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子根

相思子根

相思子根,中藥名。為豆科植物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的根。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尿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支氣管炎,黃疸,肝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相思子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 薔薇目
  • :豆科
  • :相思子屬
  • :相思子
  • 分布區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 採集時間:全年
  • 用量:內服:煎湯,6-9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時間,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甘,性涼。

歸經

歸肺、膽、膀胱經。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

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支氣管炎,黃疸,肝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

採集時間

全年均可採挖,除去雜質,切段,曬乾。

形態特性

相思子又名:相思藤,紅公卯,小人草,畏羞草,紅豆樹,紅珠木。藤本。莖細弱,多分枝,被銹疏白色糙伏毛。羽狀複葉;小葉8-13對,膜質,對生,近長圓形,長1-2厘米,寬0.4-0.8厘米,先端截形,具小尖頭,基部近圓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稀疏白色糙伏毛;小葉柄短。總狀花序腋生,長3-8厘米;花序軸粗短;花小,密集成頭狀;花萼鐘狀,萼齒4淺裂,被白色糙毛;花冠紫色,旗瓣柄三角形,翼瓣與龍骨瓣較窄狹;雄蕊9;子房被毛。莢果長圓形,果瓣革質,長2-3.5厘米,寬0.5-1.5厘米,成熟時開裂,有種子2-6粒;種子橢圓形,平滑具光澤,上部約三分之二為鮮紅色,下部三分之一為黑色。花期3-6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地帶或山間、路旁灌叢中。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根略呈圓柱狀,直徑2-5cm或更粗,表面深棕色至灰褐色,粗糙,密被橫向皮孔及突起的瘤狀疤痕。質地堅硬,不易折斷,折斷面不整齊,破裂狀。氣微,味微苦澀。

藥理作用

醇提取物有抗雌性激素的作用。

相關論述

《廣西中草藥》:“清熱利尿,主治咽喉腫痛,肝炎,支氣管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