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主義

相關主義

相關主義是近年來西方哲學中興起的後現代主義,主要特徵是主張相對主義,反對客觀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相關主義
  • 外文名:relationism
歷史背景,概念詮釋,產生根源,內涵剖析,主要理念,內容補充,

歷史背景

西方哲學中最令人注目的現象之一就是後現代主義的興起,而且它對我國哲學界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後現代主義主要有兩種版本,即法國的後現代主義和美國的後現代主義,它們之間存在著許多差別,但其共同特徵是主張相對主義,反對客觀主義。
相對主義的批判矛頭指向啟蒙時代以來的西方哲學傳統,這種哲學傳統將客觀主義當作夢寐以求的理想。啟蒙哲學追求知識的客觀確定性,力圖為迅速增加的各門科學知識提供一個牢固的基礎,它的基本任務就是解決康德所謂“知識何以可能”的問題。
客觀主義心目中的理想知識是日臻完善的自然科學,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被視為知識的典範。啟蒙哲學家們相信,全部人類知識都應該而且能夠像物理學那樣客觀和精確,都應該而且能夠具有物理學所具有的那種普遍性和必然性,都應該而且能夠被數學化為某種完善的公式或方程。完善的知識應像2×2=4那樣為所有人理解和贊同,而達到這種知識的途徑就是理性。客觀主義相信人類知識具有統一的基礎,並且堅信理性能夠發現這種知識的基礎。這種從笛卡爾、洛克到胡塞爾、羅素的客觀主義也被稱為“本質主義”和“基礎主義”。

概念詮釋

主張知識具有統一的基礎而且確信哲學能夠給所有知識以合理的證明,這對所有啟蒙哲學家們來說是共同的。但是,一旦涉及這種“合理證明”的內容,這些客觀主義哲學家們之間的爭論就出現了,而且他們的觀點是互不相容的。例如,在認識論方面,洛克認為知識的基礎是經驗,康德則主張它是先驗理性;在道德哲學方面,邊沁和密爾主張“功利主義”,康德則堅持“義務論”;在政治哲學方面,羅爾斯認為正義意味著平等,諾奇克主張正義在於捍衛個人權利。這樣便出現了一個支配西方近現代哲學演變的基本矛盾:哲學家們對“合理證明意味著什麼”具有一致的觀點,但他們提出的“合理證明”卻是不同的和互不相容的,而且不存在一個更高的合理性標準來裁決這些哲學爭論。
啟蒙時代的客觀主義理想是給全部知識以合理的證明:認識論給科學知識以合理的證明,政治哲學給國家制度以合理的證明,道德哲學給倫理法則以合理的證明。但是,它們都沒有能夠提供出它們所曾承諾的那種證明。在這種意義上,啟蒙的理想失敗了,全部西方近現代哲學的歷史演變揭示了這種失敗,當代西方哲學中永無終結的爭論在繼續證實著這種失敗,而相對主義的盛行正是這種啟蒙理想失敗的時代反映。

產生根源

客觀主義植根於自然科學的肥沃土壤,但希望在所有知識的土地上都開花結果。另一方面,半是出於誘惑,半是來自壓力,人文社會科學長期以來也一直向自然科學看齊,千方百計地為歷史尋找某種公式,為社會生活開列某種方程,將自己改造為像物理學那樣的“精確而客觀的科學”。但是,人們能夠一致同意的歷史公式和社會方程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的。即使有人杜撰了某些公式或方程,它們對社會歷史也毫無效用。在物理學中可以形成整個科學家集團都一致同意的“範式”(paradigm),但在人文社會科學中根本辦不到。人們逐漸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差別。自然科學的存在以消除主觀性為前提。相反,主觀性在人文社會科學中不僅是不可消除的,而且它本身就是人文社會科學得以形成的根基。
以物理學為知識模式的客觀主義在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失敗導致人們承認人文社會科學應有不同於自然科學的合理性和知識標準。但事情不止於此。當代哲學家們感興趣的東西不是論證在人文社會科學中主觀性是不可避免的,而是聲稱在人文社會科學中客觀性是不存在的。“追求差異”成了所有後現代主義者都緊緊跟隨的共同旗幟。啟蒙哲學家們曾為主觀性和差異性而痛苦不堪,當代哲學家則以宣揚主觀性和差異性為時髦。知識模式以及哲學家關於知識的觀念都變化了。客觀主義的衰落和相對主義的興起是同一個哲學演化過程的兩面,而相對主義流行的主要領域是人文社會科學。
在客觀主義與相對主義之間的輪盤掙扎是現代哲學無法擺脫的夢魘。如果說代表啟蒙理想的客觀主義對客觀性的要求太高了,它根本無法實現,那么如今流行的相對主義的問題則在於它完全放棄了對客觀性的追求。

