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由於種種距離的阻隔,人們對它的認識局限於媒體或追捧或批判的浪潮中。杜拜是奢華的,是“剝削成性”的,是“殘暴”的,是“投機主義產生的泡沫”。但是,關於杜拜有一個事實相當令人矚目,那就是形形色色的言論,沒有一個能阻擋數以萬計的人去杜拜尋夢的腳步。作為沙漠中的購物中心,杜拜會持續繁榮嗎?它有沒有可能一夜之間被沙漠埋葬?酋長的專制統治能讓杜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嗎?除了石油,杜拜的將來該依靠什麼?生活在富人天堂的窮人在杜拜過著怎樣的生活?喬·班尼特走進杜拜,親自揭開杜拜喧囂與奢華的面紗。 作者用詼諧、幽默且富有機智的文字把他看到的最真實、最全面的杜拜呈現在讀者眼前,顛覆了覺得部分人對杜拜的膚淺認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看不見的杜拜:一個西方人的親歷記
- 譯者:秦竟竟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4106381
- 作者:喬•班尼特 (Joe Bennett)
- 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337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當杜拜在沙漠中崛起,速度和高度都令世人咋舌的時候,掠過奢華的表面,我們更需要冷靜對待。
在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奢華的人和卑微的人有著怎樣截然不同的生活?
最先進的硬體設施、全球化的奇蹟與堅守的傳統該如何共存?
跟著作者的腳步,探尋最真實生動的杜拜。
在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奢華的人和卑微的人有著怎樣截然不同的生活?
最先進的硬體設施、全球化的奇蹟與堅守的傳統該如何共存?
跟著作者的腳步,探尋最真實生動的杜拜。
作者簡介
〔英〕喬·班尼特(Joe Bennett)
1957年出生於英國伊斯特本市,先後在布萊頓大學和劍橋大學接受教育。他曾在多個國家教授英語,1987年赴紐西蘭一年,並且居留。1998年,他放棄教學工作,開始了報社專欄作家和遊記作家的專職生涯。
喬三次被評為紐西蘭“年度專欄作家”,寫了四本關於旅行的書,由西蒙與舒斯特爾出版社(Simon and Schuster)英國公司出版。此外,還有多部關於第三世界國家的著作問世。
1957年出生於英國伊斯特本市,先後在布萊頓大學和劍橋大學接受教育。他曾在多個國家教授英語,1987年赴紐西蘭一年,並且居留。1998年,他放棄教學工作,開始了報社專欄作家和遊記作家的專職生涯。
喬三次被評為紐西蘭“年度專欄作家”,寫了四本關於旅行的書,由西蒙與舒斯特爾出版社(Simon and Schuster)英國公司出版。此外,還有多部關於第三世界國家的著作問世。
圖書目錄
1·下雪吧,下雪吧,下雪吧
2·我愛你,我尊敬你
3·只是遛遛狗
4·必需品
5·沙漠舞會
6·一起來購物
7·如何運作
8·迪拉一游
9·和我一起飛
10·你一定
11·自駕游開始
12·儒艮在哪裡
13·雨灌旱谷
14·那一片海灘
15·邂逅
16·美麗的火鶴花
17·環島新用途
18·顫抖的扎比
19·隨韋恩賓士
20·選擇你的山羊
21·再見了,杜拜
2·我愛你,我尊敬你
3·只是遛遛狗
4·必需品
5·沙漠舞會
6·一起來購物
7·如何運作
8·迪拉一游
9·和我一起飛
10·你一定
11·自駕游開始
12·儒艮在哪裡
13·雨灌旱谷
14·那一片海灘
15·邂逅
16·美麗的火鶴花
17·環島新用途
18·顫抖的扎比
19·隨韋恩賓士
20·選擇你的山羊
21·再見了,杜拜
序言
序言
