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盛

盧光盛

盧光盛,男,法學博士。雲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關係專業,方向為東南亞政治與經濟),雲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東南亞研究(尤其是東南亞經濟、地區主義研究),大湄公河次區域研究,國際關係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光盛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
  • 性別:男
簡介,主要成果,著作,論文,

簡介

盧光盛,男,博士,雲南大學際關係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專業為國際關係,方向為東南亞政治與經濟),雲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所長,中國東南亞研究會常務理事。 200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國際政治專業)。 2008—2010年雲南大學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獲中國博士後基金會第45批面上資助項目(2009年)、第三批特別資助項目(2010年)。 2010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訪問研究員,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東南亞研究(尤其是東南亞經濟、地區主義研究),大湄公河次區域研究,國際關係研究。
盧光盛

主要成果

著作

1)專著:《地區主義與東協經濟合作》,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 2)執行主編:《東南亞地區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 3)編著:《投資東協·寮國卷》,雲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4)副主編:《GMS研究》(2008),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5)參著:《東南亞概論》,雲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 6)參著:《高棉》(第三作者),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7)副主編:《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發展報告》(2010-2011),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8)副主編:《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發展報告》(2011-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9)副主編:《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發展報告》(2011-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10)編著:《GMS研究(2011)》,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 11)專著:《地緣政治視野下的西南周邊安全與區域合作》,人民出版社,2012年。