內涵剖析

“相對主義”是一頂令人不安的哲學帽子。 即使像羅蒂(Richard Rorty )這種典型的後現代主義者也不願背負“相對主義”的惡名,而將自己的觀點稱為“種族中心主義”。問題在於,換個名稱不等於擺脫了相對主義。我認為,真正克服相對主義的關鍵是在人文社會科學中建立起客觀性。
我們應該首先澄清“客觀性”的涵義。我們必須承認,在人文社會科學中沒有脫離人的純粹客觀的經驗和真理,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也無法將事實的因素與價值的因素截然分開,因此,我們所說的“客觀性”就不是指那種超越的自在真理和自在之物。歸根結底,哲學關心的基本問題是“基礎”或“始源”問題,它追問知識得以形成的決定性原因。既然人文社會科學中存在著對“本文”的眾多不同解釋,而且這些不同解釋源自於人的不同主觀性和價值觀念,那么要在人文社會科學中建立起客觀性,就必須回答人的主觀性和價值觀念為什麼東西所決定。
所謂“相關主義”意味著知識與人的社會處境相關。傳統哲學研究知識與客體的關係,用知識符合對象(客體)來證明知識的合理性。康德的“哥白尼革命”將認識關係倒轉過來,用主體性去規定對象,將知識看作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產物。馬克思在歷史上首次探索了知識與人的社會存在之間的關係。馬克思提出,在社會歷史領域,人們表達的思想是他們存在的功能,人們的意識、觀念和知識為他們的社會生存處境所決定。馬克思揭示了人文社會科學的歷史真理:知識不是符合它所指向的對象,而是符合將它表述出來的人們的社會處境;知識的深層動力不是來自對象的真理,而是來自人們的生存活動。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人文社會科學脫離不開價值因素,避免不了為利益所支配。從這種意義上說,人文社會科學都屬於意識形態。如果人文社會科學是意識形態的,那么對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基礎的哲學追問就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批判,即揭示人們的社會存在如何並在什麼程度上影響了人的認識。通過這種意識形態批判,可以發現,人們的認識動力不是學理的,而是生存的。認知的迫切性不是產生於對知識的熱愛,而是產生於應付生存環境的需要。知識的根本性質是工具性的,它為人生服務。所以,處於不同生存處境中的人們有著不同的問題,或者對同樣的問題有著不同的解答。這種意識形態批判提供了一種獨特而有效的方法,它的主要貢獻在於揭示出決定人文社會知識的東西不僅有理論的因素,而且還有“超理論的因素”。
闡明知識中“超理論因素”的學說就是知識社會學。傳統哲學認為,決定知識性質的東西僅僅是理論的因素,這些理論的因素可以分為形式的和內容的。知識社會學主張,在許多情況下,決定知識性質的東西不是“理論的因素”,而是“超理論的因素”。所謂“超理論的因素”是指人的社會處境、地位、利益、意志、願望、經驗和習俗等等。在知識社會學看來,人文社會科學都是指向實踐的,人們的認識與他們對社會生活的參與相關。這種社會參與活動為認識提供了動機,為思想和理論的形成規定了框架,為問題的解決指示了必須遵循的取向。簡言之,人文社會科學的真理是歷史的,其客觀性存在於一定的社會歷史關聯之中。

主要理念

相對主義起因於人文社會知識中的主觀性和意識形態性質,而主觀性和意識形態性質基本上是為人的社會存在所決定的。知識社會學取消不了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主觀性,它只能展示主觀性得以形成的條件和原因,將主觀性嵌入適當的客觀歷史關聯之中。知識社會學也無法改變人文社會科學的意識形態性質,它只能揭示知識與社會存在之間的隱蔽關係,使實質上起決定作用的社會過程從無意識變為意識,使深層的非理性衝動處於理性的了解和把握之下。知識社會學更不夢想徹底解決認識的“遮蔽”問題,它只能擴展人的眼界,增加理解知識的維度,為產生真實的洞見提供更充分的條件。這就是相關主義為人文社會科學所提供的客觀性。

