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廣瑞

盧廣瑞

盧廣瑞 音樂學家、作曲家。廈門集美大學音樂學院教授。近年來,多次應邀赴美國、歐洲、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科研成果獲得各種等級、多項獎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廣瑞
  • 外文名:未知
  • 別名:無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北靈壽
  • 出生日期:1955年11月6日
  • 逝世日期:在世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 信仰:未知
  • 主要成就:文化部兩岸閩南語歌曲研究負責人
  • 代表作品:《音樂欣賞》清華大學出版社
  • 學科專長:音樂史學、美學、作品分析
  • 職稱:教授
人物簡介,工作經歷,代表作品,歌曲文集,論文,專著,科研課題,獲獎情況,學術會議,

人物簡介

盧廣瑞 ,廈門集美大學音樂學院教授(主講:作曲技術——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歌曲寫作與分析,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中西方現代音樂,交響音樂鑑賞,舞台戲劇藝術(歌劇、舞劇、音樂劇)鑑賞,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中西音樂、音樂思維、音樂美學、史學,音樂評論等。)
現為:
國際音樂學學會(Member of 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 IMS)會員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中國音樂家協會音樂美學學會會員
福建省音樂家協會會員
盧廣瑞
廈門社會發展研究會會員
廈門市文聯、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理論委員會主任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工作經歷

1971年——1978年:內蒙包頭鐵路分局,工人。(期間長期在鐵路局.市.省.文
藝團體演奏小提琴、作曲、指揮)
1978年——1985年:內蒙包頭鐵路分局青少年宮,教師。
1985年——1992年:內蒙包頭鐵路文工團,藝術室主任兼指揮。(1989年——
1991年借調北京中國鐵路文工團歌舞團,創作兼小提琴)
1992年——2000年:廈門集美大學師範學院音樂系,廈門集美大學藝術教育學院,教師。
2000年——2006年:廈門集美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2007年——廈門集美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代表作品

歌曲文集

《風笛、祖國、白鷺——盧廣瑞創作歌曲、論文集》,(30萬字,待出版)

