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波蠅

盾波蠅

盾波蠅 ,外文:Tumbu fly,中文翻譯稱作盾波蠅。盾波蠅的中文學名為人瘤蠅。是非洲偏僻地區的一種昆蟲,可以寄生在人的體內,是造成網上所流傳的蓮蓬乳的元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盾波蠅
  • 外文名:Tumbu fly
  • 拉丁學名:Cordylobia anthropophaga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雙翅目
  • :麗蠅科
  • :瘤蠅屬
  • :人瘤蠅
簡介,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臨床表現,寄生部位,皮損類型,預防措施,治療方法,

簡介

盾波蠅(人瘤蠅)是雙翅目麗蠅科(Calliphoridae)瘤蠅屬(Cordylobia)的一種蠅,這種蠅的幼蟲能鑽進人的皮膚,造成嗜人瘤蠅蛆病。

形態特徵

寄生蠅類成蠅的蟲體分為頭、胸、腹 3部。胸部除有3對肢以外,還有1對前翅,後翅退化為平衡棒。腹部末端附肢變為外生殖器。幼蟲俗稱,軀幹成桶狀,且有許多節段,後氣門無附著物,且後氣門的三裂隙呈直線形。無頭、無翅,亦無肢。整個蟲體一般有12~13節,但仍分為頭、胸、腹3部,第1節為假頭,其後3節為胸節,最後8~9節為腹節。各體節背、腹面往往生有許多小刺,其大小、數目和排列位置有鑑別意義。

生活習性

人瘤蠅的傳播始於其雌蠅通過尿液和糞便產卵污染乾燥的土壤或衣物,隨後1~3天內蠅卵便孵化成一期幼蟲,此期的幼蟲對人體體溫非常敏感,所以常通過污染的貼身衣物迅速粘附皮膚並在數分鐘內鑽入人體表皮下,繼而導致局部紅、腫、熱、痛等炎症反應,但不移行;再經8—10天后發育成熟為三期幼蟲,隨後鑽出宿主皮膚,硬化進入蛹期;最後約3周后羽化成成蟲。
盾波蠅

地理分布

荷蘭、德國、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丹麥、英國、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和日本以及中國都有報導。

臨床表現

寄生部位

皮膚嗜人瘤蠅蛆病的臨床表現因寄生部位不同而異,一般表現為幼蟲所侵入部位的紅、腫、熱、痛、瘙癢等臨床表現,並可在取出蟲體後,因殘留蟲體、代謝產物等引起紅斑,瘙癢等一系列過敏反應。本病例初為左側腰背部鮮紅色“”樣腫塊,伴有疼痛。在取出蟲體3天后,該處皮損處出現明顯瘙癢並可見暗紅色類圓形輕度水腫紅斑,中央附淡褐色,同時行組織病理檢查,皮損病理圖片特徵診斷為:過敏性皮炎,故可認為此症狀與殘留蟲體或嗜人瘤蠅幼蟲代謝產物引起的過敏反應。以往有報導還可發生於面部、臀部以及四肢,表現為癤腫樣皮損,嬰兒感染口唇部可表現為膿皮病樣皮損,也有感染包皮龜頭部而表現為急性包皮龜頭炎,少數女性患者乳房受感染後,則形成酷似乳腺癌樣改變。
盾波蠅盾波蠅

皮損類型

1、匐行疹,當蠅蛆穿過皮膚,在皮下組織移行時,皮膚上出現紅色的水腫性隆起,幼蟲即隱藏在水皰前端的正常皮膚內。
2、癤腫型,初發時在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深淺不一的結節或腫塊,伴有疼痛和壓痛,蠅蛆就生存地結節內,當幼蟲快要鑽出皮膚時,腫塊逐漸增大,局部水腫加劇,皮面毛孔擴張,有錐刺樣的疼痛及蟲體蠕動感,幾小時後腫塊或結節表面出現黃豆大水皰,皰壁薄而緊張,若刺破皰壁可以從黃紅色粘液中擠出幼蟲,隨後腫塊縮小,炎症也隨之消退,中心留下一個穿鑿性小孔而愈。若蠅蛆寄生的部位很深,結節需數月才能破潰,這種情況少見。若結節不破潰,蠅蛆可在皮下潛行數厘米後又重新出現新的結節或腫塊,在腫塊表面出現小丘疹,形成假性膿腫,此型稱變異性皮膚蠅蛆病。癤腫型皮膚蠅蛆病多發生於皮膚鬆弛部位,多見於眼瞼,口唇,腹,前臂深處,數目1~2個或多達10餘個。

預防措施

預防蠅蛆病主要是講究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定期做好滅蠅工作,如有不適,應及時到大醫院的皮膚科就診,以免耽誤治療。有條件的可以對衣物進行定期檢查與消毒!以防萬一。

治療方法

本病的治療原則以取出蛆蟲,防治繼發感染為主。可用油、凡士林和石蠟等外搽皮損及其周邊皮膚,使幼蟲窒息死亡,再用力擠出幼蟲。也可在幼蟲死亡後,用2%利多卡因在局麻下切開皮膚取出蟲體。還可用蛇毒拔取器拔出蟲體。對於部分患者治療後出現因殘留蟲體、代謝產物等引起的一系列紅腫、瘙癢等過敏反應則需行抗過敏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