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短體(根腐)線蟲 ,屬於墊刃目(Tylenchida)、墊刃亞目(Tylenchina)、墊刃總科(Tylenchoidea orley,1880)、短體科(Pratylenchidae)、短體亞科(Pratylenchuinae)、短體屬(Pratylenchus)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斯短體線蟲
- 編號:S00017
- 中文學名:Pratylenchus loosi Loof,1960
- 檢疫分類:三類檢疫性線蟲
基本介紹,寄主,分布,為害症狀,形態描述,1.測量數據,2.形態描述,檢疫方法,防治方法,
基本介紹
中文名: 盧斯短體(根腐)線蟲
英文俗名:
科學分類: 屬於墊刃目(Tylenchida)、墊刃亞目(Tylenchina)、墊刃總科(Tylenchoidea orley,1880)、短體科(Pratylenchidae)、短體亞科(Pratylenchuinae)、短體屬(Pratylenchus)。
寄主
玉米Zea mays L.(中國)、茶(斯里蘭卡、印度、日本)、柑橘(印度、日本)、蘋果、梨(日本)
分布
國外:分布在斯里蘭卡、印度、日本。國內:遼寧省瀋陽市,重慶市北碚和銅梁,四川省大竹等地。
為害症狀
危害嚴重的茶園減產可達25%(Whitehead,A.G.,1969)。由於根腐線蟲為害茶樹後使根係數量減少,影響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導致樹勢衰弱。此外,病株根部的病斑常是次生性根腐病菌侵染的起點,嚴重時全株枯死。
茶樹根腐線蟲主要加害成齡茶樹,但幼齡茶樹也可感病。病勢的發展較為緩慢,先是表現樹勢衰弱,葉片變小,黃化,常提前開花結果。輕度感病的茶樹仍可萌發新梢,但對夾葉多,嚴重感病時,新梢可以停止抽生。病株的細根上產生長形水漬狀的小病斑,病斑黃色後轉呈褐色至黑色,逐漸縱向擴大並癒合成大斑。壞死斑也可朝橫向發展,最後包圍整個根部,儼似環狀剝皮。壞死部開始僅限於表皮,略向皮層擴展,輕度感病茶樹根部可形成不定根而逐漸恢復,但嚴重感病的根部常易於遭受次生性根腐病,加重發病程度,甚至全株死亡。根腐線蟲主要加害幼根,但粗根也可受侵染,使之產生壞死和腐爛症狀。
形態描述
1.測量數據
據Loof(1960)
雌蟲:L=0.48~0.64(0.575)mm;a=28~36(31.9);b=5.7~7.1(6.4);c=18~25(19.9);V=79~85(82.5);spear=14~18μm。
Holotype♀: L=640μm;a=27.7;b=6.8;c=17.8;V=82;spear=16μm。
雄蟲:L=0.38~0.58(0.464)mm;a=28~41(35.3);b=5.4~6.7(5.9);c=18.5~23.2(20.8);T=36~52(42);spear=12~16μm。
據段玉璽(1994)
雌蟲(n=6):L=490~570μm;W=24~30μm ;a=18.9~19.3;b=5.0~6.9;bˊ=4.3~5.0;c=17.5~18.9;cˊ=1.8~2.3;唇高2.2μm ;唇寬3.3μm;spear=16.3~20μm;DGO=2.5μm;AM=52.6~62.5μm;ex=80~90μm;V=75.3~79.4;PUS=18~26μm;Tail=27.5~32.5μm;尾紋28~31條;phas=18.4~19.1μm;口針基球高2.4μm;口針基球寬3.2μm。
雄蟲(n=3):L=405~460μm;W=16.3~18.3μm ;a=23.5~25.8;b=5.2~5.6;bˊ=4.1~4.4;c=16.2~20.4;cˊ=1.9~2.2;唇高2.2μm ;唇寬3.3μm;spear=15.5~17.5μm;DGO=2.5μm;AM=48.8μm;ex=68.8~80μm;spi=15~17.5μm;G=3~4μm;Tail=22.5~25μm;phas=13~14μm;口針基球高2.4μm;口針基球寬3.2μm。
2.形態描述
雌蟲:溫和熱殺死後蟲體近直形,蟲體較纖細。表皮紋細而不明顯,側區較寬,具有4條(個別5~6)條側線,側帶光滑無橫紋,唇區低,前端平,連續,唇環2條,前部唇環明顯窄於第二條唇環,唇拐角鈍圓。頭架中度骨化,口針發達,粗短,口針基球較大,高2.4μm,寬3.2μm,呈鬱金香花形。食道腺從腹面覆蓋腸的前端。覆蓋長度約為45~54μm,排泄孔位於食道和腸交界處的後方。前生單卵巢,卵母細胞單行排列。在生殖區偶爾雙行排列。卵巢長度約占蟲體體長的1/3。受精囊長卵形,後陰子宮囊較短,極少數個體有模糊的細胞分化。陰道較直,尾錐形,尾端無紋,鈍或尖,尾長是肛門處蟲體直徑的2.5~3倍,尾部體環略明顯,側區3條側線,側尾腺孔位於尾的中部。
雄蟲:常見,蟲體前部體寬變窄,口針基球也明顯變窄。其他特徵與雌蟲相似。交合刺明顯,引帶長3~4.5μm,交合傘較窄,側尾腺孔位於尾的中後部。
生活史:
該種線蟲為寄主根系皮層的遷徙性內寄生,在適溫(18~20℃)下完成一代大約45~48天。
生物學特性:
傳播途徑:
可由寄主的殘根進行遠距離傳播。
檢疫方法
同咖啡短體線蟲。
1.檢驗方法
受檢材料:凡是來自疫區植物材料的根系和土壤均為受檢材料。
採樣:採集受檢植物材料10株的根系及根際土壤500ml。
2.線蟲的分離
因短體線蟲為根系內寄生遷徙性線蟲,既要分離土壤里的游離線蟲,又要分離根內的線蟲。分離土壤里的線蟲,採用淘洗—過篩—離心法。分離根系內線蟲,採用淘洗—過篩—淺盤法,或淘洗—過篩—貝曼漏鬥法。洗淨的根系或從40號篩目收集的根系材料,剪成1cm以下的根段,放進漏斗或淺盤,連續幾日收集線蟲。
防治方法
茶樹的生育狀況和茶根腐線蟲病的發生具有一定關係,因此凡能促使茶樹樹勢健壯的栽培措施,變有助於提高對根腐線蟲病的耐病性。增施氮肥可以減輕病茶樹根部的症狀,但土中的線蟲數量則反而增加;磷、鉀肥的增施一般並不能減輕根腐線蟲病的發生程度,但葉片和根部的分析表明,組織中鉀素含量與線蟲群體密度成負相關(Sivapalan,P.,1972)。根腐線蟲在高溫乾燥條件下不利於生長,據報導在26-29℃土溫下線蟲群體數量下降,因此斯里蘭卡採用夏季高溫時進行翻耕,可使土中線蟲數量減少。種植材料往往是傳帶根腐線蟲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防止從病區調入病苗至關重要,這對在我國目前分布不普遍的現狀更加值得注意。在發生嚴重的茶園,國外常採取連根挖除的方法,據Kerr,A.h和Vythilingam,M.K.(1966)的研究表明,在挖除後6-8個月,土中線蟲數量可減少90%以上。在挖除病株後的茶園種植萬壽菊可進一步減少土壤中的線蟲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