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禁行刑與社區矯正的互動銜接研究

監禁行刑與社區矯正的互動銜接研究

《監禁行刑與社區矯正的互動銜接研究》是2016年12月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東平。

基本介紹

  • 書名:監禁行刑與社區矯正的互動銜接研究
  • 作者:張東平
  •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 頁數:340 頁
  • 定價:6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38464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隨著社區矯正的全面推行,監禁行刑與社區行刑“一體兩翼”加速形成。本書以刑事立法與司法實踐為依據,管窺我國行刑體系的構造與功能,為推動行刑一體化改革提供參考。本書主張,刑罰執行是社區矯正的本質屬性,它開啟了非監禁刑的板塊運動,其推行規模必須與現實國情相適應。社區矯正彌補監禁行刑的不足,可降低行刑成本、提高矯正質量,但再犯率的基準值得省視。本書指出,刑罰結構調整改變了押犯構成,並對行刑差序化、社會化、專業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實際上,監禁矯正與社區矯正實為相輔相成的關係,兩種模式各有優劣,應致力於彼此貫通與相得益彰,且整體行刑效能的有效提升有賴於兩者的互動銜接與協調統一。因此,本書認為對同一罪犯的行刑必須保持監獄與社區的前後銜接,確保行刑輪轉的出口與入口都順暢,在收監執行、調查評估、信息共享等層面實現動態協同。從行刑互動實踐來看,犯罪基數的膨脹使監禁與非監禁人數均呈遞增態勢。由於非監禁刑適用比例較低,社區矯正對監禁人數的分流有限,未來刑罰總量的分配應由監獄進一步向社區傾斜。本書同時認為,行刑改革應被讀解為一種重新安排懲罰權力的策略,其原則是使刑罰執行產生更穩定、更有效、更持久、更具體的效果;而將行刑權力重組在監禁矯正與社區矯正的統一體中,意味著在致力於使刑罰資源分配更合理、刑罰執行體系更有效的目標下,刑罰權力的重構及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更加緊密地與整體社會機制聯結在一起。本書最後指出,監禁行刑與社區矯正的互動銜接並非一蹴而就的移植嫁接,亦非生硬、靜止地“板塊拼接”,兩者的互動照應與深層嵌入就像齒輪組部件的連線咬合一樣,需要經過長期的、動態的、漸次的磨合與聯動,才能彼此交融與相得益彰。

作者簡介

張東平,男,山東茌平人,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灘大學短期訪問學者。曾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公務員,2011年入職高校從事刑事法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現為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中國比較法學研究會會員、上海市教委刑法學重點學科建設團隊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犯罪學、監獄學,主講《刑事法學》、《罪犯教育學》、《青少年犯罪與司法》、《中國刑事司法制度》等課程。曾出版專著《近代中國監獄的感化教育研究》,主持上海市哲社規劃課題、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中國博士後基金資助項目等多項課題,在《政治與法律》、《北京社會科學》、《學術交流》、《政法論叢》、《犯罪與改造研究》等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40餘篇。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社區矯正的前景分析
第一節 社區矯正的發展定位
第二節 社區刑的漸次推進
第二章 監禁刑與社區刑的互動共進
第一節 社區矯正人刑“
第二節 行刑成本的考察
第三節 行刑效益的省視
第四節 行刑規模的消長
第五節 行刑經費的保障
第三章 監禁行刑與社區矯正的邏輯契合
第一節 社區矯正之”矯正“
第二節 社區矯正之”行刑“
第三節 社區矯正的公眾認同
第四章 監禁模式與社區模式的比較
第一節 監禁行刑與社區矯正的一致性
第二節 監禁與社區的差異維度
第五章 監獄與社區的共生互補
第一節 監禁處遇的差序化
第二節 監禁行刑的社會化
第三節 矯正官與行刑專業化
第六章 行刑一體化改革
第一節 新刑事法對監獄行刑的影響
第二節 監禁的入口與出口
第三節 行刑一體化趨勢
第四節 行刑系統的協調聯動
第七章 行刑執法的銜接貫通
第一節 人矯與收監交接的必要性
第二節 管制犯的刑務銜接
第三節 緩刑犯的刑務銜接
第四節 假釋適用與刑務銜接
第五節 暫予監外執行的刑務銜接
第八章 行刑互動交融的保障機制
第一節 罪犯的脫管與追逃
第二節 調查評估機制的銜接
第三節 立法銜接:刑事法的再修訂
第四節 監獄與社區的信息共享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看守所留所執行刑罰罪犯管理辦法
暫予監外執行規定
監獄暫予監外執行程式規定
關於進一步加強社區矯正工作銜接配合管理的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徵求意見稿)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