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相告:兒童精神健康與調節

本書目錄簡介:第一部分父母須知:兒童精神障礙與藥物治療問題;第二部分兒童常見精神障礙的表現與治療;第三部分精神科藥物的套用。

基本介紹

  • 書名:直言相告:兒童精神健康與調節
  • 譯者:湯宜朗
  • 出版日期:2000年1月1日
  • 開本:32開
  • 品牌:輕工業出版社
  • 作者:威倫斯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頁數:309頁
  • ISBN:7501927189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成書於2000年。作為心理學叢書·心理諮詢與治療系列書目之一,該書一經出版就在心理學界引起廣泛關注。作者以通俗的方式介紹了兒童精神衛生研究的最新成果,並從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一套保持兒童精神健康的方法,加以細心的解釋,它既是研究兒童精神健康問題的重要參考書目,也是未成年人的父母了解子女精神健康的必讀書目。

作者簡介

著者Timothy E.Wilens,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心理學博士。譯者湯宜朗,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心理學博士,副教授。譯者王剛,現任安徽省濉溪醫院內科主任,《發現》雜誌社副理事長。

媒體推薦


這是一本寫給未成年人的父母親閱讀的書。它既具有專業科學的嚴謹性,又通俗易懂。原作者認為,子女患精神科病的父母親應該知道的知識,這本書都作了介紹和說明。事實的確如此,書的內容涉及未成年人所有常見的精神障礙和幾乎所有常用的精神科藥物,既對基礎知識作了詳細的討論,也告訴了父母親如何與醫生及子女合作弄清楚診斷並把治療堅持下去。
這本書有一些突出的特點:凡是專業用的術語都有通俗而準確的解釋,並且在印刷上作了一些特殊的技術性處理,十分醒目;對精神障礙和精神藥物不只限於膚淺的解釋,還用一目了然的方式(尤其是圖表)將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了介紹,如藥物作用的生物化學和細胞受體的機制;作者從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一套患兒父母常見的疑問、擔心和顧慮,並一一加以細心的解釋;作者不像江湖醫生那樣盡說好聽的,他同時還把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副反應甚至危險徵象也告訴了讀者,使父母親知所防範;尤其可貴的是,作者並不囿於他的專業,還恰如其份地指出了藥物治療的局限性,強調家長配合心理治療家對孩子進行心理治療的必要性,最後,此書出版於1999年,內容反映了有關領域的最新成果。
此書不僅適合病人家長閱讀,對醫生也有參考價值。醫生將從這本書學到:用藥前該向病人及其父母說些什麼,用什麼方式說;在用藥過程中該隨時向病人及其父母提醒些什麼,注意觀察些什麼,發生不良副反應時該怎么辦,等等。
我國未成年人占總人口的大約三分之一,其中需要精神科照料和治療的為數當在千萬人以上。可見,我國是多么需要這方面的書籍,然而,這卻是一項空白。翻譯和出版這本書真是一件大好事。它對我國正在推行的全面素質教育實在大有助益。因此,中國小老師們也可以參考。
湯宜朗、王剛兩位譯者都是精神科專科醫生,已有相當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目前又都在攻讀博士學位。此書由他們翻譯,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所以,我很樂意向大家推薦這本書,期望它在我國精神衛生事業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京醫科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 許又新
1999年11月9日

圖書目錄

緒 論
第一部分 父母須知:兒童精神障礙與藥物治療問題
開宗明義:建立紮實的基礎知識
精神藥理學的評估:發現問題所在
診斷與治療計畫的制定:確定幫助孩子的策略
治療及相關問題:密切配合,積極治療
第二部分 兒童常見精神障礙的表現與治療
注意及破壞性行為障礙
孤獨症與廣泛發育障礙
兒童及青少年的情緒障礙
焦慮相關障礙
精神分裂症與其他精神病
與精神科有關的軀體病或神經科疾病
其他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衛生問題
第三部分 精神科藥物的套用
精神興奮劑
抗抑鬱藥
情感穩定劑
抗焦慮藥
抗高血壓藥
抗精神病藥
用於睡眠、尿床和其他問題的藥物
附錄
附錄1 治療兒童情緒和行為障礙常用藥物的劑量和劑量表
附錄2 完整的服務記錄表(舉例)
附錄3 服藥記錄表
譯者後記

