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霧霾:中國電力發展與環境保護新思考

直面霧霾:中國電力發展與環境保護新思考

《直面霧霾:中國電力發展與環境保護新思考》從分析中國大面積出現霧霾天氣的現象入手,探討了霧霾天的特點和成 因,論證了電力燃煤不僅不是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而且以電力為核心最佳化能源系統是科學解決霧霾污染的關鍵,進而提出能源系統最佳化的指標體系、方法措施及政策建議;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分析評價了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及濃度控制的區別,提出了制定適宜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建議、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所需的技術、市場和法律條件,治理火電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思路、措施;論證和分析了排污收費、排污權有償使用的誤區,提出停止對火電廠排污收費、慎重出台環境稅、科學推進排污權交易等觀點;對中國環保法規體系改革和環保法修正的框架、思路、原則提出具體修改建議;總結分析了電力行業大氣污染物控制的經驗和教訓,從法規、規劃、技術、政策等方面提出相應建議;探討了中國綠色經濟體系頂層設計思路、電力適度超前發展的指標體系和2050年煤電發展戰略思路等。 本書不僅可供環保、能源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及能源企業尤其是電力企業管理人員參考,對於所有關注中國環保事業、能源事業的普通讀者來說,也不失為一本認清霧霾真相的讀物。

基本介紹

  • 書名:直面霧霾:中國電力發展與環境保護新思考
  •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 頁數:365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電力出版社
  • 作者:王志軒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2359551, 978751235955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直面霧霾:中國電力發展與環境保護新思考》不僅可供環保、能源等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及能源企業尤其是電力企業管理人員參考,對於所有關注中國環保事業、能源事業的普通讀者來說,也不失為一本認清霧霾真相的讀物。

作者簡介

譚海燕 組織思維力教練,組織管理和工作思維素質培訓師,曾協助聯想、華為、格力空調等世界一流企業和近百家中小企業進行管理思維力開發和訓練。
作者十多年時間鑽研組織管理實踐和組織心理學的研究,開設有“組織思維力訓練課堂”,內容涵蓋“中層思維力”等廣受歡迎的實踐訓練課程,成為眾多企業及其管理者提升組織管理水平、改善工作方法、挖掘人才心智慧型量的首選培訓課程

圖書目錄

自序
前言
第一章科學分析:對症下藥治理霧霾
第一節霾、PM2.5與電力
第二節撥清“霧霾”認識誤區
第三節科學認識大氣污染與環境自淨能力
第四節最佳化燃煤結構有效治理霧霾
第五節能源系統最佳化是治理霧霾的根本之策
第二章辯證求索:有效套用環境管理手段
第一節深入解析新《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第二節污染物總量控制與濃度控制的區別及聯繫
第三節最佳可行技術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基礎
第四節科學修訂《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第五節污染物排放總量約束需要科學支撐
第六節污染物排放總量約束需要市場機制
第七節污染物排放總量約束需要法治保障
第八節排污權有償使用的誤區
第三章推動改革:加快環保法治建設
第一節對我國《環境保護法》修正的思考
第二節再談《環境保護法》修正
第三節應停止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污收費
第四節科學推進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
第五節慎用環境稅用好環境稅
第六節《大氣污染防治法》對電力發展的巨觀影響
第七節依法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第八節電力工業發展與循環經濟法治建設
第九節電力節能減排法規體系建設思考
第四章與時俱進:統籌推進節能減排
第一節電力環保的挑戰與機遇
第二節“十一五”電力環保與資源節約規劃探究
第三節解析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
第四節2013年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現狀及2014年展望
第五節火電脫硫產業的突破與展望
第六節火電廠氮氧化物控制思路與策略
第七節燃煤電廠煙塵控制與產業發展
第五章創新理念:實現電力綠色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中國綠色經濟體系頂層設計初探
第二節電力適度超前發展評價
第三節中外電力工業發展比較
第四節多哈之後:新形勢下應對氣候變化的思考
第五節2050年我國煤電綠色發展的戰略思考
附錄媒體專訪
電力環保:風暴過後的反思
排放標準:修訂之惑
電力產業的清潔能效與環境問題
王志軒:告別霧霾需生態文明制度保障
“電煤不是問題,散燒煤才是問題”
後記

