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廣偉
- 別名:字濟吾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遼寧省鳳城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44年5月5日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東北講武堂第五期炮兵科
- 主要成就: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國民黨陸軍少將
國民革命軍騎兵第八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
人物生平,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盧廣偉七歲入私塾,十歲就讀於通遠堡鄉完全國小,十五歲升入縣立鳳凰公學。在校學習期間,他不僅熟讀經史,而且還接受了新思想、新知識的薰陶。
三年期滿後,回通遠堡國小任教。歷一年,移就鳳城縣警察局書記職。然埋頭案牘,非其所願,乃決心投筆從戎。
1922年七月,他赴省城考入東北軍軍士教導隊,半年後繼入深造班學習。
1923年十月結業,再考入東北講武堂第五期炮科,1925年九月畢業。畢業後入東北軍黃顯聲部任職,因勇敢善戰,屢立戰功,軍職不斷遷升,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參謀長等職。
1928年積功升任炮兵團團長,不久調任任陸軍第一零五師騎兵團團長,軍隊中校。
1934年8月,盧廣偉奉調赴廬山軍官訓練團受訓,嗣於1935年秋,又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武漢分校騎兵訓練班受訓,歷時半年。因對政府對日政策不滿,盧一度被解除軍職。西安事變後,東北軍被改編,盧復職,並於1937年夏再度奉調廬山受訓。
1937年"七.七"事變後,參加上海淞滬抗戰,後奉令率部轉戰江西等地,屢創日軍。他曾兩度負傷,均未待痊癒,即重上疆場。
1938年6月,經過珞珈山培訓後,升任陸軍騎兵第八師第三一五旅少將旅長。在他剴切訓勉、以身示範的影響下,所部鬥志旺盛,不屈不撓,湧現了不少負傷不退、裹傷再戰的英勇士兵。
1939年間,盧廣偉旅抗敵於江西修水南岸,其右翼友軍被敵擊破,紛紛向後撤退,然盧旅未奉到後撤命令,且將軍亦“不忍以寸土資敵,而貽國家民族之羞”,乃率部堅守陣地,孤軍奮戰,與敵反覆搏鬥,艱苦支持達二十一天。全旅官兵三千餘人,最後餘存者不過十分之一。其間所經戰鬥十八次,打退敵人無數次進攻。予敵以沉重打擊,因此受到上峰嘉勉。此後,盧廣偉率部轉戰蘇、贛各地,屢建戰功。
1941年升任騎兵第八師副師長兼政治部主任。
1944年春,日軍為扭轉其在亞洲戰場的不利局勢,發動了豫湘桂戰役。日軍四個師團另五個旅團共十四萬八千之眾,在岡村寧次指揮下,向豫中進攻。豫中各縣相繼淪陷。蚌埠田家庵之日軍為配合豫中攻勢,於四月中旬以航空兵掩護步、騎、炮兵共四五千人,沿淮河西犯,首陷楊湖鎮,繼陷正陽關、潁上,形勢極為危急。時陸軍騎兵第八師駐防蒙城,盧廣偉奉命率兩個團馳往潁上禦敵,阻敵於三十里舖。盧副師長親臨前線,指揮得法,打退了裝備優良之敵的一次次進攻。激戰旬日,雙方互有傷亡,形成對峙狀態,敵軍旋即派大批飛機進行狂轟濫炸。五月五日上午八時許,正當盧副師長在司令部指揮部署之際,突遭敵機臨空投彈,因軍情緊急,未及趨避,不幸被炸,傷及頭部、腹部及腿部,在抬赴阜陽醫院途中,因流血過多,壯烈殉職。遺言猶勉部屬努力殺敵,報國之忠,殊為感人。
人物評價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