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盧氏縣北關清真下寺
- 外文名稱:Should's ancestral hall
- 地理位置:山東省棗莊市
- 著名景點:盧氏縣北關清真下寺
簡介,清真寺阿訇,
簡介
民國二十四年,由阿訇老馬振江和寺管會邀眾集議,廣募乜提,修建了大殿、北講堂、教長室、男水房、女水房與大門樓等初具規模。
大門樓一間,皆為磚箍型結構,平房式建築青磚壘牆,樓頂三面欄桿用小青瓦精心擺對而成,像花朵一樣,甚是好看,欄桿下雕有各種造型別致,鮮艷奇異的花卉,映入眼帘,百看不厭,大飽眼福,門楣上方刻有“清真寺”並在其兩側壘設有像保齡球一樣的三行經打磨過的圓型長青磚做點綴,門兩旁有名刻“除偽”、“存真”四個大字,門樓尖塔高五米,門楣之上的匾額上書“清真寺”三個大字乃是1989年時任中國伊協副會長,努爾曼·馬賢先生所題。
再往裡走是一層為卷棚,二層為“望月樓”的新式建築物,始建於1989年,總耗資貳萬伍仟余元人民幣,歷時半年之久而建成,占地面積95平方米,一次可容納百餘人進行聚禮,八根五米高圓柱用藍瓷片鑲嵌而成,偉岸挺拔,?搖棚上半截用花紋圖案裝飾其南、北、西三面。
近觀乎“望月樓”三大金字,映入眼帘,兩米高的綠圓頂上鑲嵌寶瓶熠熠生輝,金色月牙高入雲端,雙斯樓之壯觀,富有阿拉伯建築之特色,照麥加之聖地,添民族色彩於豫西山城。
大殿與卷棚連成一片,構成一體,為三間,占地100平方米,沒有卷棚那么高大,仿西洋式建築風格,大殿“米哈拉布”(內窯)上書阿文書法,南北牆上掛有本寺坊民為慶賀該寺開放而贈送的兩塊匾額,大殿門楣上書有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七月該縣縣長何慎齋的墨寶“大禮堂”三個大字,還有本縣教育界知名回族教師姚少臣先生在“大禮堂”的兩旁牆壁上刻書“禮門”“義路”“聖域”“賢觀”八個大字。
另有民族福利樓,女大殿和沐浴樓分別於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三年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
該寺內共豎立兩通碑,其一是於一九九○年齋月立(修卷棚築望月樓碑記),此碑記述了馬公振江與馬公明道阿訇叔侄二人曾先後不遺餘力地盡心盡職地群策群力地修建大殿,望月樓和大門樓的詳細情況經過。
其二是於一九九四年立(修福利樓,沐浴樓碑記)此碑記述了修建兩樓之情況。
清真寺阿訇
自建寺至今已有數十位知名阿訇在該寺任教,首先是本寺的奠基人馬振江阿訇、李錦文阿訇、虎彥章阿訇、馬鴻章阿訇、馬明道阿訇、丹滿堂阿訇、李煥文阿訇、丁鵬山阿訇、王克清阿訇、錢培德阿訇、錢安民阿訇、王召甫阿訇、李玉傑阿訇和現任教長藍容清阿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