文摘

書摘
醫生根據什麼確定我的孩子需要用藥?
對這個問題很難給出簡單的回答。這是由於,每個孩子的情況都具有獨特之處,同時也是相當複雜和不斷變化的。因此,關於孩子治療問題的任何決定都要以對各種因素的全面評估為前提,同時要對現有的各種治療方案進行審慎的考慮。正如我在全書中強調的那樣,對於任何一位為你的孩子制定治療計畫的醫生,你都能擁有絕對的權利獲得滿意的解釋。記住,千萬不要害怕向醫生髮問。在你的孩子真正接受治療之前,應該對醫生的結論有充分的把握,同時,對醫生做出這樣決定的理由有充分的了解。事實上,完整的評估、診斷及治療過程不是由醫生單獨完成,而是你與醫生一道相互協作、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實際生活中,為了使醫生容易接受,你可以這樣問:“我想對你作出這一決定的過程有所了解,你能不能跟我詳細說一說?”
孩子是否需要藥物治療,主要要看孩子疾病的性質、疾病的病因以及疾病對孩子生活的影響程度。有些精神障礙對心理治療效果不佳。而另一些精神障礙則對藥物治療合併心理治療效果很好。典型的情況是,醫生之所以認為孩子的問題需要用藥,是由於他(她)認為孩子的問題具有生理基礎(而不僅僅是孩子的思想問題),尤其是問題隨時間的推移逐漸惡化或因外界刺激而加重時。對於這種情況來說,孩子的身體可能相當健康。但是,孩子的病往往不會自然緩解,相反,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它往往會越來越嚴重。可以說,目前我們所討論的大多數需要藥物治療的精神障礙屬於此類。比如,兒童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就是許多父母熟悉的例子。現在,科學家們相信,兒童多動症中常見的衝動、注意集中時間短以及其他症狀是由於大腦中特定的功能障礙所致,且往往具有遺傳性。但是,孩子疾病造成損害的嚴重程度,又不僅取決於疾病本身的嚴重程度,而且也取決於環境因素,比如,父母及老師是否在養育或教育孩子的時候將孩子的病情考慮在內。如果大人忽視孩子的病情,那么他們往往在學習及社會交往方面感到很痛苦。而這種痛苦又會反過來加重多動症的症狀,甚至帶來其他的行為問題,如違抗及破壞行為等。所以,如果孩子的病情比較嚴重,且影響的範圍較廣,則醫生可能就有足夠的理由考慮給予藥物治療。
功能失調:不能正常運作的狀態。
病因:一種疾病的生物學或心理原因。機體的器官或大腦中發生的實際的異常表現稱為病理生理學機制。
廣泛性:常指在不同的環境下出現,且持續時間超過數月。
正如其他許多精神障礙一樣,兒童多動症也是身體(大腦)出現了異常,但在某一個患者身上的具體表現如何又是由許多相互交織的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要確定到底藥物治療對你的孩子是否恰當,醫生就必須對這些因素進行全面的考慮。每一個具體的人,邢會有非常獨特的體驗和經歷,同樣也會有獨特的對疾病的易感性,這二者加在一起,就決定了某一個體是否容易得某種精神疾病。當然,在影響疾病的因素中,有的屬於環境因素,如孩子周圍的人、事件及緊張刺激等,有的屬於生物學(遺傳)因素,但多數為二者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例如在兒童中比較常見的抑鬱症具有一定的遺傳素質,在此基礎上受到外界刺激(如親人亡故)的誘發,因而發病。
為了使自己的診斷與治療更為明智,醫生就必須對前面所述的各種因素儘可能進行全面的了解。比如,對於12歲的喬伊而言,在制定治療計畫之前,我了解到,她在自己的寵物小狗死後,已連續幾個月行為退縮、表情冷淡、坐立不安。我還了解到,喬伊的媽媽因患有抑鬱症,長期以來一直接受治療。因此,我考慮,她很可能從她媽媽那裡遺傳了一些抑鬱症的傾向,再加上自己親愛的寵物死去,因而發病。而由於喬伊具有退縮這一症狀,使得她遠離家人和朋友,因而無法獲得應有的支持,這些又會使抑鬱症狀加重。(最近的研究顯示,這些環境因素有可能引起生物學及神經科方面的異常改變,這些改變看起來似乎屬於先天異常,但我無法在此進行詳細的討論。)

