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城市:走馬觀城》作者馬國馨遊歷多國,以建築師的視角、散文式的筆觸撰寫的城市紀行,意圖為讀者開啟一次跨越時空的閱讀之旅,書寫建築背後的故事。《看得見的城市:走馬觀城》包括寶島南北觀城記、枯山水園訪京都、訪奈良名所印象、袖珍摩納哥印象等。帶你遊覽世界著名的建築文化及建築特色。
基本介紹
- 書名:看得見的城市:走馬觀城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6頁
- 開本:16
- 品牌:同濟大學出版社
- 作者:馬國馨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84880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看得見的城市:走馬觀城》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馬國馨,1942年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1959—1965年在清華大學建築系學習,畢業後分配到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工作至今。現任總建築師。1991年獲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被建設部授予勘察設計大師稱號,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以來從事建築規劃設計工作及建築理論和歷史的研究。主要負責和參與的設計作品有毛主席紀念堂(1976)、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1990)、首都國際機場新航站樓(1999)、北京宛平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和雕塑園(2000)等。專著有《丹下健三》(1989)、《日本建築論稿》(1999)、《體育建築論稿一從亞運到奧運》(2006)、《建築求索論稿》(2009)等,另著有《學步存稿》(2008)、《尋寫真趣》(2009)、《學步續稿》(2010)、《尋寫真趣2》(2011)、《清華學人剪影》(2011)。
圖書目錄
前言
寶島南北觀城記
枯山水園訪京都
日本民家園採風
首辦奧運談東瀛
訪奈良名所印象
西行印度筆記選
袖珍摩納哥印象
古奧林比亞懷古
德國最古老城游
僧侶之鄉慕尼黑
克里姆林和紅場
莫斯科河看建築
莎翁故里半日行
華府湖畔新景添
寶島南北觀城記
枯山水園訪京都
日本民家園採風
首辦奧運談東瀛
訪奈良名所印象
西行印度筆記選
袖珍摩納哥印象
古奧林比亞懷古
德國最古老城游
僧侶之鄉慕尼黑
克里姆林和紅場
莫斯科河看建築
莎翁故里半日行
華府湖畔新景添
序言
在《走馬觀城》一書的前面,作為編著者還要多寫上幾句。
本書的最早策劃啟動是在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葉廷芳先生打電話給我,談起同濟大學出版社正在向他約稿,問我是否有興趣?當時我有些猶豫,一是沒有和同濟大學出版社合作過;二是也沒有想到什麼合適的題材。此後,同濟大學出版社的劉芳女士鍥而不捨,幾次打電話和面談溝通,使我對出版社的意圖有了了解,於是開始檢索自己手頭有無合適的素材。
此前自己出書都是把內容相近的文字集結出版,以使主題比較集中突出,如日本建築、體育建築等。當時正在收集有關環境與城市的論文和材料,為新的合集做準備。其中有若干篇文字是訪問國外一些城市後的印象,覺得比較適契約濟大學出版社的要求。於是準備抽出來單獨成集。一共有八篇左右,同時又從以前的文集裡找了兩篇來擴大一下篇幅總量(有點炒冷飯的意思)。
另外出版社也明確提出要求,希望本書中除了已發表過的文章外,還應有一定數量首次發表的文字。在2011年3月初和同濟大學出版社簽訂了契約之後,陸續又趕寫了五篇,這樣就形成了目前這14篇文字的篇幅(有兩篇內容有關聯的文字,按照編輯要求合成了一篇)。
出版社要求本書的讀者面能更寬一些,我想圖文並茂可能會更加直觀,並可增加可讀性和趣味性。此前多次去國外旅遊或考察也積累了大量的膠片和數字影像資料,一直想派上點用場,這次正好是一次機會,全書用了約300張圖片。除去一些因內容需要,或一些空中鳥瞰角度的圖片是翻拍自有關資料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照片都是筆者自己拍攝的,這也是向讀者的一次匯報。
長期以來,由於自己一直從事建築設計職業的關係,所以十分擔心寫作的內容過於專業化而讀來費解,或引不起讀者興趣,有些涉及歷史方面的內容也不是自己的長項。總覽全書語言不夠豐潤,可讀性不足的問題確實存在,只能說是自己在寫作方面一次新的嘗試吧。成書後除了心情十分忐忑不安外,很希望能從讀者那裡得到真實的反饋信息和指導意見。
由於2012年我去國外探親時間較長和另外一些客觀原因,本書的進展略有延遲。但在同濟大學出版社社長支文軍教授的親自過問下,出版工作後來得以順利進行。在此除了支社長外,還要對有關責任編輯、責任校對、封面設計和版式設計的各位先生一併表示感謝。另外承蒙梁思成獎獲得者,全國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築師劉力學長為本書題寫書名,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創作》雜誌社負責了文字錄入和圖片掃描等工作,在此也一併致以感謝!
2013年5月1日假日
本書的最早策劃啟動是在201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的葉廷芳先生打電話給我,談起同濟大學出版社正在向他約稿,問我是否有興趣?當時我有些猶豫,一是沒有和同濟大學出版社合作過;二是也沒有想到什麼合適的題材。此後,同濟大學出版社的劉芳女士鍥而不捨,幾次打電話和面談溝通,使我對出版社的意圖有了了解,於是開始檢索自己手頭有無合適的素材。
此前自己出書都是把內容相近的文字集結出版,以使主題比較集中突出,如日本建築、體育建築等。當時正在收集有關環境與城市的論文和材料,為新的合集做準備。其中有若干篇文字是訪問國外一些城市後的印象,覺得比較適契約濟大學出版社的要求。於是準備抽出來單獨成集。一共有八篇左右,同時又從以前的文集裡找了兩篇來擴大一下篇幅總量(有點炒冷飯的意思)。
另外出版社也明確提出要求,希望本書中除了已發表過的文章外,還應有一定數量首次發表的文字。在2011年3月初和同濟大學出版社簽訂了契約之後,陸續又趕寫了五篇,這樣就形成了目前這14篇文字的篇幅(有兩篇內容有關聯的文字,按照編輯要求合成了一篇)。
出版社要求本書的讀者面能更寬一些,我想圖文並茂可能會更加直觀,並可增加可讀性和趣味性。此前多次去國外旅遊或考察也積累了大量的膠片和數字影像資料,一直想派上點用場,這次正好是一次機會,全書用了約300張圖片。除去一些因內容需要,或一些空中鳥瞰角度的圖片是翻拍自有關資料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照片都是筆者自己拍攝的,這也是向讀者的一次匯報。
長期以來,由於自己一直從事建築設計職業的關係,所以十分擔心寫作的內容過於專業化而讀來費解,或引不起讀者興趣,有些涉及歷史方面的內容也不是自己的長項。總覽全書語言不夠豐潤,可讀性不足的問題確實存在,只能說是自己在寫作方面一次新的嘗試吧。成書後除了心情十分忐忑不安外,很希望能從讀者那裡得到真實的反饋信息和指導意見。
由於2012年我去國外探親時間較長和另外一些客觀原因,本書的進展略有延遲。但在同濟大學出版社社長支文軍教授的親自過問下,出版工作後來得以順利進行。在此除了支社長外,還要對有關責任編輯、責任校對、封面設計和版式設計的各位先生一併表示感謝。另外承蒙梁思成獎獲得者,全國設計大師,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築師劉力學長為本書題寫書名,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建築創作》雜誌社負責了文字錄入和圖片掃描等工作,在此也一併致以感謝!
2013年5月1日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