內容補充

特別是在美國,進步主義和自由主義兩者經常被互動使用,雖然確實現代美國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擁護的議題有許多相同,不過他們擁護的理由不同,兩者間最基本的不同在哲學上,有關他們的道德規範和最終目的。自由主義歸根結底是建基在自然權利上,而且相信政府和社會形成的目的就是要保護這些權利,雖然不同學派的自由主義常強烈爭論這些自然權利到底是什麼,但所有的自由主義者都能同意,他們最終的政治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個能完全尊重他們所列出的權利的社會(政府形態)。
與之對照,進步主義則是功利主義,進步主義者的判斷方式不是依那種社會或政府形態比較,而是看這些社會或政府形態的運作情況,看它們是否能有效讓人民感到快樂。此外,不同於自由主義和很多其他意識形態,進步主義完全沒有怎樣才是社會的概念。進步主義者希望能繞過鬥爭來達成他們的目標,他們預想見到的是持續不斷的進步且沒有特定的終點。
現代美國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常會讓人搞混是因為他們擁護的是類似的政策(例如戰爭是最後的手段等),但這可能只是暫時是這樣,已經開始有不同的呼聲(再)出現。進步主義者通常比較注重經濟面向的議題,他們擁護所得重分配,他們反對公司企業的影響力擴大,他們支持勞工組織和工會,他們希望導入最低生活工資制度,他們希望建立全民健保,而自由主義者通常比較注重文化和社會議題,如公民權利、隱私權和環境保護論等。自由主義者比較可能會支持民主黨,進步主義者比較對兩黨制度覺得灰心,因此他們較傾向將票投給第三政黨。 雖然進步主義的名稱暗示此意識形態的擁護者所支持的政策是一種進步,不過因為不同群體的人對進步會有不同看法,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進步主義者所提倡的是真正的進步。
進步主義的主要對手是保守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
保守主義,按照定義是,擁護傳統和社會安定,他們對“進步”和社會改變(任何方向)抱持懷疑態度,他們相信最好能保持已經從過去證明穩定的社會狀況。 社會主義(用精確或激進的定義)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與多數國家的狀況從根本上完全不同的社會,雖然社會主義內有許多對怎樣才是社會主義社會持不同看法的學派。一些社會主義的概括觀念是:“希望消滅資本主義、將生產工具的擁有權交給公眾、希望實現非常高的經濟和政治權力的平等、主張資本主義者在剝削工人階級、希望工人們在從資本主義轉型成社會主義的過程中起絕大作用,不管是用無產階級革命或是大罷工,或是全體一起投給社會主義政黨。”
相對的,進步主義的目標是逐漸式的社會改變,進步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一樣關心社會平等,但他們不希望到像社會主義者的那種地步,當社會主義者擁護計畫經濟時,進步主義者支持混合經濟這種同時有公眾和私人擁有的公司的體制,最重要的,進步主義者並不期待工人階級必須在社會轉型過程中起到壓倒性的作用,且他們全然反對任何的激進革命。
進步主義的思想與社會民主主義有部份重疊,社會民主主義是社會主義里的一個漸漸向中間路線靠攏的分支,美國進步主義者有時候會和歐洲社會民主主義者支持同樣的政策。進步主義和這裡描述的社會主義經常是關係緊張,進步主義者指責社會主義者太過激進,認為社會主義者不該採用或是全有或是全無的政治態度,並指控他們造成危險的社會動盪。社會主義者指責進步主義者太過溫和,認為進步主義者與現有的政府達成過多妥協,且對重大改變太過膽小,社會主義者還主張進步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實際上導致資本主義存在的延長,認為他們提供工人階級在生活上一些小和瑣碎的改善,只改善到足以讓工人們對革命無動於衷的程度。
一個可以看出兩者緊張關係的例子是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Roosevelt)成立的進步黨和尤金‧德布斯(EugeneV.Debs)成立的美國社會黨。
帝國主義 進步主義的基調是強調平等、關注弱勢群體、反對弱肉強食,那么合乎邏輯的應該是在世界上同情弱小民族,反對帝國主義。但這個時期美國開始向外擴張,為“二戰”後的稱霸全球從理論到實踐奠定基礎。對內改革,對外擴張,仔細分析,並不矛盾。進步主義的改革有一個薄弱環節,就是種族問題。進步主義思潮的產生與內戰之前的反對蓄奴運動有某種淵源,但這只是一部分。到20世紀初,許多主流改革派多為白人,或者本人就有種族優越感,或者知難而退,迴避種族問題。他們強調經濟平等,但多數不關心種族平等,無視當時尖銳的種族隔離問題和黑人的處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