上學期間我沒怎么聽說過杜拜。要是有人問我杜拜在什麼地方,我也許會猜是在非洲。這回答也不算錯得離譜。話說回來,就算我猜它在印度,或者亞洲甚至歐洲,全都算不上錯的離譜。杜拜其實離任何地方都不遠,這種居於中心的地理位置對它十分有利。
40年前我沒聽說過杜拜,那是因為當時的杜拜沒什麼值得說的。它只是阿拉伯海灣邊一個炎熱的小港口,幾百年來一直有人住在那裡。他們靠海吃海,以魚為食,以販魚為業。但是這么多年來人口並沒有增加多少,因為他們所居住的土地是沙漠。那片沙漠供給他們的只有棗子、一點點肉類和屈指可數的淡水水源,所以那裡的人們一個個瘦骨嶙峋,只能固守在沿海地區。那時的杜拜,跟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一樣,是個寧靜的國度。
然而有誰知道,阿拉伯人也曾稱霸一方。在8世紀中葉,也就是伊斯蘭教誕生僅僅一百年之後,阿拉伯帝國的版圖甚至超過了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它將西班牙和大約2/3的地中海沿海地區收入囊中,橫掃了現在土耳其所在的區域,切入了印度次大陸。它的勢力延伸到了中亞的雄偉山脈,甚至越過群山到達了如今的中國西部地區。總之,阿拉伯是當時的世界大國,伊斯蘭教是當時的世界大教。
今天,全世界都應當感謝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因為它讓西方國家明白了學無止境。當歐洲國家還處在部落統治的蒙昧階段時,阿拉伯帝國已經開始大力推進科學和哲學,編譯古典文學作品。它從印度引進數學,並對源於遠東的技術加以改進。
但是,就像所有的帝國一樣,阿拉伯帝國漸漸地走向衰落,它被打回原形,似乎陷入了永久的沉睡。時間一晃到了20世紀,在杜拜發現了石油!石油給杜拜帶來的衝擊和中東大部分地區類似,財富由此滾滾而來。要不是因為石油,杜拜可能仍然在太陽底下打著盹,而我則依然以為它在非洲。
找到石油或者“被”找到石油的地區後續反應各不相同。許多領導人貪婪地吞噬揮霍著石油所帶來的財富,但杜拜的領袖無疑更睿智。也許是因為石油產量不如其他國家多,它預見到了將來開採完的那一天。所以杜拜著手進行旨在持久的建設。它創建的成果就是這座似乎一夜崛起的城市。
短短几十年後,杜拜儼然成了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它成功地發展了旅遊業,建起了舉世聞名的大樓,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自1960年以來,杜拜的人口增長了大約20倍。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這些成就杜拜都是通過和平的方式獲得的。儘管杜拜坐落的地區並不安寧,那裡的流血衝突事件時有發生,它卻沒有經歷過任何戰爭,也沒有遭受過恐怖主義的襲擊。在穆斯林和所謂的基督教的對立愈演愈烈的局勢中,杜拜神奇地置身事外。
表面看來,杜拜可以稱為成功發展的典範,但同時它也不乏尖銳的批評者。美國經濟危機席捲全球,造成人們對資本主義的恐慌,有關杜拜的文章大量湧現,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它的憎恨。這些文章的作者大部分是英國人,他們把杜拜看作一個腐朽世界的標誌,這樣的世界行將崩潰。在他們眼中,杜拜傲慢,杜拜殘酷,杜拜剝削,杜拜是投機的泡沫。總而言之,杜拜非常殘忍可怕,要是經濟危機能把杜拜消滅,至少也算是功德一件。
在《獨立報》上,約翰·哈里稱杜拜為“建立在貸款、生態滅絕、鎮壓和奴役之上”的城市。
在《星期日時報》上,羅德·里德爾斷言杜拜是“奴隸制國家”,它“仍未根除戰前法西斯式的神權統治”。
而《紐約時報》的西蒙·詹金斯則發表了一番預言。“最終沙丘將掩埋杜拜的浮華。”他這樣寫道,杜拜是“對神權過度崇拜的絕響,無視人權的利己主義的天堂”。
我本人也低調地加入了這場針對杜拜的口誅筆伐。2008年在報紙專欄里,我將杜拜稱之為“某些人的精神家園”。我所指的“某些人”,是那些用黑莓手機戴勞力士手錶的商界精英們,他們對世界沒有別的貢獻,唯獨能通過無良手段把1美元變成2美元。
