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盪新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Dàngxīn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廢止年份:2004年
- 性質:歷史地名
盪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
盪新村村民委員會是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以原盪新大隊而得名。歷史沿革清代屬雲間鄉十保十一圖、十二圖、十四圖地;民國期間先後分屬松江縣亭林區;九峰鄉、潭樓鄉、公九鄉和前北鄉、前崗鄉;解放前夕為浦南區後崗鄉四保和亭林...
新盪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取原新莊和顧盪兩村的首尾兩字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塘匯鄉的昆利村和顧盪村,1949年屬新盪鄉,後為新盪鄉第一、二代表區,1955年成立新莊、顧盪兩個高級社,次年劃歸七星鄉,公社化時為新莊大隊,1961年公為新莊、顧盪兩大隊,1969年合併為勝利大隊;1981年...
九橋村村民委員會是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境內松金公路九號橋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代屬雲間鄉十保五圖、六圖、十二圖;民國期間隸亭林區後崗鄉、盪涇鄉、大洋鄉、望洋鄉;1950年隸亭林區盪涇鄉;1956年分屬陳徐村、庵港村農業社;1958年合併,稱盪新大隊;1984年改鄉村建制後成立九橋村村民委員會。
盪浪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盪浪”取“蕩漾在碧波綠浪之中”之意,“盪”又有“蘆葦盪”之意。歷史沿革 清屬元和縣習義鄉東22都,民國屬吳縣第九區,解放初(1950年)屬唯亭區懸珠鄉,1957年屬唯亭鄉,1958年成立唯亭人民公社屬9大隊,其後單設為17大隊,1964年改稱“盪浪大隊”,1983...
盪東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中文名 盪東村村民委員會 所在區域 江蘇省 性質 地名 羅馬字母拼寫 Dàngdō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目錄 1 地名含義 2 歷史沿革 盪東村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編輯 播報 表明該村所處位置在元盪東面。
盪涇村村民委員會是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流經境內盪涇港得名。歷史沿革 清代屬雲間鄉九保十六圖、十保五圖;民國期間隸亭林區盪涇鄉、大洋鄉、望洋鄉;解放前夕為亭林鎮八保;1950年隸亭林區盪涇鄉;1956年建新華農業社;1958年稱新華大隊;1984年改鄉村建制後成立盪涇村村民委員會。2002年6月,原盪...
蕩蕩嶺村位於靈石縣正南,距離縣城約12公里,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這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齊全。全村有180戶,共506人。近年來,我村啟動了新農村改造工程,此項工程共涉及145戶,共籌補償款4900萬,建成安置房77套,建築總面積9471平方米。56套安置房全部分房到戶,不少居民已陸續入住,極大地改善了村...
北盪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轄區南部原有一荒盪,名馬家盪,村民大多數住在盪北,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牛橋鄉北盪行政村和石橋行政村西半部;1954年組建錢家頭等5個初級社;1956年3月合併為黃山第六高級社;1957年9月,與南盪、衛國2個高級社合併為黃山第五高級社;1958年10月成立...
西溝盪村村民委員會,舊時 建立 的 地 名。地名含義 地處向龍溝之西低洼處,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訪仙區經山鄉。1949年屬新橋區經山鄉。1950年屬埤城區經山鄉。1952年屬埤城鎮。1955年建西光農業社。公社化時改為西光大隊。文革時改為東風大隊(意為形勢大好)。1981年更名西溝盪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時為...
八字盪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 湖盪因形似八字,得名八字盪,村以盪名。歷史沿革 1958年9月,成立青雲人民公社。同年11月,公社成立民兵團,八字盪自然村屬第六民兵營。1959年3月,第六民兵營劃為第十工區,同年下半年改稱第十大隊。1960年4月,第十大隊劃分成新安和新星2...
東盪村村民委員會 東盪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所在區域及功能而得名。歷史沿革 1983年屬南大鄉,從南豐、西南兩村分出新建東盪村。2008年與東盪、南豐村合併名南豐垸村後廢止。
五盪村村民委員會 五盪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駐地居民點五盪而得名。歷史沿革 2007年撤銷五盪村村民委員會,該地名消亡。
盪蓮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所在地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以村內的石益塘(盪)、夏蓮頭兩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得名。荷盪蓮花之意。歷史沿革 清代屬長洲縣益地鄉(金生里)下十七都二十九圖。民國元年(1912年),為湘城市屬地,民國20年,為吳縣第七區十萬浜鄉轄地。民國23年,為吳縣第七區獲水鄉轄地,民國36...
茭白盪村村民委員會是此地地勢低洼,適宜種植茭白,名稱約定俗成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地地勢低洼,適宜種植茭白。相傳歷史上梅灣呂公茭就產於此處,故取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為木瀆區七子鄉第二保,1919年4月~1954年8月為木瀆區七子鄉第二行政村。1956年與第一(蔣墩村)、第三(梅灣村)行政村合併組成五合農業...
