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維·杜默爾畫陣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898年
畫作信息,藝術相關,
畫作信息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作於1898年
【作者】利維·杜默爾
【規格】繪於紙上的,尺寸不詳
【屬地】現藏巴黎羅浮宮
藝術相關
象徵主義藝術出現在歐洲19世紀最後30年,並滲入到文藝的各個領域。法國詩人波德萊爾(C·P·Baudelaire)、馬拉美(S·Mallarne);德國作曲家華格納(R·Wagner);英國拉斐爾前派畫家們,都屬於象徵主義的重要代表。我們從拉斐爾前派協會發行的一份刊物--《藝術與詩歌》的宗旨上可以看出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文章說:他們希望通過一條共同的紐帶將藝術和文學結合起來(有關英國的象徵主義,請參閱拉斐爾前派畫家密萊、羅賽蒂等作品的條目)。在法國繪畫史上,這時除了夏凡納·莫羅等人以外,還存在一個象徵主義集團,一貫創作富有幻想性的油畫與粉畫作品的青年畫家利維·杜默爾,即是其成員之一。
盧西恩·利維·杜默爾(1865~1953)原是一位陶瓷工藝設計師。 他從事瓷器藝術製作約有8年,在法國工藝陶瓷業中有一定聲譽。他恢復了長期失傳的西班牙摩爾風格和波斯風格的陶瓷品,使產品的表面產生一種金屬效果;在採用釉色方面,他積累了豐富的工藝知識,這些知識被用於繪畫上。他主要是受到法國象徵派粉畫家愛德蒙·阿芒-讓(Edmond Aman-Jean;1860~1936)的影響。此人創造了一種暗示性象徵風格。 在現代照相術出現以後,這是一種獨特的肖像畫藝術。他贏得了社會的稱譽,因而也被許多年輕畫家所追慕。 利維-杜默爾在阿芒-讓的粉畫趣味影響下,開始用油畫表現幻想性傳統人物。他的象徵主義畫風具有一種耐人尋味的觀賞性。這種暗示性象徵派藝術在法國象徵派畫壇上逐漸得到發揮,至19世紀末葉,發展為強烈而飽滿的裝飾繪畫。畫家們利用了學院派嚴實的古典畫風,盡情施展各自的想像力,以傳達人類的各種心理因素。利維-杜默爾則又採用了印象派的外光著色法。(此時印象派繪畫與左拉的自然主義藝術精神正相呼應,引起畫壇的激烈討論)。
簡言之,象徵派畫家就是在新舊兩種畫風中間掀起的運動。他們力圖創造一種兼具繪畫與詩或文學的職能的藝術品,所以他們說:“模特兒對於藝術家來說,只不過是印刷工人的鉛字,藉以表達我們自己而已。”後期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綜合主義實質上也是一種暗示性象徵主義。利維·杜默爾的這一幅《陣風》就是這樣:形象有很強的視覺刺激性,大自然與人被幻化為一體。它象一首朦朧的詩,傾吐了藝術家對傳說人物的豐富想像。
《陣風》一畫上的女人,是希臘神話中的達芙妮(一譯達佛涅)女神。太陽神阿波羅對她苦苦追求,而女神另有所愛。為了逃避阿波羅的追求,她請求父親把她化為月掛樹,致使阿波羅無可奈何,折其枝葉編成花冠。畫上那擬人化了的月桂樹被緊緊的陣風摧折,美麗的女神的側臉鑲嵌在濃密的枯葉中間,暗示肅殺的自然可使一切生命枯黃。被吹散了黑髮的達芙妮,有一張現代美人的臉龐,她那驚惶的情緒,不僅表達了神話人物的驚惶,也暗示著現代生活中對美與愛情的瘋狂追求的驚惶。因而不妨說這種藝術具有某種文學意味。
1900年,評論家賈克·索雷茲(J·Aeques Sorreze)指出了畫家利維-杜默爾的這種繪畫造型的實驗,他說:這些綿密的樹葉背景,這些互不調和的顏色混合,令人想起畫家當年用沙岩土坯燒制陶瓷時所追求的那種金屬表面效果。好象他要把釉色燒制所取得的深綠寶石、蛋白石的光彩,再在油畫上展現出來,然後再用一層霧一樣的色彩加以籠罩。
達芙妮的側臉有一對明亮的眼睛,她在密不通風的枯葉中間顯得更加不可思議。藝術家的另一幅象徵主義作品《梅杜薩》(又稱《狂濤》)所展示的印象更令人心悸。女怪梅杜薩被尖硬的荊棘和海中的藻類植物所裹脅,她從海水的綠色中露出一對充滿巫氣的眼光,洶湧的海濤在打擊她的怒臉。粉畫的顏色產生了一种放射性藝術效果,使觀者產生一種震撼性感染力。
據說畫家利維·杜默爾業餘時間還愛好蒐集各種蝴蝶。蝴蝶翅膀的色彩給他以創作的靈感。他構想,自然界的物種變化,總是與生命的抗衡因素密切聯繫著的。
就《陣風》這一題材,利維-杜默爾曾創作過好幾幅。這一幅畫作於1898年,是繪於紙上的,尺寸不詳,現藏巴黎羅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