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珪(明朝慈善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盧珪(1442年—1517年),字廷玉,明代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基本介紹

  • :廷玉
  • 中文名:盧珪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盧珪,明代蘇州葑門塘(當屬原團結村與金厙村交界處)人。他尚未出生時,父親就因病去世,成為一位遺腹子。出生後不久,母親又不幸去世,成為一名孤兒。於是,他被寄養在伯父家。沉重的家庭變故,促成了他的“自強自立”性格。十七歲那年,盧珪便毅然離家外出闖蕩天下,走上經商之路。憑藉智慧誠實經商,他逐漸積累了財富。購置了大量田地後,他又專事農業生產。十多年後,盧珪成為鄉里的一大富翁。長子盧欽成年後,盧珪就把家中的經營大權交給長子,自己則熱心從事地方公益事業。他常常施棺施粥給鄉里的窮人家庭,深受鄉親們的愛戴。盧珪重視讀書。為了彌補自己從小失學之憾,他便經常督促子孫認真學習,晨夕不懈。有一次,一位客人前來,還未進門就聽到琅琅讀書聲。客人非常感嘆:盧珪不僅見義勇為,他善於教化子孫也非常人所及。
成化十七年(1481年),蘇州發生水災,百姓陷入饑荒困境。盧珪慷慨出粟賑濟災民。朝廷得知,破例賞賜其官服。弘治五年(1492年),從開春至農曆八月,陰雨不斷,太湖泛濫。莊稼被淹顆粒無收,百姓饑寒交迫。盧珪再次開倉濟貧。因此,他得到“義門”的旌表。朝廷恩賜在普福橋(今小黃石橋)西建造“旌義坊”表彰他的功績。盧珪的後裔盧士達和盧應琦父子二人,也是著名的孝子。兩人去世後,朝廷批准在旌義坊旁,立“父子孝行坊”以表彰。
盧珪還熱心為鄉里築塘修橋。葑門塘的河岸系土築,經常發生坍塌。盧珪深以為患,毅然出資改建為堅固的花崗岩石駁岸。與葑門塘相通的梅里涇河、金涇河地處交通要道,河上架有兩座木橋:梅里涇橋(南北向,又名通濟橋)、金涇橋(南北向,即盧家橋)。因為來往人多,木橋破損後坍塌。弘治十年(1497年)和十一年(1498年),盧珪先後出資在原址建起兩座石橋,恢復了交通。過後,他又出資重建了婁門永寧橋。永寧橋與附近的永安橋遙相呼應,有“兩岸夾照明鏡,雙橋彩虹”之譽。
盧珪卒於明代正德十二年(1517年)。妻子周氏,卒於弘治二年(1489年)。長子盧欽(生前封承事郎,正七品),卒於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們三人去世後,都葬於陳公鄉東面的“京字圩”(葑塘村張家厙村之北面)。相傳為盧天官家族之墳,村人俗稱“盧家墳”。墳前豎立青石牌坊。1993年11月,蘇州博物館配合蘇州至上海虹橋機場公路基礎工程,發掘清理了三座盧家墳。土墩中主墓和兩座次墓,發掘前已被盜挖破壞。土墩殘存部分,東西和南北兩側各長15米,高2.5米左右。發掘中,一具女屍未腐爛,應該為周氏遺體。出土五塊墓志銘,分別為:義門盧君墓志銘、周氏碩人墓志銘、故承事郎盧欽墓志銘。

人物評價

盧家因為屢做善事而被稱為“義門”。明代的兩位吳中名賢,都對盧珪給予高度評價。其一為吳寬,明代成化八年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另一人為都穆,弘治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寺少卿。吳寬《葑門塘改造二橋記》(原為碑刻,今無存,引《吳都文萃續集》),對盧珪的評價是:“予嘗觀於今之人,凡積之厚者性必吝……不肯植一木、甃一石皆是……今廷玉(盧珪)不求於閭里,不煩於官府,一旦捐數百金為此義舉,不謂之賢哉?”都穆《義門盧君墓志銘》對盧珪的評價是:“予嘗觀夫世之人矣!往往重利而於義乃輕,較其錙銖或及至親……偉矣盧君,觀其生平,蓋惟義是敦,而不求人之聞……嗚呼!不義之人,誦我斯文,其不背汗面赧而有愧於君也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