大盪村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鎮12.00公里, 國土面積28.07平方公里,海拔245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877.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2540.00畝,其中人均耕地2.76畝;有林地8817.00畝。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56戶,有鄉村人口921人,其中農業人口...
雷墩盪村村民委員會,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地名含義 因雷墩盪自然村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11月,青雲公社成立民兵團,雷墩盪劃歸第八民兵營。1959年3月,第八民兵營劃分為十三、十四和十五等3個工區,雷墩盪為十四工區,同年下半年改稱為十四大隊。1960年4月,改稱為新豐生產大隊。1981年年底...
江海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江海漁業村村民委員會,由太倉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命名。地名含義 村民在長江捕魚而得名。故名江海漁業村。歷史沿革 原名漁業大隊,1980年地名普查中,因重名,更名為“江海漁業”1999年撤銷江海漁業村,合併到盪茜村,成為盪茜村16組。
註冊地址 揚州市江都區吳橋鎮小盪村村民委員會。業務範圍 1、全面負責揚州市江都區吳橋鎮小盪村轄區內灌溉工程的運行、調度管理與維護。2、合理調配灌溉水源,為用水戶提供優質灌溉用水服務。3、負責供水到戶工作,向用水戶供水。4、為用水戶提供與水利及灌溉有關的技術、諮詢服務。
群力村民委員會 群力村民委員會是由於居住在黃天盪畔故先定名為大盪村,後改名群力村的地名。地名含義 “群力村”是“團結一心群策群力”的意思。 歷史沿革 1983年10月婁葑人民會社改名為婁葑鄉人民政府,下屬大隊改名為行政村,2004年改名為居委會。
清代為胥浦鄉四保二十八圖、二十九三十圖;民國期間屬呂巷區呂北鄉、春明鄉,解放前夕為呂巷鎮一保;解放初屬呂巷區三新鄉,1956年建建新農業社,1958年稱建新大隊,1961年10月劃建新大隊北境建新義大隊,1980年改稱六橋大隊;1984年4月改鄉村建制後,成立六橋村村民委員會。2007年3月2日撤銷原盪田村與六橋村,...
戚埭村村民委員會是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戚家埭居民點得名。歷史沿革 清代屬胥浦鄉五保方五圖、方二十一圖和四五圖;民國期間屬呂巷區呂東鄉、春明鄉,解放前夕為呂巷鎮一保。1949年10月隸呂巷區三新鄉,1951年從三新鄉劃出,隸洪橋鄉。1956年建國強農業社,1958年稱國強大隊,1984年4月改鄉村建制後...
石米盪村村民委員會設 立於1984年,廢止於2001年。地名來歷 以聚落名稱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委會轄區有該聚落“石米盪村”。歷史沿革 1958年為商榻公社水產大隊。1984年,改稱商榻鄉石米盪村村民委員會。該村為純漁業村。2001年撤銷石米盪村村委會建制,與石米村村委會、湖雪村村委會合併建立雪米村村民委員會。
火燒村村民委員會 火燒村村民委員會是解放前期即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日本掃蕩時將原村落燒毀,人們為了銘記歷史,故而得名。歷史沿革 因區劃調整而消亡。
黃夾盪 黃夾盪,自建村以來得名 的 地 名 。地名含義 因該村村民姓黃,且該村位置處於河盪中,故得名黃夾盪。歷史沿革 村莊原屬劉東村村民委員會,2003年由於區劃調整、鄉鎮村居合併,陸續被拆遷。
新橋村地處鵝湖鎮盪口古鎮北部,東臨美麗富饒的鵝真盪,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優越。全村轄區總面積4.82平方公里,下轄村民小組12個,現有戶籍人口3840人,總戶1111戶,外來人口2900多人,全村共有各類工業企業36家,其中31家企業以彩印印刷行業為主,農田面積735.19畝,旱田面積326.54畝,魚池面積80畝,養殖面積203畝...
塘湖漁業隊,政府命名,一直沿用。本次普查地名為盪湖村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因轄區在陽澄湖“後盪湖”得名。歷史沿革 1955年10月成立吳縣沺涇鄉初級漁業生產合作社。1959年5月,建立沺涇人民公社漁業大隊;1980年3月,沺涇漁業大隊分為東湖、盪湖二個漁業大隊。1983年建置行政村,改稱盪湖漁業村,下轄四個村民小組...
2005年1月,兩合村合併到下莊村,村民委員會換屆時,毛相林再次高票當選為村主任。從村支書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發生了變化,但他不辜負組織和民眾信任的初心始終未變。下莊村有形的出行路摳通了。但人民民眾要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下莊人還要再修通一條“致富路”。下莊有了致富路,聽說曲尺鄉柑橘種得好...
經過招商引資引進砩石粉、精粉廠2家,廢舊金屬治爍廠1家,每年納稅額在100萬元以上。鎮引資項目投資千萬多元的金沙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也盪產在該村。村兩委班子,以支部為核心,團結協和認真分析本村的伏勢,積極發展適應本村發展的新目標,從村民關心的水、路為起點,積極興辦各項公益事業。2006年10月村兩委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