那么又是基於什麼樣的證據,令我們如此地鄙視杜拜?別人我不好說,但我自己幾年前的夏天曾經在杜拜待過4天。那4天裡,天氣熱得人什麼事都做不了,我唯一的活動就是從賓館的空調房挪到帶冷氣的酒吧。換句話說,我對杜拜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我的觀點當然純屬偏見。
我的偏見,部分來源於一位名為威爾弗雷德·賽西傑的英國貴族的影響。賽西傑是個特立獨行的探險家。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他曾多次穿過阿拉伯半島的沙漠,兩次走過無人區,要知道那片區域在地圖上是一片可怕的空白。他仿照心目中的英雄“阿拉伯的勞倫,將自己打扮成阿拉伯人,跟隨泛稱為貝都因(Bedouin)的阿拉伯遊牧部落一起跋涉。他說這些牧民是“天生的冒險家”、“看不起外族人,受不住約束”。他把他們描繪成一個英勇的民族,但同時也是一個注定滅亡的民族,因為那時候當地已經發現了石油。現代化的產物在沙漠周邊四處探查,蠢蠢欲動。賽西傑預言,它們將引誘進而毀滅原本古老而高貴的生活方式。
賽西傑幾年前剛去世。晚年時期,他曾受邀回到阿聯,看到了杜拜和阿布達比(Abu Dhabi)迅猛發展的新城市。他看不慣這些地方,說它們是“阿拉伯的噩夢,最終的幻滅”。當然,這只是一個老人對於逝去的往昔,對於“時光不再……和一個傑出民族消亡”的哀嘆。然而,這一哀嘆無疑很具有說服力。舒適的扶手椅,幾步之遙的超市……杜拜的現代化很容易被看成淺薄的實利主義對古老貴族的勝利,物慾對榮譽的勝利,購物慾對自持力的勝利。
同樣輕易地,杜拜被視為西方自由市場政策最完美的詮釋。但是,杜拜不是西方國家,它姓穆斯林。杜拜的法律也不同於西方的法律。它的新聞界並不享有西方新聞界的自由,它仍然實行君主專制,由酋長統治,酋長們出身王室,並不通過選舉產生。
然而,關於杜拜有一個事實相當令人矚目,那就是以上所提及的種種言論,沒有一個能阻擋幾萬人去杜拜尋夢的腳步。如今幾乎人人都在說某某去了杜拜,也有很多人在說某某留在了杜拜。於是,出於好奇,我也跟隨了他們的腳步。
上學期間我沒怎么聽說過杜拜。要是有人問我杜拜在什麼地方,我也許會猜是在非洲。這回答也不算錯得離譜。話說回來,就算我猜它在印度,或者亞洲甚至歐洲,全都算不上錯的離譜。杜拜其實離任何地方都不遠,這種居於中心的地理位置對它十分有利。
40年前我沒聽說過杜拜,那是因為當時的杜拜沒什麼值得說的。它只是阿拉伯海灣邊一個炎熱的小港口,幾百年來一直有人住在那裡。他們靠海吃海,以魚為食,以販魚為業。但是這么多年來人口並沒有增加多少,因為他們所居住的土地是沙漠。那片沙漠供給他們的只有棗子、一點點肉類和屈指可數的淡水水源,所以那裡的人們一個個瘦骨嶙峋,只能固守在沿海地區。那時的杜拜,跟大部分阿拉伯國家一樣,是個寧靜的國度。
然而有誰知道,阿拉伯人也曾稱霸一方。在8世紀中葉,也就是伊斯蘭教誕生僅僅一百年之後,阿拉伯帝國的版圖甚至超過了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它將西班牙和大約2/3的地中海沿海地區收入囊中,橫掃了現在土耳其所在的區域,切入了印度次大陸。它的勢力延伸到了中亞的雄偉山脈,甚至越過群山到達了如今的中國西部地區。總之,阿拉伯是當時的世界大國,伊斯蘭教是當時的世界大教。
今天,全世界都應當感謝當時的阿拉伯帝國,因為它讓西方國家明白了學無止境。當歐洲國家還處在部落統治的蒙昧階段時,阿拉伯帝國已經開始大力推進科學和哲學,編譯古典文學作品。它從印度引進數學,並對源於遠東的技術加以改進。
但是,就像所有的帝國一樣,阿拉伯帝國漸漸地走向衰落,它被打回原形,似乎陷入了永久的沉睡。時間一晃到了20世紀,在杜拜發現了石油!石油給杜拜帶來的衝擊和中東大部分地區類似,財富由此滾滾而來。要不是因為石油,杜拜可能仍然在太陽底下打著盹,而我則依然以為它在非洲。
找到石油或者“被”找到石油的地區後續反應各不相同。許多領導人貪婪地吞噬揮霍著石油所帶來的財富,但杜拜的領袖無疑更睿智。也許是因為石油產量不如其他國家多,它預見到了將來開採完的那一天。所以杜拜著手進行旨在持久的建設。它創建的成果就是這座似乎一夜崛起的城市。