序言

前言
細顆粒物(PM2.5)污染與霧霾引發中國民眾高度關注, 源於2011年10月31日的“監測事件”。當日北京遭遇霧霾,網路曝出美國駐華大使館公布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監測數值超過了“危險”值,而同日北京市環保部門發布的空氣品質僅為“輕微污染”。雖然當時中國環保部門指出美國使館發布監測PM2.5行為違反了國際公約並督促其停止發
布的事件頗具戲劇性,但是,不可否認,正是“監測事件”引爆了全社會甚至全世界對中國霧霾的高度關注,一系列針對霧霾的治理行動也就此拉開了序幕。此後很短時間內,中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修訂後頒布,其中增加了對PM2.5、臭氧濃度的限值規定,並在重點城市啟動了對PM2.5的監測等內容,政府與民眾對全力治理霧霾的認識也達到空前一致。
轉眼已過去兩年多,中國霧霾天仍呈增加的趨勢,而有關霧霾認識和治理方法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如中國的霧霾天為什麼還在增多,霧霾是如何引起的,與PM2.5是什麼關係,為什麼“十一五”二氧化硫減排任務圓滿完成霧霾卻依然無約而至,霧霾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多大,防霾的有效手段是什麼,治理霧霾需要多久……霧霾已經成為所有的媒體的“寵兒”,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話題,成為“兩會”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焦點,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
基於職業的敏感性,作者在“監測事件”剛發生時已有預感,電力行業將會很快捲入輿論旋渦,成為政府部門重點採取措施的對象。中國發電量中約75%左右是燃煤發電量,電力燃煤占到全國煤炭消費量的50%以上,火電廠的煙囪作為工業污染的標誌早已牢牢刻在人們的心中,從表面上看,電力燃煤似乎與霧霾密不可分。如果政府主管部門只從表面看問題或者受輿論的壓力、誤導,把電力行業當成霧霾的罪魁禍首,將會貽誤治理霧霾的有利時機。
事實證明了作者的擔憂。此後兩年多,煤電行業經受了史上一輪比一輪更嚴的要求和監管,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物資不斷進行除塵、脫硫、脫硝技術改造,至今仍然在如火如荼但步履艱難的治理過程中。與此同時, “十一五”提出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作為約束性指標的要求在“十二五”規劃中得到了延續和擴展,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實施,特別排放限值出台,電廠脫硫脫硝及除塵電價進行了調整;國務院提出環境稅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全國人大多次徵求《環境保護法》修訂意見,排污權交易繼續試點,碳交易開始試點,排污權有償使用在一些省市實施且國家財政部擬在全國推行;被稱為史上最嚴大氣污染治理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簡稱“大氣國十條”)由國務院正式發布;各級政府針對“大氣國十條”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的新要求。
應接不暇的環保新政頻出,極大地營造了治理霧霾的政治氛圍、行政氣勢和輿論熱度,在確實提高了一些地區、行業的污染控制水平的同時,由於法律修訂滯後於需求,使法律與新政之間一直就存在的理念、制度、法規、政策之間交叉、矛盾、不協調的情況進一步加劇。站在經濟發展成就豐碩但業已“霧霾”瀰漫的平台上,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觀察當今中國的環境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我國近幾十年來形成的花樣百出的環境管理制度以及相關法規要求仍帶有計畫經濟的深深烙印;科學、法制與市場化相結合的環境管理理念、策略、機制、體制遠未形成協調一致的體系;一些盲目片面的政策、決策在喊破嗓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口號中誕生……而這些問題,往往集中反映在對電力環保的管理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長期以來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的霧霾天氣逐漸頻繁並日益猖獗。
作為一名從事了近三十年電力環保工作的技術者和管理者,作者親身經歷了電力工業改革發展的過程,親身從事過近10年的電力環保設計、研究工作,親身參與過相關電力環境保護法規、政策、規劃、標準的研究與制定,也親身體會到電力環境保護的經驗與教訓。面對日益嚴重的霧霾污染,作為電力環保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也有深深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對電力與霧霾的關係以及應對措施進行全面分析研究,並將認識和感受和大家共享,為促進霧霾治理和電力可持續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2011年底,應《中國電力企業管理》雜誌邀請,作者開始為雜誌設立的“名家專欄”撰稿,《霾、PM2.5與電力》一文作為專欄文章的開篇之作,發表在《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2年第1期上,並被《新華文摘》2012年第9期轉載。截止到2014年6月上旬,作者先後在《中國電力企業管理》上發表了約20篇專欄文章,涉及對霧霾的認識及治理措施、環境標準評論、經濟政策機理、環保法規修改、綠色經濟發展框架設計、電力污染治理成就及問題、電力環保技術路線以及電力巨觀發展分析等方方面面,加上在《中國能源報》、《中國電力報》、《環境保護》雜誌等媒體發表的文章,兩年多來正式發表了近30萬字的文章。本書就是以這些文章為主體,並充實了作者近些年發表的與本書主題相關的文章集結而成。
本書正文共分五章34節。第一章“科學分析:對症下藥治理霧霾”主要從科學上認識霾、PM2.5、大氣污染、環境自淨能力、電力在霧霾產生和清除中的主要功能,以撥清霧霾認識誤區,加快科學治理霧霾,促進能源系統最佳化。
第二章“辯證求索:有效套用環境管理手段”從理論上、法律上分析了空氣品質標準、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濃度控制、最佳污染防治技術套用範圍和存在的問題,從科學基礎、市場機制、法治保障上提出了解決污染控制和環境管理的科學手段,並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控制提出思路。
第三章“推動改革:加快環保法治建設”重點對我國環保法修改進行了系統思考,提出了《環境保護法》修訂建議,以及提出排污權有償使用是個偽命題、應當停止對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污收費,慎用環境稅、用好環境稅,加快實施排污權交易等建議。對與環境保護和污染控制密切相關的可再生能源法、循環經濟法等節能減排法規建設進行了分析並提出相關建議。
第四章“與時俱進:統籌推進節能減排”主要解析了節能減排“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和2014年展望,回顧了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尤其是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控制取得的成就、經驗和教訓,提出了減排法規、技術和管理的思路與策略。
第五章“創新理念:實現電力綠色可持續發展”主要對中國綠色經濟體系頂層設計進行初步探索,並對電力應適度超前發展進行了評價,對中外電力工業發展進行了對比分析,對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進行了分析,對2050年我國煤電綠色發展進行了初步思考。
每章的各節均由一篇完整的文章構成,節與節內容雖然各自獨立,便於讀者從任意一節開始閱讀,但圍繞各章主題具有一定邏輯關聯性;為使各節主題、內容與章的內容儘可能相協調,作者對部分發表時採用的文章名進行了調整。由於各節的編排主要按照內容的邏輯鏈條為依據,在時間上可能前後錯位。
附錄為媒體對作者的專訪,主要選擇了5篇有代表性的專訪內容,從不同角度反映作者對以法律和制度促進環境與電力協調發展的觀點和建議。
總體而言,全書內容雖然以認識霧霾、治理霧霾為突破點和切入點,但其核心卻是試圖對環境與電力互相制約、互相促進、協調發展進行理論思考和實踐總結;雖然主要是以近兩年的論文、文章為主,但反映的是30多年來作者在電力環保研究、管理以及電力行業管理工作中的實踐,尤其是體現了近年來研究成果的主要結論。希望通過本書在呼喚用科學精神、方法及法治化、制度化、市場化來推進我國環境治理等方面,在推進電力綠色可持續發展上,做點搖旗吶喊式的微薄貢獻;也希望為讀者分析、探索中國環境保護的經驗與教訓等方面做點貢獻。本書觀點僅為作者一家之言,偏頗之處在所難免,誠懇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作 者
2014年6月於北京