許多患有精神障礙的孩子不認為自己有病,不願意服藥。其原因多種多樣。有些孩子對自己的病有一定認識,但認為並不嚴重,不需要服藥治療。有一些人把自己的病怪罪到老師、父母或其他人。另一些則乾脆就是不承認自己的行為有任何問題。有意思的是,與其他精神障礙患者相比,患有情緒障礙(如抑鬱症或焦慮症)的孩子往往更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更主動主訴自己的症狀,也更願意接受治療。
對於否認自己有問題的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設法與孩子進行開誠布公的、不帶有職責性的討論。儘管如此,也要做好與孩子爭吵的準備。對這種情況而言,無論是父母、老師還是精神衛生專業人員,都覺得比較困難,難以讓孩子明白問題出在他身上。在討論過程中,記住要把注意力放在客觀的事實上——比如,孩子的成績下降,行為衝動,愛發脾氣,過分擔憂、煩惱等,而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主觀的認識上,如“我和你爸爸都非常擔心你出什麼問題。”此外,在用詞方面,最好採用孩子自己的一些表達方法,如可以說他“與老師不對付”,但不要說他“有行為問題”。在交談中,還要不時對孩子給予誇獎、鼓勵,討論過程中要體現出對孩子長處的肯定。你可以告訴孩子,雖然他遇到這樣的問題,但他已經盡了相當大的努力,希望做得好一些。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到你是關心他、支持他。同樣,還需要提醒孩子,你是如何愛他、關心他。應該讓孩子知道,你之所以想讓孩子去看病、檢查,正是由於你關心他。請記住,雖然你會為孩子的行為而生氣、苦惱,但感到更難受的還是他本人。如果孩子年紀小,那么他往往心裡有說不出的恐懼,害怕自己“與眾不同”,害怕自己“不是好孩子”,害怕最終失去父母的愛。他們非常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愛心,這樣才可以老實承認自己的問題,並願意接受專業人員的幫助。
其實,要想孩子主動去接受檢查和治療,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事例。可以告訴孩子,某某人也有類似的問題,後來通過治療好了。在孩子的親屬、朋友中,一般都會有某一個人(甚至包括父母)因患某種精神障礙或心理障礙而接受過治療。這些實例很有說服力。在我治療過的焦慮障礙或驚恐障礙患者中,聽說他們的父親或母親也服用過氯硝西泮、佳靜安定,他們會對父母的做法很感激。不過,你也要注意,不要隨便向孩子講述你自己或其他人的病情,但是,如果運用得當,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告訴孩子其他人獲得較好的效果,可有助於減少孩子的無望感及無助感。
另一種讓你的孩子認識自己問題的方法就是把孩子的問題說成是一種疾病。然而要注意,別讓孩子覺得自己得了什麼怪病。向得了兒童多動症的孩子說,兒童多動症就像是近視眼,而吃藥就象是近視眼戴眼鏡,藥物可以使大腦更加集中注意力。我還向孩子說,得了精神疾病,並不說明這個人就笨,相反,我看過的許多孩子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非常用功。
如果你的孩子正處於青少年期,則問題又更麻煩一些。許多孩子會對自己的父母、監護人或教師心存戒備,他們常常因為自己的病情而覺得與他人無法溝通。自然,由於缺乏信任,孩子就不容易接受檢查,更不願意接受治療。有些年紀較大的孩子常常認為父母讓他吃藥就是想把他“吃迷糊”變安靜,或者認為真正有問題的是自己的父母,認為父母才應該吃藥。孩子也會對校方不信任,因此對應該在學校里吃的藥拒絕服用。還有些孩子只是不信任給他治病的醫生,因而對醫生給他開的藥乾脆不吃。通常,這些孩子是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恐懼心理,因此,你應該告訴孩子大家都不容易,這樣他的恐懼會好一些。可以詳細問孩子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這樣可有助於解決醫生—孩子—父母之間的關係。然而,也有些例外,對極少數孩子,換醫生可能是較好的選擇。我曾經看過一個5歲的男孩,他患有兒童多動症,且對精神病院有非常嚴重的牴觸和違抗行為,後來,他發展到拒絕來看病,拒絕吃我開的任何藥物。後來,我把他轉介給我的一位同事後,他就覺得舒服多了,且治療效果也不錯。