短短几十年後,杜拜儼然成了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它成功地發展了旅遊業,建起了舉世聞名的大樓,更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人們。自1960年以來,杜拜的人口增長了大約20倍。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這些成就杜拜都是通過和平的方式獲得的。儘管杜拜坐落的地區並不安寧,那裡的流血衝突事件時有發生,它卻沒有經歷過任何戰爭,也沒有遭受過恐怖主義的襲擊。在穆斯林和所謂的基督教的對立愈演愈烈的局勢中,杜拜神奇地置身事外。
表面看來,杜拜可以稱為成功發展的典範,但同時它也不乏尖銳的批評者。美國經濟危機席捲全球,造成人們對資本主義的恐慌,有關杜拜的文章大量湧現,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它的憎恨。這些文章的作者大部分是英國人,他們把杜拜看作一個腐朽世界的標誌,這樣的世界行將崩潰。在他們眼中,杜拜傲慢,杜拜殘酷,杜拜剝削,杜拜是投機的泡沫。總而言之,杜拜非常殘忍可怕,要是經濟危機能把杜拜消滅,至少也算是功德一件。
在《獨立報》上,約翰·哈里稱杜拜為“建立在貸款、生態滅絕、鎮壓和奴役之上”的城市。
在《星期日時報》上,羅德·里德爾斷言杜拜是“奴隸制國家”,它“仍未根除戰前法西斯式的神權統治”。
而《紐約時報》的西蒙·詹金斯則發表了一番預言。“最終沙丘將掩埋杜拜的浮華。”他這樣寫道,杜拜是“對神權過度崇拜的絕響,無視人權的利己主義的天堂”。
我本人也低調地加入了這場針對杜拜的口誅筆伐。2008年在報紙專欄里,我將杜拜稱之為“某些人的精神家園”。我所指的“某些人”,是那些用黑莓手機戴勞力士手錶的商界精英們,他們對世界沒有別的貢獻,唯獨能通過無良手段把1美元變成2美元。
那么又是基於什麼樣的證據,令我們如此地鄙視杜拜?別人我不好說,但我自己幾年前的夏天曾經在杜拜待過4天。那4天裡,天氣熱得人什麼事都做不了,我唯一的活動就是從賓館的空調房挪到帶冷氣的酒吧。換句話說,我對杜拜的情況幾乎一無所知。所以我的觀點當然純屬偏見。
我的偏見,部分來源於一位名為威爾弗雷德·賽西傑的英國貴族的影響。賽西傑是個特立獨行的探險家。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他曾多次穿過阿拉伯半島的沙漠,兩次走過無人區,要知道那片區域在地圖上是一片可怕的空白。他仿照心目中的英雄“阿拉伯的勞倫,將自己打扮成阿拉伯人,跟隨泛稱為貝都因(Bedouin)的阿拉伯遊牧部落一起跋涉。他說這些牧民是“天生的冒險家”、“看不起外族人,受不住約束”。他把他們描繪成一個英勇的民族,但同時也是一個注定滅亡的民族,因為那時候當地已經發現了石油。現代化的產物在沙漠周邊四處探查,蠢蠢欲動。賽西傑預言,它們將引誘進而毀滅原本古老而高貴的生活方式。
賽西傑幾年前剛去世。晚年時期,他曾受邀回到阿聯,看到了杜拜和阿布達比(Abu Dhabi)迅猛發展的新城市。他看不慣這些地方,說它們是“阿拉伯的噩夢,最終的幻滅”。當然,這只是一個老人對於逝去的往昔,對於“時光不再……和一個傑出民族消亡”的哀嘆。然而,這一哀嘆無疑很具有說服力。舒適的扶手椅,幾步之遙的超市……杜拜的現代化很容易被看成淺薄的實利主義對古老貴族的勝利,物慾對榮譽的勝利,購物慾對自持力的勝利。
同樣輕易地,杜拜被視為西方自由市場政策最完美的詮釋。但是,杜拜不是西方國家,它姓穆斯林。杜拜的法律也不同於西方的法律。它的新聞界並不享有西方新聞界的自由,它仍然實行君主專制,由酋長統治,酋長們出身王室,並不通過選舉產生。
然而,關於杜拜有一個事實相當令人矚目,那就是以上所提及的種種言論,沒有一個能阻擋幾萬人去杜拜尋夢的腳步。如今幾乎人人都在說某某去了杜拜,也有很多人在說某某留在了杜拜。於是,出於好奇,我也跟隨了他們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