論文

1、《痴情的狂喜與絕望的悲傷——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與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悲愴)〉之比較研究》,《集美師專學報》1992年第4期,1993年第1期連載。
2、《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異同特徵》,《集美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第4期,1994年第2期連載。
3、《仇恨與愛情——柴科夫斯基的幻想序曲〈羅蜜歐與朱麗葉〉》,《集美大學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3、4合刊。
4、《十二音自由序列與孤獨——朱踐耳〈第八交響曲“求索”〉》,《音樂研究》1996年,第二期。刊號:ISSN 0512-7939 CN 11-1665. 人民音樂出版社主辦。
5、《基礎音核與樂觀有為——論李斯特交響詩第三〈前奏曲〉》,《集美大學社會科學論文集》1997年8月。
6、《中國歌劇又添新花——讚歌劇〈阿美姑娘〉》,《音樂周報》1997年3月21日第三版。
7、《再析朱踐耳〈第八交響曲“求索”〉》,《音樂藝術》1997年,第二期。刊號:ISSN 1000-4270 CN 31-1004/J。上海音樂學院主辦。
8、《關於音樂實踐活動過程的再認識》,《中國音樂教育》1998年第2期。
9、《朱踐耳〈第八交響曲“求索”〉的民族性特徵》,《黃鐘》1998年,第二期。刊號:ISSN1003-7721, CN42-1062/J
10、《普通音樂教育、素質教育之我見》,音樂周報,1998年10月16日第二版。
11、《歌劇〈阿美姑娘〉的序幕和終曲的音樂特色》,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3期。刊號:ISSN71008-889X,CN35-1222/C.主辦:集美大學。
12、《音樂存在方式和其實踐過程與專業、普通音樂教育之初探》,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期。刊號:ISSN71008-889X,CN35-1222/C.主辦:集美大學。
13、《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教育回眸》,中國文化報,2000年3月30日,第72期,第六、理論評論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國家級刊物)刊號:CN11-0089 。
14、《尋根探源——讀孫星群》,人民音樂,2001年第6期。刊號:ISSN-0477-6573 ,CN11-1635/J.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
15、《西方音樂哲學的真理與中國當代交響音樂》,2001年7月應邀出席美國“當代世界哲學”協會2001年年會,與會宣讀的論文(英文)。Paper for” Philosoph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Truth of Western Music, Philoso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Symphony (total pages 12) /Guang-rui Lu 2001 ANNUAL CONFERENCE / ST. John’s College, Santa Fe, New Mexico,U.S.A. /July 23-27,2001。
16、盧廣瑞.《人格、民族、時代——中國作曲家朱踐耳》,2001年9月應邀出席義大利“第七屆國際‘磬’學會議,與會宣讀的論文(英文)。Paper for 7th International CHIME Conference / Music and Meaning in China and East Asia / Beauty – Power – Emotion /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Nation and Era ------ Chinese Symphonist Jian-er Zhu / Guang-rui Lu/Giorgio Cini Foundation, September 20 – 23, 2001. Venice, Italy。
17、《形式與創意——朱踐耳的小交響曲,Op.38》,2002年8月應邀出席比利時,萊蒙“第17屆國際音樂學大會”,與會宣讀的論文(英文)。Paper for 17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 / Form and Invention ------Jian-er Zhu’s Sinfonietta Op.38 / 1-7 August 2002, in Leuven, Belgium。刊號:ISSN1005-7749,第63頁。主辦:國際音樂學學會。(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
18、美國:中外論壇(EAST WEST FORUM),《尋根探源——讀孫星群》,2001年第五期。
19、美國:中外論壇(EAST WEST FORUM),《西方哲學的“三說”》,2002年第四期。刊號:300B0466,總第70期。
20、《2002年國際音樂學大會》,音樂愛好者Music Lover : 2002年,11月。
21、《二十世紀中國音樂界的“怪傑”——作曲家朱踐耳》美國:中外論壇(EAST WEST FORUM),2003年第四期。刊號:300B0466,總第76期。
22、《無調性中的“調”:浩然正氣——朱踐耳的》(英文)Paper for SIMS 2004 Conference / Great Honor in Atonality —— on Jian-er Zhu’s Symphony No.10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
Melbourne Australia July 11-16,2004
23、《聖菲·哲學·音樂——赴美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紀行》,集美校友,2002年第1期。ISSN 1005-1244 CN35-0015/Q
24、《鐘樂猶鳴·友誼常在——出席比利時“國際音樂學大會”》,集美校友,2002年第6期。ISSN 1005-1244 CN35-0015/Q
25、《於聖菲講古曲——赴美國交流有感》,集美大學,2002年4月15日,第三版。
26、《音樂表演:超意向詮釋》[美]麥可·克勞茲 / 盧廣瑞譯,第七屆全國音樂美學研討會論文集,第272頁。2005年11月,廣州音樂學院。
27、《音樂表演:超意向詮釋》[美]麥可·克勞茲 / 盧廣瑞譯,人民音樂/評論,2006、1月10日,總第477期,第64-67頁,ISSN 0477-6573 / CN11-1655/J
28、《一部現代交響曲的審美解析》,第一屆中國現代音樂創作研究年會論文集,第189頁。2005年,12月,武漢音樂學院。
29、《偉大里程碑的熱情謳歌——藝術歌曲《永遠的古田》之賞析》,中國文化報文化生活周報,2006年6月14日,第2版。刊號:CN11-0089,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30、《當代的韓樂之音——記“第三屆國際音樂學家韓國傳統音樂工作研究”會議 》,中外論壇,2006年第4期(2006年7月),第65頁。刊號:300B0466。
31、《大辭海》,有關朱踐耳先生的部分作品條目 /《第一交響曲》/ 《第四交響曲》/ 《第六交響曲“3Y”》/《第十交響曲“江雪”》/ 琵琶與弦樂四重奏《玉》,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11月。
32、《各呈風采,各有千秋——兩部管弦樂<節日序曲>的分析》,《音樂·表演》,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7、第2期。刊號:ISSN 1008-9667 CN 32-1557/J
33、《旋律與音樂的靈魂》,《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08/3期,第7頁。刊號:ISSN1001-5736/cn21-1080/J
34、《海峽兩岸的閩南語歌曲音樂文化賽事與發展——從“音樂存在方式”談起》,福建音樂界,2009夏(總第100期),第24頁。
35、《加強廈台交流合作,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對接——談廈門與台灣閩南語流行音樂文化創意產業對接》,十一屆廈門市政協第19次常委會議,廈門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對策專題議政發言彙編,第118頁,2010年5月。
36、《20世紀台灣閩南語歌曲中的思想精神內涵》,人民音樂,2010年9月號,總弟569期,第88頁。

