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詩如

盧詩如,字牧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生於今台江區坡尾鄉農民家庭,幼年聰穎勤奮,刻苦攻讀,在倉前山鶴嶺英華書院求學,各科成績優異,英語成績尤佳,既善會話,又會書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詩如
  • 出生地:台江區坡尾鄉
  • 出生日期:1874年
  • :牧朋
簡介,人物經歷,

簡介

畢業後,先在倉前山英國人辦的屈臣氏藥房工作,後由店東介紹往新加坡孟加藥房工作。詩如在新加坡時,利用業餘時間求學於英國辦的藥劑學校,經幾年勤讀,考核成績優良,獲藥劑師執照。他生活勤儉,注意積蓄,先後在新加坡購得吉隆坡山地3000多畝,開發栽種橡膠樹,發展橡膠生產,為回鄉發展藥業積累大量資金。

人物經歷

民國7年(1918年),詩如在福州城內南街開設中和藥房,因生意欠佳,遷藥店於蟶船塢(今台江路),並在倉山觀井路設中和藥房分號,經營範圍有國內外成藥及原料藥,還有針、片、粉、液4類藥品敷料,並自製成藥去濕丸、益母水、橡皮油、咳嗽水,以及“六○六”、“九一四”藥膏等。又附設調劑室,對外調配處方。由於貨真價實,經營得法,營業經久不衰。
民國9年,詩如倡議組織福州西藥研究會並擔任理事長。民國16年,改稱福州西藥商民協會,協會隸屬閩侯縣公署管轄時,改稱閩侯縣西藥同業公會。民國27年又改稱福州新藥業同業公會,詩如蟬聯理事長。由於公會經費入不敷出,詩如獻出自製“乳斑魚肝油”秘方,由公會製造後分配給全行業推銷,所得利潤歸公會所有。這既充實公會經費,又抵制英國制“各脫乳斑魚肝油”的進口。
民國27年,詩如看到倉前山是外國人集居地方,為發揮自己懂英語會話優勢,與外國人做生意,就將台江總店收盤,把全部精力傾注於經營觀井路中和藥店。由於注重藥品質量,業務蒸蒸日上,逐年均有盈餘,成為南台商界的巨商富賈。
詩如還熱心教育與公益慈善事業,他看到家鄉坡尾青少年失學多,就在坡尾廟設夜校,請教師上文化課,並請青年會電影隊來放映電影,豐富文化生活。民國17年秋,詩如徵求閩侯縣教育局同意,把夜校改辦為閩侯縣公立桑溪國小,自任董事長。同時,他又是萬壽國小董事長,積極捐款籌建福州基督教青年會。並常在年關時向窮人發放度歲錢;洪水泛濫時,向災民施粥;途有曝屍時,則捐資施棺收埋死者。每行善舉,皆通過救火會等團體名義代為施行。他德高望重,深受民眾愛戴,先後被公推為台江區萬壽救火會理事長、台江積善社名譽社長、台江鎮鎮長等職。民國35年9月17日,盧詩如逝於台江區坡尾老家,享年7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