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牌舞

盾牌舞

盾牌舞又稱男子群舞,藤牌舞,滾擋牌,是江西省古老的傳統舞蹈,曾被列入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節目名單。主要流傳在永新的龍源口、煙閣等南片諸鄉。龍源口鎮的南塘村,素有“不練盾牌舞,不是男子漢”之說,綿延至今,距今(2014年)已有150年的歷史。

盾牌舞在永新南鄉一帶家喻戶曉,特別是元宵節“出燈”時更是必不可少。它深受當地民眾喜愛,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永新盾牌舞是贛西南山區民俗民風的一個縮影,它體現出一種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團隊精神和戰鬥精神。就藝術價值而言,它集武術雜耍舞蹈音樂於一體,成為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盾牌舞是一種集武術、雜技、舞蹈、音樂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傳統民俗文化表演藝術樣式,動作粗獷、雄健、彪悍,隊形變化奇特、壯美,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戰鬥氣勢。

2011年5月23日,浙江省瑞安市申報的“盾牌舞(藤牌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盾牌舞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型: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113  Ⅲ-10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陣容,陣式,風格,舞步,形式,傳承價值,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盾牌舞是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3年)由廣東傳入吉安市的,在永新井岡山安福吉水等地流行,其中,永新縣的南鄉盛行。因這個舞蹈由藤牌操演變而來,又稱為“藤牌舞”或“滾檔牌”。盾牌舞起源於清代康熙年間,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一部分流落到此地的太平軍將士繼續進行操練,後來,當地一些尚武民眾將士兵們的操練加以提煉完善,逐漸演化成一種既具觀賞價值又能健身娛樂的民間舞蹈又名藤牌舞、破長牌等,流傳於中國江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也是從古代武舞演變流傳下來的一種反映士兵操練、戰爭生活的舞蹈。宋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樂部,有花妝輕健軍士百餘,前列旗幟,各執雉尾、蠻牌、木刀,初成行列,拜舞互變開門奪橋等陣,然後列成偃月陣。樂部復動蠻牌令,數內兩人出陣對舞,如擊刺之狀,一人作奮擊之勢,一人作僵仆出場凡五七對,或以槍對牌、劍對牌之類。”這與現今的盾牌舞表演極其相似。盾牌舞表演時,演員分為兩隊對峙,一隊右手執短刀,左手執盾牌;另一隊持叉或槍、棍等器械。雙方組織得十分嚴密,隊形變化迅速多樣,但步伐一致、動作整齊、粗獷有力。演員通過布陣、對陣、搶陣和破陣等戰鬥對壘、搏鬥廝殺,表現了古代戰爭場面和武士的個人武技。盾牌舞有很多陣式,如“黃蜂陣”,表現武士向敵人突擊衝鋒的氣勢;“一字長蛇陣”,表現了進退自如、易攻善守、機動靈活的古代陣法。用民間鑼鼓伴奏。

藝術特色

陣容

盾牌舞是形象地表現古戰場上兩軍對壘、破陣,短兵相接、互攻互守的傳統舞蹈,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強烈的戰鬥氣氛;它節奏嚴謹,隊形變換奇特别致,畫面氣勢磅礴壯美,集武術與藝術為一體,既有演武作用,又有觀賞價值。全舞由男演員10人組成,2人代表敵方將官或騎兵,8人為士兵。一律頭裹白毛巾,上身穿青色鑲白邊(或黃邊)對襟衫,下穿青色緊口褲(也可穿平時生活裝),腳蹬黃麻草鞋。要求整齊一律,緊束利落。將官手持虎叉(也可用木製道具),士兵右手持裝有響環的單刀(也可用木製道具),左手持木製、外蒙牛皮的盾牌(也可用竹篾編制盾形,外用紙裱糊、彩繪,內側繫繩,裝木柄,便於手挽持舞動)。

陣式

整個舞蹈由開演儀式、四角陣、長蛇陣、八字陣、黃蜂陣、龍門陣、荷包陣、打花牌8個陣式組成。開演儀式古樸肅穆:殺雄雞,制血酒,飲酒跪拜,然後一聲吶喊,武士分站四角,左衝右突。接著陣形一變,成了有頭有尾的長蛇陣,武士們飛步魚躍而上,顯示出非凡的武功。強攻時,刀叉相接,旌旗蔽日;軟攻時,纏綿悱惻。鑼鼓聲中,又突變為八字陣,兩軍對峙,森嚴壁壘。隨著急促的鼓點,武士們吶喊著奔走一陣後,8位武士並排滾擋,猶如黃蜂出洞,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勢不可擋。接下去是包圍和反包圍龍門陣、荷包陣。最緊張、激烈的是“打花牌”,武士們拚死衝殺、短兵相接,打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跳牌”、“扯牌”、“嚎牌”、“腰牌”、“滾牌”、“躲牌”、“花牌”,令人目不暇接。