專著

1、《音樂結構圖譜分析》,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4月。ISBN 7-5059-4031-7 / I·2611
2、《西方音樂史》,(教育部師範教育司5人編寫組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書號:ISBN 7-04-012217-0
《西方音樂史》,(教育部師範教育司5人編寫組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5次印刷。書號:ISBN 7-04-012217-0
3、《西方音樂史簡編教程》,北京:華藝出版社,2004,6月版。ISBN 7-80142-318-6/G.263.
4、《曲式與作品分析簡編教程》,北京:華藝出版社,2004,6月版。ISBN 7-80142-318-6/G.263
5、《時代與人性——朱踐耳交響曲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年1月版。書號:ISBN-7-80692-099-4/J.92
(福建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孫星群為此專著撰寫了書評:《研究朱踐耳交響曲的一部專著》——讀盧廣瑞《時代與人性》,《人民音樂》2007年8月號,總第515期。第88-89頁。《福建音樂界》2007年秋,總93期,全文轉載。)
6、《音樂欣賞》,高等院校教材,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書號:ISBN 978-7-302-16149-3
7、《中外歌劇、舞劇、音樂劇鑑賞》,“公共藝術與人文素養叢書”,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書號:ISBN 978-7-5621-3971-3
8、譯著:《音樂的意義與表現》,湖南文藝出版社,(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資助,9人翻譯者之一)2007年4月。ISBN 978-7-5404-3895-1
9、《20世紀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曲音樂研究》(約40萬字,待出版)。

科研課題

1、集美大學師範學院科研課題項目——《中國當代音樂創作研究》,(1997年——1998年.)
2、省教委科研課題項目——《關於高等師範音樂教育改革》,(1998年——1999年)
3、集美大學師範學院科研課題項目——《音樂作品結構的圖式研究》,(2000年——2001年)
4、福建省教委科研課題項目——《中國當代交響音樂創作研究》,(1999年——2001年.)
5、福建省教委科研課題項目——《郭祖榮音樂創作研究》,(2002年——2004年.)
6、承擔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開放性課題:《“20世紀西方音樂學術名著譯從”》,第六章“音樂表現的反應”,翻譯工作(約3萬字),2004年10月。
7、承擔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重大項目:《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器樂創作》的研究工作,其中作曲家朱踐耳的12部作品研究(約2萬字)。2005年11月至今。(該課題待結項,待出版)
8、2007年11月至今,承擔上海音樂學院編撰的《大辭海》,有關中國著名作曲家朱踐耳先生的部分作品條目 /《第一交響曲》/ 《第四交響曲》/ 《第六交響曲“3Y”》/《第十交響曲“江雪”》/ 琵琶與弦樂四重奏《玉》的撰寫工作。該成果待出版。
9、曲式與作品分析課程雙語教學研究 ,集美大學科研立項課題,2004-2005年。
10、戲劇藝術教學研究, 集美大學科研立項課題,2006-2007年。
11、2008年度國家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海峽兩岸閩南語歌曲研究”,項目負責人,項目立項批准號08DD16,研究周期2008年10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獲獎情況

1、論文:《痴情的狂喜與絕望的悲傷——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與柴科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悲愴)〉之比較研究》,1997年9月榮獲“廈門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論文:《朱踐耳〈第八交響曲“求索”〉的民族性特徵》,被認定為我國“九五”期間優秀科研成果,人選《中國“九五”科學研究成果選》第一卷。
3、論文:《普通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有機的組成部分》,1998年被評為廈門市學校藝術教育優秀論文。
4、歌曲作品:《永恆的愛》,1999年廈門“萬人獻愛心”歌曲徵集中獲一等獎。
5、歌曲作品:《真情到永遠》,在2000年廈門電台50周年台慶作品徵集中榮獲佳作獎。
6、論文:《世紀回首,奏二十一世紀“雙主題”之交響——論二十世紀中國音樂教育》,在中國文化報理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文藝理論與批評》雜誌社共同主辦的“跨世紀中國文化藝術發展”徵文中榮獲三等獎。
7、論文:《再析朱踐耳〈第八交響曲“求索”〉》,2000年6月榮獲“廈門市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8、歌曲《紀檢檢察之歌》在2005年10月廈門市反腐倡廉歌曲創作評選中榮獲三等獎。
9、在1999年——2000學年中,被授予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會獎教金榮譽。
10、2001年 10月30日被評為“集美大學首次優秀主講教師”,並頒發了榮譽證書。
11、2001至2002學年,被評為“集美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
12、2003至2004學年,被評為“集美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
13、論文:《調性、無調性與博大的愛心——朱踐耳《第九交響曲》的尾聲:《搖籃曲》之分析》,2006年9月,在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專業委員會舉辦的“高等學校理論作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評獎活動中,榮獲教師組優秀論文獎(不設等級)。
14、歌曲作曲:《人生是一個大舞台》榮獲2006年首屆閩南語原創歌曲大賽優秀獎。
15、2008至2009學年,榮獲集美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學術會議

