉璃諸物”小船數以“萬計”,停泊襄陽龜山下的漢江邊,“時風濤方作,頃之祥雲數見,水天一色,鹹謂元帝(真武大帝)顯應”,於是先在此山修建玄武真宮,龜山也隨之更名真武山。《襄陽縣誌(卷二建置寺觀)》記載:“真武廟在九宮山,明宣德中里人蕭旭始立廟,……香火日盛,號為小武當”。《襄陽縣誌(卷一地理)》記載:“龜山在縣西四里,一名小武當山,俗呼九宮山,山上有石,襄人以三月三日來游,謂可免災。山麓有劉先主亭(名勝志),山腰有礤礤石鐫天峰清眺四字。雍正間,守道魯之裕以羊叔子宴遊當在是山”。
在歷史傳統習慣中,朝武當山首先要到真武山給真武大帝上表章,算是報到。據《太岳太和山紀略》記載:“真武觀……在襄陽城西二里……謁太和(武當山太和宮)者先奏表於此”。財富力強者,繼續去均州(今丹江口)武當山天柱峰朝金頂,錢乏體弱者,到真武山即使迴轉也算還了朝拜真武大帝的心愿。

幾經滄桑

真武山道觀,歷史上是武當山系列道觀中的第一道觀,其規模屬其中最大的,海內外享有盛名。因道觀毗鄰漢江,處在鄂、川、陝、湘、桂、滇數省來往的通衢大道,水旱碼頭,交通十分便利,眾多香客慕真武神應,使鄂西北“小武當”增添無限光彩。從農曆臘月三十到三月三,到真武山朝山敬香的香客最多。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真武山道觀香客仍然十分興盛。在鼎盛時期,道觀建築的殿堂、房屋有350多間,道人近百人。後來,大部分殿堂毀於戰火。“文革”中僅存的祖師殿、聖公聖母殿、娘娘殿又被當作“四舊”拆毀,道教活動一度中止。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襄陽市道教徒和廣大信士弟子多次向市民族宗教局和上級宗教事務主管部門提出恢復真武山道教活動場所的要求;部分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多次提出恢復真武山道觀和道教活動議案。1994年8月30日,襄陽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恢復真武山道觀,並將真武山的道教活動場所開放。1995年以後,幾經協調,真武山的開山炸石局面得以制止,政府投資100多萬元治理了因開山炸石造成的山體塌陷。幾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道觀恢復性建設進展順利,現已初具規模。
現在,真武山新建了道觀殿堂9座、生活配套設施33間、新塑神像14尊。山下新落成的真武山道觀石牌坊,巍峨莊嚴。真武山廣場建設已具雛形。雖然道觀一直處於恢復性建設之中,仍不時可以看到有虔誠的香客和慕名而來的遊覽者。
2003年10月1至7日(農曆9月初6至12日),經襄陽市宗教局批准,真武山道觀舉辦九月九廟會,農曆9月9日是道教傳統節日,是真武祖師修道成仙之日,每逢此日,各方信士遊客紛紛到真武山朝聖真武祖師。這是1995年恢復道教活動以來第一次舉辦廟會,為答謝多年來各方對建設的支持,真武山道觀經韻團道眾特為廣大信眾和遊客作祈福迎祥大法會,邀請武當山武道功夫團、湖南省精武醒獅團隊進行了7天14場道教武當神功和舞獅表演,這是襄陽市道教信眾的一大幸事。

名山風采

宛如三角翠屏的真武山,橫亘在襄陽城西南。從檀溪路南望,她身背綿延的五嶺,虎頭、華山、鳳凰高聳,端坐在蔥蘢懷抱之中,不起眼的小山頭,文化積澱可謂深厚。幾百年來,出於飽覽“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勝境心態的並不多,朝拜“小頂”卻成時尚,與武當山大頂齊名,年節更是蜂擁,祈求真武祖師庇佑,印證了千年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遠望真武,峰嶺高低各不相同,如從東麓望去,一線刀刃,高可及天,似有“自古華山一條路”的險絕;西坡一片鬱鬱蔥蔥,林濤沙沙,登臨此山,輕風拂面,怡神開懷;倚欄極目小望,古城新貌,玉帶映襯,浩淼漢江從天際而來;萬頃沃野,一展平疇,大河急轉南下,宛如有意環抱襄州古城、真乃天地造化;南山一帶群山起伏,真武山處於中央尖角,水闊天空,無酒自醉。
漫步山道之上,常可見有道人在後山採摘野菜,可知觀中道人勤勞節儉。現任住持是清慧道長肖品和,為武當派開山鼻祖張三豐的第十四代正宗傳人。肖雖是一位年輕的道人,但出家修道已有多年,眉宇間透著儒雅睿智。真武山的道人在肖道長的言傳身教下,大部分精通武當功夫。據報導,2004年11月8日,20多位德國武術愛好者專程來到真武山學習中國武當功夫,肖品和道長高興地傳授給他的外國弟子們一套武當三豐派養生功法。
遊覽仙山,眾多古蹟如繁星點點,可謂“青山細品覓史跡,不盡小山藏神秘”。首先見到矗立的巨大石額,上書“縱覽漢峴”。而就在東山麓腳,鐫刻有20平方米的摩岩,記載著宋末抗擊入侵的戰績--“紀功銘”。《三國演義》中劉備馬躍檀溪的故事也發生在這裡。在真武山北麓,一青石上粗大的馬蹄印跡至今猶在,保存完好。相傳是劉備騎馬飛躍檀溪的地方,是“三國”時期著名的遺蹟之一。
南坡幽谷陡立著直插天穹的石壁,此為開山取石所留遺蹟。上個世紀這裡開山炸石,滿足城鄉建設需要,硬是劈去半面山體,人工開山遺蹟平添了名山新景。走進狹窄谷道,褐石棱峋,佇立仰望,壁立千仞,錯落欲崩,氣勢恢宏,賞玩秀麗風光後,這裡又是一番強悍豪邁氣勢。唐代詩人孟浩然曾詠唱故鄉山巒“石壁疑削成”,此情此景,兀然眼前。山頂的紅牆小樹,如月宮瓊閣桂枝懸於空中,讓人頓生“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之感。
據真武山肖品和道長所言,道觀計畫配合真武山廣場建設在山下建造一些房舍,以備接待之用;在南坡幽谷半崖處將修建南岩宮;石壁將建成大型摩崖石刻,刻道德五千言於其上。可以想見,將來的真武山定將別有一番風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