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孔

真孔,區別於“偽孔”(“假孔”),是孔子嫡系後人的自稱。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歷代封建政府在尊崇孔子的同時,還不斷地“眷顧”、“優渥”他的子孫。把嫡長裔孫冊封為“衍聖公”,延續長達二千多年。這個貴族世家不為朝廷爭權奪利所搖撼,更不隨更朝換代而浮沉,雖迭經改朝換代,位高權大之勢未變。孔氏族人不納賦稅,不服徭役。就連孔府的廟戶佃戶也享受優免差徭的特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孔
  • 屬性:孔子嫡系後人的自稱
  • 相關名人:孔子
  • 相關學科:歷史學
“真孔”與“偽孔”

孔氏家族特有的身份和歷史地位,決定了其必定受到萬民關注。世人希冀托神明之福生為闕里苗裔,而得到皇上“眷顧”,很多達官貴人慕其名,以姓孔為榮。早在列國時,衛國有孔達,是由姬姓而改,鄭穆公的二個兒子公子志和公子僖,他們的子孫俱姓孔。歷代皇帝賜給孔府供其役使的家奴也大多奴隨主姓而姓孔。更有奸佞歹徒冒襲孔裔,私窺爵祿,無所不用其極。
孔氏族人為防魚目混珠,將子姓孔氏後裔編為五位,稱內院真孔。將非子姓孔氏後裔稱為外院偽孔,決不讓偽孔冒入孔氏族譜。而每次修譜,總有偽孔妄圖冒入。宋紹興三年,有偽孔強行冒入孔氏祖譜,四十九世族長堅決不從,遂慘遭全家十一口滅門之禍。
後梁末帝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孔府家奴掏糞役劉景,奴隨主姓而姓孔,其裔孫孔末看到時勢混亂,孔氏子孫多單傳,門祚衰弱,遂糾集亂民謀殺了曲阜縣主薄孔光嗣,將曲阜子姓孔氏一族殘殺殆盡。他勾結權貴,冒允孔氏後裔襲文宣公併兼任曲阜縣令十八年。後唐明宗長興元年(公元930年),明宗皇帝李稟經調查核實孔末為偽冒,下令處死了孔末。
天佑孔氏不絕。值奸人篡宗,正裔殆盡時,方生九月的仁玉被母親藏於孔林西北張羊村外祖母家。從此改名換姓十八年,由張家撫養成人。仁玉後人為報姥姥恩,將姥姥葬於孔林,歲時祭祀等同孔氏先祖,仁玉被孔氏子孫尊為中興祖。
孔氏族人入譜有嚴格的入譜條件和嚴密的審核手續。通常在開修前,先由孔府發布告示,就修譜的條規、注意事項等公布於眾。例如就有這樣的規定,“不循世次,隨意妄呼者,概不準入譜。”“其有背祖辱先,流為邪教及入各等匪類者,不許入譜,永為外孔。”民國修譜規定:“凡養異姓為子者,贅婿冒姓者,子隨嫁母攜來同居者,流入僧道者及下賤者,不孝不悌乾犯名義者,俱不準入譜”。為嚴防假冒,要求入譜者“具甘結互保”。要求“該戶首戶舉及各支派族人秉公查核,不得瞻徇濫收,亦不得挾嫌故斥”,否則從嚴議處。
在正式開館修譜之日,照例衍聖公率領修譜人員跪叩孔廟宣誓:“毋便己私,毋徇情面,毋存疑致濫,毋挾怨生嫌,各宜清白乃心恪供厥事。渝此盟者,宗族所不齒,名教所不容,祖宗棄之,無克有嗣”,然後才開始修譜。
祖譜修畢後,印刷發行。孔氏族譜分朱刷和墨刷兩種。四部朱刷分藏於崇聖祠、聖祖廟、宗子家廟和衍聖公府。墨刷的分發給各戶、派、支的戶頭、戶舉和族長等。據記載,明天啟譜共印九十八部,清康熙譜共印一百部,清乾隆譜共印一百五十六部,收族19849人,民國大譜共印全譜三百一十四部,支譜一千六百一十七部,收族56萬人。至2007年,孔子後裔傳衍到八十三代,輩分最小的是“念”字輩的十歲小女孩。健在的孔子後裔已近四百萬人。在大陸的孔子後裔有三百五十多萬,在中國香港、台灣地區及韓國、美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也居住著大批孔子後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