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由國家科技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建設,是安徽省屬高校中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安徽省內第一個生命科學類和農林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學家、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以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重點大學為主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 類別:國家重點實驗室
  • 依託單位:安徽農業大學
  • 獲批時間:2015年1月
  • 主管部門:科技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
  • 實驗室主任宛曉春
實驗室簡介,批准建設,發展歷史,管理體制,

實驗室簡介

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學科前身為復旦大學農學院茶葉專修科,是全國茶學學科的搖籃。在老一輩著名茶學家王澤農、陳椽教授等創建的茶學專業實驗室基礎上,成立了茶學重點實驗室。先後獲批為安徽省、農業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歷經十八年的建設與發展,實驗室於2015年1月20日正式獲批為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科技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共建
實驗室科研用房總面積1.2萬m3,儀器設備原值9600多萬元。形成了茶樹生物技術與蛋白分析、分離與結構鑑定、細胞分析、生理與營養、代謝組學、實驗動物、品質控制和質量安全檢測等八大技術平台。
實驗室現有65名科研人員,其中教授27名,留學回國人員28人,博士生導師20名。在茶學理論基礎、套用基礎和技術研發領域內集聚了一批高層次人才。現已形成了一支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團隊,先後獲批為安徽省首批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006)、安徽省115產業創新團隊(2008)、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2011)、“全省十大優秀產業創新團隊”(2013)、第五屆“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2014)。
實驗室近五年來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畫、973、星火計畫(重大)、國際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茶產業振興計畫等各類科研項目90多項。發表SCI論文202篇,影響因子在4.0以上的15篇,出版教材與專著9部,其中茶學專業高校統編教材5部。獲授權國外發明專利1項,國內發明專利27項,實用新型21項;選育國家級茶樹良種1個、省級良種2個及優良品系3個。共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14項。
實驗室面向茶產業發展重大需求,立足學科前沿,定位於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凝練形成了茶樹生理生態與種質創新、茶樹次生代謝與品質化學、茶的健康功能及作用機制、茶葉質量安全與加工利用四個研究方向;聚集了相關領域一批優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年齡與專業結構合理的優勢團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圍繞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進行了長期研究,學術積澱深厚。率先啟動了茶樹基因組計畫,並建立了國際上首個茶樹基因組BAC文庫;建立了茶葉化合物資料庫;研究集成了茶樹主要次生代謝物的檢測方法體系;發現了兒茶素、咖啡鹼等成分新的代謝途徑及相關的保健功效;研發了炒青綠茶現代化加工設備及配套技術,總體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引領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流的科研條件,一流科研團隊,做一流茶學事業。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成為國內重要的茶學科研究基地、優秀科技人才薈萃之地、茶學專業高層次人才培育基地,為我國茶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批准建設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和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建設,科技部決定通過創新機制、省部共建的方式建設一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加強資源集成,加大創新驅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力度。2015年1月,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推薦,科技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對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進行了專家論證,認為該實驗室符合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相關要求,決定批准建設。

發展歷史

1997年:經農業部批准,由農業部、安徽省共建成立農業部茶葉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
1998年:被安徽省科技廳批准為安徽省茶葉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2002年11月:順利通過農業部第四輪(2002-2006年)實驗室評估。
2003年1月:被科技部批准為安徽省茶葉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2003年11月:被教育部批准為茶葉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05年12月:實驗室“茶樹次生代謝和茶葉安全生產”團隊被省教育廳為首批省級科技創新團隊。
2007年12月:國家茶葉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由農業部設立,依託安徽農業大學和黃山市汪滿田茶業有限公司建設,中試基地設立於黃山市汪滿田茶業有限公司(安徽省歙縣)。
2008年7月:實驗室被列為第五輪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命名為農業部茶及藥用植物安全生重點開放實驗室。
2008年8月,實驗室“茶葉安全生產及高效加工利用關鍵技術團隊”獲批安徽省第二批“115產業創新團隊”。
2010年10月:實驗室榮獲“安徽省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稱號,是我省高等院校中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單位。
2011年4月:實驗室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共建“茶與健康聯合研究中心”。
2011年10月:實驗室獲批農業部茶樹生物學與茶葉加工重點實驗室,仍是高校中唯一獲批的從事茶學研究的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2011年11月:以張正竹教授為帶頭人,以“茶樹次生代謝與茶葉質量安全”為研究方向的實驗室研究團隊入選2011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創新團隊,這是安徽省省屬高校繼2010年度首次在該項計畫上獲得突破後,連續第二次獲準立項。
2013年2月:實驗室“115”創新團隊— “茶葉安全生產及高效加工利用關鍵技術團隊” 入選全省十大優秀產業創新團隊,是我省高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團隊。
2014年9月:榮獲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學技術部等中央四部委聯合評選的“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實驗室是全國茶學教研機構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2015年1月:由科技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聯合下發通知,實驗室正式獲批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我省省屬高校中首家獲批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全國茶學學科國家級研究平台、乃至整個園藝學科都是零突破。

管理體制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將主要圍繞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與區域特色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引領區域科技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省部共建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和日常管理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為主,安徽省人民政府將每年為實驗室提供不少於500萬元的專項經費,作為實驗室的基本科研業務和開放運行經費,並在科研項目、人才培養引進以及條件建設等方面給予優先支持。科技部將通過項目和人才計畫對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予以支持。
建設期間,實驗室和依託單位應按照《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的要求,堅持高標準建設目標,進一步凝鍊發展方向,提升科研水平,加強隊伍和實驗條件建設,建立健全運行管理機制,努力成為區域內組織高水平科學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研人才、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建設計畫完成後,將納入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參加相應的考核評估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