名人推薦

《直面霧霾》一書是王志軒先生長期在中國電力與環保領域研究與工作經驗的結晶,不僅對當前人們如何認識霧霾、解決霧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對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能源系統的最佳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對電力發展與環境保護決策起到積極的參考作用。
——郝吉明著名環境科學與環境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霧霾問題在中國已十分嚴重,其成因專家們有各種分析,但也有“屁股指揮腦袋”的痕跡,站在各自行業角度,搞煤的不承認煤是罪魁禍首,汽車業也不承認汽車尾氣是重要成因,因說服力不強,老百姓對這些專家意見並不認同。中國燃煤發電占75%是不爭的事實,今後電力結構調整在承認煤炭仍是主要能源的同時要增加清潔能源比重,無論燃煤發電是不是霧霾重要成因都應這樣做。志軒同志的這本著作涉及能源、電力、環境協調發展多個方面,對讀者分析思考中國霧霾和電力發展相關問題具有積極意義,值得一讀。
——張國寶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正部長級)、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
中國的煤電為中國工業化城鎮化提供了強勁能源保障,而“髒煤”觀念又使煤電擔上污染禍源之責。人說旁觀者清,似不如業內者明。《直面霧霾》一書,集作者數十年思考、經驗和論證,給煤電正清潔能源之名、脫污染之源之帽。這需要勇氣,也需要功力。仔細讀來,有理有據,讓事實說話,也讓人們正視、深思。無論功過是非,在可預見的未來,煤電仍將是中國主要的動力源泉。如果煤電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之必需,對於其問題,我們需要直面正視,與作者一起,尋求科學、準確、可行的答案。
——潘家華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
《直面霧霾》的作者從我國霧霾的成因分析入手,討論了我國電力發展路徑和環境保護制度問題,值得關心中國電力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同仁閱讀和思考。
——李俊峰研究員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主任
作者具有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的電力環保設計、研究、行業管理等多種崗位經歷,工作經驗豐富。他認真思考中國環境與電力面臨的挑戰,提出一些獨到的見解和對策,對能源、電力、環境保護方面的學者、專家、企業管理者和政府官員深入研究中國環境與電力發展問題有積極的參考和借鑑意義。
——孫玉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書記、常務副理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