風格

永新縣盾牌舞老藝人劉先生介紹,該舞風格特點為動作幅度小、頻率快,表演時要掌握“推、擋、搭、架、逼、閃、跌、滾”8字訣,習練前有一套令人肅然的儀式,舞者要在族長的帶領下殺雄雞祭祀祖先牌位,其目的是“祈求神靈保佑出征男兒”,顯然是古代士兵出征前祭祀儀式的遺留。該舞表演時多用民間打擊樂伴奏,繞場子時常採用“翻雞毛”鼓點,有的地方伴奏樂器會加入絲弦樂和吹奏樂,有的地方還加入一種民間特殊的樂器“吶子”,聲音尖細、高昂,極具穿透力。阮曉春(吉安市群藝館館長、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盾牌舞是一種集武術、雜技、舞蹈與音樂為一體的傳統民俗舞蹈,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該舞動作粗獷、雄健、彪悍,隊形變化奇特、壯美,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戰鬥氣勢。

舞步

盾牌舞是男子群舞,步伐以“丁樁步”、“矮樁步”為主,顯得動作沉穩、堅實,兼用“擦樁”、“溜馬樁”等樁步;表演時,單刀響環鏗鏘作響,又有剛勁的“嗬”、“嘿”呼喊聲,再配上跌宕起伏、剛柔相濟的鑼鼓、嗩吶曲牌,使得整個舞蹈緊張、熱烈、勇武、雄渾,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形式

盾牌舞有一套傳統的、頗具莊嚴和悲壯色彩的表演形式。9位表演武士一律頭裹長巾,上穿黑底鑲白邊胸雲花的對襟短衫,下著黑色緊口褲,裹綁腿,腳蹬黃麻草鞋。一位手執帶響環的鋼叉,扮演將官或敵方騎兵;其餘的則一手持盾,一手握刀,個個強悍威武。盾牌舞的劇情內容比較簡單,主要表演兩軍對壘破陣,互相攻守,但表演形式卻變化多端。整個表演共分八個陣式,即四角陣、長蛇陣、八字陣、黃蜂陣、龍門陣、荷包陣、打花牌和收式。表演開始時,武士各據四方,叉手勇猛攻擊,左衝右突,一下就把人們帶到“操吳戈兮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的古戰場。緊接著陣式一變,成為有頭有尾的長蛇陣,武士們飛步魚躍而上,展示了非凡的武功,強攻時刀叉鳴響,軟攻時,纏綿悱惻,頓時如時下流行的太空舞。鑼鼓突起,變為八字陣兩軍對峙,雙方森嚴壁壘,眾志成城,伴著急促的鼓點,刀叉閃亮,鐵環齊響,武士們驚天動地的“嗬”“嗬”吶喊,分外嚴肅、壯烈,扣人心弦。在一段走步的間隙後,8位武士並排滾擋,猶如黃蜂出洞,鋪天蓋地,席捲而來,恰似《國殤》里所描寫的“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這便是黃蜂陣;接下來是包圍和反包圍的“荷包陣”“龍門陣”。最緊張、最激烈、最壯觀的是“打花牌”,這是整個舞蹈的高潮。武士們懷著“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英雄氣概,拚死衝殺,短兵相接。表演的武士們憑著平日練出的武功,拼盡全力,真刀真槍地打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跳牌”“扯牌”“嚎牌”“腰牌”“滾牌”“躲牌”“花牌”。鋒利如霜的短刀嘎嘎飛舞,有時離表演者胸口僅幾毫米,寒光閃閃的鋼叉又刺又砸,令人膽寒而又分外激昂,仿佛看到太平軍將士“子魂魄兮為鬼雄”的豪邁氣概。
盾牌舞盾牌舞
盾牌舞盾牌舞

傳承價值

國家文化部確定的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民俗五類551名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正式公布,年屆60歲的盾牌舞傳人、江西吉安市永新縣農民吳三桂金榜題名,成為江西吉安市唯一選入“非遺”的人。

傳承保護

隨著時代的前進,經過一代民間藝人的加工,盾牌舞的音樂也別具一格,在打擊樂的基礎上吸取“燈彩”“採茶戲曲”和嗩吶的豪壯雄渾氣勢,隨著劇情的發展,時如急風暴雨,萬馬奔騰;時如麗日和風,信馬由韁;時如小橋流水,鶯歌燕舞。解放後,黨和政府大力挖掘整理民間藝術遺產,盾牌舞作為一種民俗文化“活化石”,以其獨有的特色重新在永新鄉村閃爍光芒。
盾牌舞盾牌舞
1953年,盾牌舞到北京中南海懷仁堂演出,之後,原東北軍區文工團將盾牌舞帶到朝鮮和前蘇聯等國演出。
1957年,南塘村的吳王生等十幾名民間藝人在江西第一屆民間藝術匯演中表演了盾牌舞;同年又赴北京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獲優秀節目獎。
1987年,上海科技電影製片廠兩次將盾牌舞搬上銀幕。近幾年,永新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設立專門研究會,培訓專業隊伍,推出系列活動,全力挖掘整理盾牌舞。
2005年,全新的永新盾牌舞參加了南昌國際儺文化藝術節踩街表演和江西省民間藝術節調演,並作為江西省唯一選送的民間藝術節目,赴廣東省汕尾市參加首屆泛珠三角“9+2”民間藝術表演大賽,贏得好評如潮。
盾牌舞盾牌舞
2006年又被文化部入選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盾牌舞作為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藝術,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如今,它成為永新和井岡山及周邊縣市農民閒暇時健身娛樂的方式,成為農村婚嫁、子女升學時加以慶賀的保留節目。
2010年,盾牌舞被列入上海世博會參展節目名單。上海世博會期間,盾牌舞將參加表演類和踩街類兩個項目的表演,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永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