多數孩子之所以拒絕服藥,是由於他們害怕藥物會改變他們的性格。對此,你所能做的就是反覆強化這樣的觀念:藥物不可能改變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舉出實例,說某人服藥後變得呆頭呆腦,那么你可以說,這孩子到底是怎么會事,目前還不清楚,且個人的情況也不相同。同時,要堅定地指出,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了這種反應,那么一定會立即停藥。藥物可以幫助一個人改善情緒、注意力更集中、減輕憤怒、控制自己的脾氣,但藥物不會改變人的本性,改變不了人的性格。一旦孩子在服藥期間出現情緒悲傷、激動不安、鬱鬱寡歡、憂心忡忡、或者出現其他異常的情緒狀態,你就應該立即與醫生聯繫。
有些孩子拒絕服藥,但說不出什麼具體的理由。有些孩子非常愛幻想,那么你可以問他(她)如果吃藥會出現什麼情況。你也許會為孩子的回答而吃驚。舉個例子吧。14歲的女孩茱莉長期患有焦慮和抑鬱,醫生認為,要是她能吃藥,她也許就不會對生活那么悲觀、不那么懷疑一切。雖然她對自己的病非常清楚,知道目前的狀態不正常(如自己缺乏密切交往的朋友),也知道這些不正常是抑鬱症造成的,但她就是不願意吃藥,因為她認為,一旦吃藥,就會從根本上改變她的個性。
有些孩子之所以不吃藥是因為聽到一些恐怖故事的影響。比如7歲的蒂姆患有兒童多動症,之所以害怕吃藥,是因為別的孩子告訴他,吃藥會得大病。15歲的女孩希芬患有比較嚴重的拔毛癖及強迫症,她也拒絕吃藥,仔細詢問得知,她害怕吃藥的理由是認為自己一旦吃藥就會上癮,戒不掉。
我們孩子多數時間在學校度過,那么我該如何觀察孩子藥物治療的情況?
你可以在周末、傍晚以及早晨進行觀察。此外,學校也會向你隨時介紹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的學校還可能採用一些行為量表(如康納斯量表)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分。事實上,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本身也是評價藥物療效的一個重要方面。你可以按照前面介紹的如何向學校介紹孩子病情的內容,在學校里找一位代表或學校的護士與之接觸。此外,有些醫生還會請父母給學校帶一份名為“教師報告表”的表格,讓最熟悉孩子情況的老師填寫。
我們怎么知道藥物是否有效?
首先,在觀察孩子的療效(或副作用)時要保持開放的、客觀的心態。有時,父母會自覺不自覺地受醫生的影響,使觀察結果產生偏差。因此,要詳細詢問醫生,孩子的病情改善有哪些徵兆?起效的大致時間如何?這樣可有助於父母的觀察。
如果你孩子的問題原來在任何時候都出現(如孩子的多動或焦慮症狀),那么觀察療效往往比較容易,且也很容易起效。而如果孩子的行為為間斷出現,如間斷性的大發脾氣,或不定期的驚恐發作,那么觀察療效就相對較難。舉例說吧。對於患抑鬱症的孩子來說,藥物起效的徵兆包括睡眠、精力水平、社交能力、情緒等方面的改善。而如果孩子患有焦慮,那么除了焦慮、不安等症狀有所改善外,還包括患者的胃痛症狀減輕。患有兒童多動症的孩子則需觀察孩子的注意力、衝動性、多動等方面的變化。當然這些都是一般的例子。如果你與醫生已經對孩子的病情有了深入的認識,那么你肯定不會不知道如何觀察療效。比如,假設患抑鬱症的湯米原來一放學就躲進自己的房間,誰也不搭理,那么,現在他放學後能走出房間和你說話就說明有效。如果患兒童多動症的塔尼亞最主要的症狀是做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她現在能自己集中精力做15分鐘的作業就是了不起的進步。
通常說來,要想確定某一種藥物是否有效,大致需要1個月的時間,也由於此,許多醫生要求孩子服用4個星期後再來醫院複查。在治療開始後的頭幾個月中,一般需要每月或每兩個月到醫院複診一次。在就診過程中,醫生可以對孩子治療的療效、副作用以及孩子是否按醫囑服藥等進行評估。一旦治療方案起效,孩子的病情逐漸改善或業已穩定,那么,兩次就診之間的距離就可以適當延長。但是,一些特定病症患者(如情緒障礙患者)往往需要經常到醫生處複診。
當孩子的病情服藥後出現改善,你應該感到欣慰。你還應該繼續觀察孩子的療效,並從學校了解情況。不過,如果你的觀點或校方的觀點與孩子自己的認識不一致,那也不要太吃驚。確實有些患者不太會表達自己的病情,也不太會描述藥物的效果,在我的經歷中,我常能見到這樣的事例:孩子自己說吃藥前後“沒什麼變化”,而他們的父母或學校卻認為藥物的效果相當不錯。比如,兒童多動症及雙向情感障礙患者就是這樣,而有意思的是,焦慮障礙患者常常能較準確地描述自己的病情及治療後的變化。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