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學書院於光緒九年(1883),由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史伯創建於施埔。
基督教施埔堂,原名真學堂,是英國聖公會在中國福州建造的一座重要教堂,由包爾騰牧師建於1883年,位於今福州市倉山區福建師範大學旁的學生街。今天常提到的“施埔堂”為兩層迴廊式建築,實際上是真學書院五大建築群中的“丙”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學書院
- 時間:光緒九年(1883年)
- 創立者:英國聖公會傳教士史伯
- 地點:施埔
歷史建築群,歷史沿革,
歷史建築群
真學書院占地約14畝,由6座大樓及附屬樓組成,設計建築均為英式風格。單體建築為殖民地柱廊式,周圍有甲乙丙丁戊五大建築群,基本上由西式雙層及單層組成,由一道圍牆將之與外隔絕。
甲座 -原為教區職工住宅,為紅磚洋樓。據一位路老先生回憶,當年新四軍曾租用該樓開辦門診。現已拆除。
乙座 - 原為教區職工住宅。
丙座 - 教堂,即現施埔堂所在位置。
丁座 - 原功能不明。
戊座 - 主教住宅,原大主教張光旭先生曾居住於此。
歷史沿革
建築群原名“真學堂”,建於光緒九年(1883年),是英國安日甘會(即聖公會)福建教區總部所在地,系中國五大教區之一。
1889年,建築群更名為“真學書院”(神學院),專門培養聖公會的教牧人員。
1906年,真學書院加入中華聖公會福建教區。
1940年,真學書院與衛理公會的福音齋合併,組成福建協和神學院。
1941年,福州淪陷。聖公會主教恆約翰以福建國際紅十字會會長名義在“真學書院”籌建難民所。籌辦委員會主任為夢園的主人葉見元先生。福建國際紅十字會開始在基督教施埔總部及各難民所設點接收中國公民。
1950年代,真學書院併入南京金陵神學院。
1966年文革期間,教堂被關閉。
1990年,改名施埔堂重新開放。
1994年,該堂有信徒6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