論文

2012年 1)“中國加入湄公河委員會,利弊如何”,《世界知識》2012年04月。 2)China(Yunnan)-GMSEconomicCooperation:NewDevelopmentandNewProblems,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2012.10 3)“中國對緬甸投資遭受環境和社會問題非議的原因”,《世界知識》2012年12月(第24期)。 4)“大湄公河次區域金融合作的進展、問題及中國的參與”,載《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發展報告》(2011-2012),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 5)“中國在大湄公河次區域開展公共外交的實踐、問題及思考”,載《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發展報告》(2011-2012),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 6)“‘10.5’慘案與湄公河航道國際安全合作”,載《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發展報告》(2011-2012),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6月。 7)“中國與湄公河國家經濟關係:新發展與新問題”,《東南亞縱橫》2012年第10期。 2011年 1)“國際公共產品與中國—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關係”,《創新》2011年第3期; 2)“大湄公河次區域金融合作及中國(雲南)的參與”(第一作者),《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11年第6期; 3)“慘案後的湄公河國際合作”,《世界知識》,2011年第22期(11月16日出版); 4)“中國高鐵‘黑馬’奔向東南亞?”,香港《成報》2011.6.12 5)“泛亞鐵路進展與前景”,香港《信報》2011.9.24/25 6)“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成立一周年需深化解決漏洞”,香港《成報》2011.8.5。 7)“湄公河恢復通航問題之我見”,《世界知識》2011年第23期。 2010年 1)“後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國家關係:一種區域性公共產品的視角”,《國際問題研究》2010年第3期; 2)"BorderTradeBetweenYunnanandMyanmar:CurrentSituationandSignificance",inMyanmar:ProspectforChange,Singapore:SelectPublishing,2010 3)“雲南對外開放的新增長點初步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10年第3期; 4)“緬甸:2009年回顧及2010年展望”,《東南亞縱橫》2010年第4期,第二作者; 5)“2009年雲南省參與區域合作的成果、問題與建議”,《東南亞南亞研究》2010年第2期; 6)“中國對GMS國家直接投資的環境政治分析”,載《瀾滄江流域可持續發展研究論文集》,雲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7)“冷戰後高棉外交政策的構建與績效”(第二作者),載《GMS研究》2010,雲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8)Yunnan-GMSEconomicCooperationinthecontextof"BridgeheadStrategy",EastAsianInstitute,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BackgroundBrief,No.566,October1,2010 2009年 1)“雲南、廣西與東協的貿易投資關係比較研究”,《雲南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2)“中緬政治經濟關係的發展、現狀及其意義”,《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 3)“雲南參與區域合作的成果、問題與建議”,《東南亞》2008年3-4期(2009年4月出版); 4)“地方政府參與區域合作的國際制度分析——以雲南、廣西為例”,《東南亞南亞研究》2009年第2期; 5)“次國家政府在區域合作中的地位與作用——以雲南、廣西為例”,載劉稚主編《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走廊建設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6)“地區公共產品分析——以GMS為例”,載《國際公共產品與地區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6 7)“中國廣西、雲南與周邊國家發展現狀比較”,新加坡國立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東亞論文》第74期(第二作者) 2008年 1)“2007年雲南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成果、問題與建議”,《經濟問題探索》2008年第6期 2)“雲南、廣西與東協國家的投資關係比較研究”,《東南亞縱橫》2008年第7期 3)“關於中國-非洲能源關係發展問題的若干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2008年第9期(第二作者) 4)“全球金融危機對東南亞的影響”,《聯合早報》2008.11.19 5)“全球金融危機對東南亞的衝擊及其對中國—東協經濟關係的影響”,《東南亞縱橫》2008年11期。 6)“雲南參與區域合作的成果、問題與建議”,《東南亞》2008年3-4期。 7)“2008年高棉大選之後未來政局的幾個懸念”,《創新》2008.05 8)“東南亞市場上的‘中國造’”,《商務風》2008.10(第一作者) 9)“高棉電力市場概況和對中國企業的參與建議”,《亞太經濟》2008年第6期(專刊)(第一作者) 10)“GMS電力合作現狀及雲南在其中的作用”,《現代電力》,2008年第25卷(第二作者) 11)“高棉的產業分析:結構、政策與前景”,《GMS研究》(2008)(第一作者),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9 12)“高棉投資分析:環境、政策與程式”,《GMS研究》(2008)(第一作者),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9 2007年 1)“東協-美國經濟關係:發展、現狀與意義”,《當代亞太》2007年第9期 2)“東協經濟合作的國際制度分析”,《東南亞》2007年第1期 3)“緬甸問題與中國不干涉政策的調整”,《聯合早報》2007年10月15日 4)“中柬經貿關係的現狀與問題”,《東南亞》2007年3-4期 2006年 1)“東協經濟一體化的績效分析”,《世界經濟研究》2006年第10期 2)“泰國政變考驗民主化進程”,新加坡《聯合早報》2006年9月22日 3)“試析東協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前景”,《亞太經濟》2006年第4期 4)“瀾滄江-湄公河次地區經濟合作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東南亞研究》2006年第2期,載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國際政治》2006年第7期 2005年 1)“地區主義:新的與舊的”,《國際問題研究》(2005年秋季號) 2)“東南亞金融地區主義研究”,《東南亞》2005年第3期 3)“東協-中國與東協-印度地區經濟合作比較研究”,《第三屆“亞洲經濟共同體”高峰國際學術會議太原論壇2005·論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4)“質疑新地區主義”,《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收錄於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國際政治》2005年第12期 5)“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地區主義”,《東南亞研究》2005年第4期 6)“亞歐會議:機制和績效”,《國際論壇》2005年第2期 7)“從歐洲一體化看主權問題”,《雲南師大學報》2005年第2期 8)“地緣經濟學及其對中國經濟安全的啟示——以中國-東協區域經濟合作為例”,《亞太經濟》2005年第1期 9)“新地區主義批判”,入選“中國與東亞區域主義”國際學術會議論文(復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學院和巴黎政治學院聯合舉辦,上海2005年1月7-8日) 10)“台灣高鐵與日本對台經濟戰略”,《亞洲論壇》2005年第1期 11)“自由貿易區:中國和東協的共同機遇”,《全球財經觀察》2005年1月7日 12)“賑災體現各國合作精神”,新加坡《聯合早報》2005年1月4日 2004年 1)“地緣經濟學述評”,載《國際關係學:理論與實踐》,時事出版社2004年4月 2)“國際關係理論中的地緣經濟學”,《世界經濟研究》2004.3,轉載於人大複印資料《國際政治》2004年第6期 3)“印尼的政治伊斯蘭”,載香港《印尼焦點》2004年6月刊,轉載於菲律賓《世界日報》2004年9月8日 4)“東南亞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研究”,印尼《千島日報》2004年6月8日,菲律賓《世界日報》2004年7月17日 5)“地緣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安全”,2004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會議(人民大學,2004年5月)宣讀論文,收錄於《2004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政治學分論壇論文集》 6)“東南亞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亞洲論壇》2004.9(第3期) 2003年 1)“21世紀初印度的東南亞戰略”,《南洋問題研究》2003年第1期,2003年3月出版 2)“雲南國際大通道建設的國際周邊環境——緬甸篇”,《亞洲論壇》2003年3月(第1期)(第一作者) 3)“雲南國際大通道建設的國際周邊環境——印度篇”,《亞洲論壇》2003年第2期(第二作者) 2002年 1)“東南亞的伊斯蘭教:現狀和特點”,《南洋問題研究》(2001.3),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宗教》(2002.2),菲律賓《世界日報》(2001.12.19),香港《印尼焦點》(2002.1) 2)“中緬經貿合作的現狀、問題與建議”,福州《亞太經濟》(2002.2),2002年4月出版 3)“印度的東南亞戰略述評”,《亞洲論壇》2002年第4期 4)“乍暖還寒的緬甸外交”,《亞洲論壇》2002年第3期 2001年 1)“緬甸華人:概況和特點”,《當代亞太》(2001.6) 2)“東南亞的基督教:歷史、現狀和特點”,《亞太研究》(2001.12) 2000年 1)“雲南建設國際大通道:歷史、現狀和未來”,《亞洲論壇》2000年第3期 2)“以色列威懾戰略的發展”,《亞洲論壇》2000年第2期 1999年 1)“中緬孟印次區域國際合作初步研究”,《東南亞》(1999.7),收錄於《中印緬孟地區經濟合作與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2)“以色列的民族政策”,《國際展望》(1999.3) 3)“人口因素與巴以衝突”,《阿拉伯世界》(1999.2),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國際政治》(1999.6) 4)“巴勒斯坦建國前景分析”,《阿拉伯世界》1999.3,轉載於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國際政治》(1999.3) 5)“中東人口問題試析”,《阿拉伯世界》(1999.1) 1998年 “新加坡的多元民族政策”,《東南亞縱橫》(1998.4),轉載於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民族研究》(1998.6)
盧光盛
盧光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