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衡傳》是唐代魏徵主編的一篇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盧昌衡傳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傳記
- 作者:魏徵
- 作品出處:《隋書》
作品原文,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盧昌衡傳
昌衡字子均。父道虔,魏尚書僕射。昌衡小字龍子,風神淡雅,容止可法,博涉經史,工草行書。從弟思道,小字釋奴,宗中俱稱英妙。故幽州為之語曰:“盧家千里,釋奴、龍子。”年十七,魏濟陰王元暉業召補太尉參軍事,兼外兵參軍。齊氏受禪,歷平恩令、太子舍人。尋為僕射祖孝征所薦,遷尚書金部郎。孝征每曰:“吾用盧子均為尚書郎,自謂無愧幽州矣。”其後兼散騎侍郎,迎勞周使。武帝平齊,授司玉中士,與大宗伯斛斯征修禮令。開皇初,拜尚書祠部侍郎。高祖嘗大集群下,令自陳功績,人皆競進,昌衡獨無所言。左僕射高熲目而異之。陳使賀徹、周濆相繼來聘,朝廷每令昌衡接對之。未幾,出為徐州總管長史,甚有能名。吏部尚書蘇威考之曰:“德為人表,行為士則。”論者以為美談。嘗行至浚儀,所乘馬為他牛所觸,因致死。牛主陳謝,求還價直,昌衡謂之曰:“六畜相觸,自關常理,此豈人情也,君何謝?”拒而不受。性寬厚不校,皆此類也。轉壽州總管長史。總管宇文述甚敬之,委以州務。歲餘,遷金州刺史。仁壽中,奉詔持節為河南道巡省大使,及還,以奉使稱旨,授儀同三司,賜物三百段。昌衡自以年在懸車,表乞骸骨,優詔不許。大業初,征為太子左庶子,行詣洛陽,道卒,時年七十二。子寶素、寶胤。
編者簡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邢州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後遷居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唐代政治家。武德時為太子洗馬。貞觀時歷官諫議大夫、尚書右丞、秘書監、侍中,參預朝政。貞觀初朝臣論政,他主張“偃革興文,布德施惠,中國既安,四夷自服。”李世民接受他的主張,終至天下安定。後數被召見,訪問得失,征盡誠獻智,知無不言,其言論多載於《貞觀政要》。詔修周、隋、齊、梁、陳五代史事,各史有專人負責,令魏徵總加撰定,多所損益,務存簡正,時稱良史。以喪亂後,典籍紛雜,建議集學者校訂四部書,數年之間,秘府圖籍漸備;以《禮記》龐雜無序,建議重加改編,數年成《類禮》二十篇,錄置內府。又主編《群書治要》。所著今存有《魏鄭公諫錄》五卷、《魏鄭公文集》三卷、《魏鄭公詩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