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經驗是指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獲得的知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接經驗
- 外文名:direct experience
- 來源:實踐
- 依據: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直接經驗是指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獲得的知識。
直接經驗是指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而獲得的知識。......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一方面強調直接經驗的重要性,因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只有從親身的實踐中得到的直接經驗...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是知識結構的兩個部分。直接經驗是指由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所獲得的知識。間接經驗是指從別人或書本那裡學習得來的知識。毛澤東說:“一個人的...
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直接經驗指親身參加變革世界的實踐活動所獲得的知識。間接經驗指從他人或書本上學來的知識。人的知識不外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部分。人們為了繼承...
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對。從別人處或書本里得到的知識。是他人的認識成果。人們繼承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包括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識,主要通過間接途徑。就...
美國視聽教育家戴爾1946年寫了一本書《視聽教學法》,其中提出了“經驗之塔”(cone of experience)的理論,對經驗是怎樣得來的,認為經驗有的是直接方式、有的是...
美國視聽教育家戴爾1946年寫了一本書《視聽教學法》,其中提出了“經驗之塔”的理論,對經驗是怎樣得來的,認為經驗有的是直接方式、有的是間接方式得來的。各種...
《藝術即經驗》是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創作的哲學著作,1934年首次出版。《藝術即經驗》從活的生物概念開始,力圖在哲學上恢復人與動物、有機物與自然之間的連續性,...
經驗論又稱“經驗主義”。與“唯理論”相對。是舊哲學認識論中的一派,主張感性經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有唯物主義經驗論和唯心主義經驗論。歐洲近代哲學史中,唯物...
現代心理學界對意識的理解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意識概念認定,意識是賦予現實的心理現象的總體,是個人直接經驗的主觀現象,表現為知、情、意三者的統一。狹義意識...
《實踐論》是毛澤東關於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代表著作。寫成於1937年(丁丑年)7月。由於中國共產黨內的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的錯誤思想,使中國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極大...
活動課程亦稱經驗課程、兒童中心課程。是與學科課程對立的課程類型。它以兒童從事某種活動的興趣和動機為中心組織課程。因此,活動課程也稱動機論。 活動課程的思想可以...
保羅·魯道夫·卡爾納普(Paul Rudolf Carnap,1891年5月18日—1970年9月14日),德裔美籍作家、哲學家,出生於德國隆斯多夫,逝世於美國加州,享年79歲。經驗主義和邏輯...
該學派既反對美國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元素主義,也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刺激—反應公式,主張研究直接經驗(即意識)和行為,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認為整體不等於並且大於...
三表法的出發點是唯物主義的,主張根據前人的間接經驗、民眾的直接經驗和實際效果來判斷是非,在認識發展史上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中文名 三表法 宗派 墨家 出處 《...
實證研究指研究者親自收集觀察資料,為提出理論假設或檢驗理論假設而展開的研究。實證研究具有鮮明的直接經驗特徵。實證研究方法包括數理實證研究和案例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