1、2001年7月23-27日,應邀美國“當代世界哲學”協會之邀請,赴美國,新墨西哥、聖菲詹森大學,出席“當代世界哲學”協會2001年年會,做學術報告:《西方音樂哲學的真理與中國當代交響音樂》。
(Paper for” Philosoph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The Truth of Western Music, Philosophy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Symphony (total pages 12) /Guang-rui Lu
2001 ANNUAL CONFERENCE / ST. John’s College, Santa Fe, New Mexico,U.S.A. /July 23-27,2001)
2、2001年9月20-23日,應國際“磬”學會議組委會之邀請,赴義大利、威尼斯,出席2001年國際“磬”學會議,學術報告:《人性、民族、時代——中國著名作曲家朱踐耳的音樂創作》。
(Paper for 7th International CHIME Conference / Music and Meaning in China and East Asia / Beauty – Power – Emotion /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Nation and Era ------ Chinese Symphonist Jian-er Zhu / Guang-rui Lu/Giorgio Cini Foundation, September 20 – 23, 2001. Venice, Italy)
3、2002年8月1-7日,應“國際音樂學協會”邀請,赴比利時.萊蒙大學,出席“第17屆國際音樂學大會”,(IMS2002),學術報告:《形式與創意——朱踐耳的小交響曲,Op.38》。
(Paper for 17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 / Form and Invention ------Jian-er Zhu’s Sinfonietta Op.38 / 1-7 August 2002, in Leuven, Belgium)
4、2004年7月11-16日,應“國際音樂學協會”邀請,赴澳大利亞、墨爾本Monash University,墨納什大學,出席“國際音樂學協會2004年專題研討會”,學術報告:“Great Honor in Atonality”《無調性中的調——浩然正氣,朱踐耳的<第十交響曲>Op.42 》。
(Paper for SIMS 2004 Conference / Great Honor in Atonality —— on Jian-er Zhu’s Symphony No.10 .Symposium of the 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
Melbourne Australia July 11-16,2004)
5、2005年,6月13日-7月2日,應韓國國家基金會、韓國國家藝術中心邀請,赴韓國首都首爾參加“第三屆國際音樂學家韓國傳統音樂工作研究”。
6、2010年2月19日至21日應邀出席美國麻省大學與耶魯大學主辦在麻薩諸塞州阿默斯特大學召開的“第一屆世界音樂分析法國際會議”,論文:《調性與無調性的作品分析——朱踐耳第九交響曲的尾聲童聲合唱《搖籃曲》之析評》(The analytical approaches about tonality and atonality — via the analysis of the Coda Lullaby of Jian-er Zhu’s Symphony No.9)一致通過大會組委會的審核,並認為“對大會組委會至關重要。”(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alytical Approaches to World Music)
7、2011年6月6日至10日應邀出席國際音樂學界最高級、權威的學術組織“國際音樂學學會”(IMS)舉辦、亞里士多德大學音樂研究院(School of Music study,Aristotle University)承辦、在希臘賽薩洛尼斯市亞里斯多德大學藝術展覽中心舉行的“巴爾幹半島區域的音樂研究”(IMS REG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MUSIC ON THE BALKANS)國際學術會議,論文主旨演講:“古希臘精神基礎上的西方音樂哲學與中國當代交響音樂”(Western Music Philosophy via Ancient Greek spirit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Symphonie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